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融與華商債基踩雷暴跌 投研能力備受質疑

  債券違約不斷,中融與華商債基踩雷暴跌,投研能力備受質疑

  來源:藍鯨新財富

  文   范慧敏  裴利瑞 

  信用債違約事件頻發的陰影下,不少踩雷的債券基金日子也不好過。

  2018年以來,已經有四川煤炭、丹東港等10家公司旗下18隻債券違約涉及債券餘額合計170多億元,涉及違約金額共72.9億元。華商中融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債券基金因為踩雷違約信用債至基金淨值大跌。中融旗下債基重倉“14富貴鳥”導致年內虧損47%,華商一債基踩雷華信旗下債券,基金單日大跌8.9%。

  藍鯨財經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5月15日,全市場已有153隻債基淨值在年內出現下跌,共有18隻債基年內淨值跌幅超5%,有8隻年內淨值跌幅超10%。

  華商踩雷華信債券大跌8.9%

  5月15日晚間,華商雙債豐利債券基金公布當日基金淨值情況,其A份額和C份額5月15日單日跌幅分別為8.91%、8.88%。要知道,華商雙債是一隻債券基金。波動小、收益穩定是大家對債券基金的普遍印象,而華商雙債一天暴跌近9%,甚至比股票型基金跌地還多。受次重創,華商雙債豐利債券基金收益慘淡,今年以來A、C份額分別下跌19.84%、20.12%。

  華商雙債發生暴跌正是因為其不幸重倉了一隻違約債券——“15華信債”。2018年一季報顯示,“15華信債”是華商雙債的第一大重倉標的,持有市值為1.48億元,佔基金淨資產的24.18%。除了“15華信債”外,華商雙債還不幸重倉了另一隻違約債券“11凱迪MTN1”,該債券佔基金淨資產6.49%。兩度踩雷可謂是不太走運。

  其實,華商雙債並不是華商今年最慘的一隻債券基金。受債券違約事件的影響,華商旗下多隻債券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為負。華商穩固添利債券A年內虧損20.12%,華商雙債A今年以來虧損19.84%,華商信用增強債券A虧損16.67%,華商收益增強債券A虧損6.96%。在今年以來截至5月15日,虧損最多的前五債券基金中,華商獨佔4席。

  中融重倉富貴鳥幾近腰斬

  2018年虧損最多的一隻債券基金是中融基金旗下的中融融豐純債基金,該基金A份額今年以來已經虧損47.96%,C份額虧損39.15%。該基金虧損慘重的原因,正是其重倉的“14富貴鳥”債券爆發了違約風險。

  據年報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至今,14富貴鳥一直是中融融豐純債的第一重倉債,其持有的15萬張14富貴鳥在2016年時的公允價值高達1520.4萬元,佔到該基金20.32%的倉位。但由於業績較差,該基金的規模在近兩年大幅減少,截至2017年年報,14富貴鳥的倉位已佔基金資產淨值的47.2%。

  此次14富貴鳥違約對中融融豐純債影響重大。4月23日,富貴鳥曾發布公告稱,因發行人前期存在大額對外擔保及資金拆借,相關款項無法按時收回,故無法按期償付“14富貴鳥”公司債券到期應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7.02468億,構成實質性違約。截至4月24日,中證估值已經多次下調14富貴鳥的淨價估值,從96.29元大幅下調至7.7047元。

  隨著14富貴鳥的淨值暴跌,其佔中融融豐純債的倉位才在2018年一季報中下降到了12.85%。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持有的14富貴鳥數量依然是15萬張。

  針對旗下債券基金踩雷,中融基金向藍鯨財經表示:“會一直密切關注該產品動態,與各方緊密溝通,本著投資者利益至上的原則,按照基金合約履行基金管理人責任,竭盡全力妥善解決。”

  此外,中融基金還談到,為應對金融市場變化、債券信用風險加劇的挑戰,公司進一步加強信用基礎研究工作。2017年,公司已組建經驗豐富的信評研究團隊,加大了信用風險控制的人才投入,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流程建設和加強債券信用風險管理。信評團隊成立後的所有持倉,隻出現評級上調,未發生一例評級下調或負面,目前對於民企債券尤其謹慎,不博取估值調整大的債券的波動收益。

  18隻債券違約頻頻觸發警報

  2018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頻發。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已經有四川煤炭、丹東港、大連機床、億陽集團、中城建、神霧環保、富貴鳥、春和集團、中安消、凱迪生態等10家公司旗下18隻債券違約,其中分別有12隻本息違約、5隻利息違約和1隻本金違約,涉及債券餘額合計170多億元。

  對於近日債券違約頻發的現象,平安證券陳驍研報分析,今年以來,外部現金流的大幅收縮是當前民企集中違約的共同原因。

  陳驍在研報中表示,在當前整體融資約束趨緊、資管新規落地後監管呈現全面趨嚴態勢、結構性去杠杆持續推進的背景下,過度依賴外部融資的企業債券違約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常態。未來隨著信用債違約的常態化,評級機構或將進行調整從而發揮更好的投資參考價值;但當前,投資者尚不應過分依賴評級,高評級券種亦有一定的違約風險。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國內信用債發行規模共計2.9兆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35.54%。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低評級債券發行增速明顯低於總量增速,但到期量卻明顯增加。數據顯示,2018年發行的中低評級債券規模8203.31億元,同比去年增加19.30%;2018年到期量為19178.74億元,佔總到期量的比例達33.81%,而2017年該比例還為28.71%。

  重陽投資認為,此前多年信用條件整體寬鬆,企業盲目擴張的衝動較強,積累了大量債務,借新還舊是這些企業維系債務鏈條的最重要手段。然而,隨著2017年以來各項政策的推動,全社會信用條件不斷收緊,股票、債券和信託再融資都變得更加困難,高度緊張的資金鏈條就變得非常脆弱,信用違約發生的概率將大大上升。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