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晶和畢贛,如何“商業互吹”?

號脈影像經絡,洞察娛樂風潮

作為一名備受爭議的導演,王晶那些愛憎分明的微博都能引發不少話題,這一年他似乎消停了很多。

從大輿情影響指數來看,王晶在2018年做了三件極具話題性的事:炮轟網大抄襲港片IP並怒而離席,diss“創造101”裡的“B站邱淑貞”賴美雲,以及以主咖的身份參加了《吐槽大會3》。

王晶的這一期《吐槽大會》,還特意邀請了另外一位與其畫風完全不同的導演——畢贛。一個是商業片的典範,另一個是文藝片的代表;一個在迄今為止香港電影導演中累積票房最高,另一個則是新一代文藝片導演裡的寵兒。可以說,王晶和畢贛是彼此創作理念的反面教材,他們能夠好好對話嗎?

兩位導演相遇,必有一番較量,就這樣圍繞電影,圍繞兩位導演節目展開了各種吐槽。雖說吐槽多屬於娛樂,但未必不能道出一些真相,嬉笑之餘,他們對於電影的思考也在慢慢顯現。

當“野生王家衛”遭遇“爛片之王”

從電影誕生之日起,圍繞它產生的藝術商業之辯論就從未停息。

作為近年來十分耀眼的文藝片導演,畢贛拿獎拿到手軟,獲取大片誇讚。2015年,憑出道作《路邊野餐》就在金馬獎拿到了最佳新導演,法國著名電影雜誌《電影手冊》評價《路邊野餐》:“新魔幻現實主義的電影令人著迷。”完成拍攝目前還未上映的新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在坎城放映後獲得了全場起立鼓掌三分鐘的待遇。

不過光環之下,是畢贛電影對於普通觀眾的“不友好”。他基於自身經驗的表達,傳遞的是一種朦朧曖昧的感受,在獲得影迷群體追捧的同時,普通觀眾想要接受面臨著一道門檻,這也限制了其作品的觀眾群體。

作為香港電影的一個符號,王晶的很多電影早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經典,李誕吐槽王晶親手創造了童年回憶然後又親手毀掉了它,“過去還會沉澱幾年再毀,現已經等不及了,剛剛拍了一部不錯的《追龍》,立馬用同樣布景再拍一部爛片《大嫂》”。

落袋為安,及時變現,在王晶看來天經地義。王晶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可以誠懇地把電影的商業屬性擺在明面上,和很多羞於談錢的導演不同,王晶拍電影,一定是挑明了要賺錢的。賠本的電影,王晶是不會去拍的。在“稻粱謀”這點上,王晶扯下了電影藝術的遮羞布。

畢贛的電影側重於詩化表達,對於長鏡頭的運用,既因經費的限制,又有著自覺的藝術追求。在《路邊野餐》裡,畢贛的長鏡頭成為了他的標誌,而在《地球最後的夜晚》中,一個長鏡頭就達到了接近一個小時,還是3D格式。在對技術的追求之路上,畢贛越走越遠。

一個是被瘋狂吐槽的“爛片之王”,一個是堅持藝術的後起之秀,大眾在鄙夷王晶的同時又毫不吝惜把讚美贈予畢贛。只是在這樣的對比背後,是三部《澳門風雲》合計超過26億票房和《路邊野餐》區區六百多萬票房,二者之間票房差距的尷尬。

觀眾罵名導是“對藝術的一種仇富”?

國內大多數藝術電影因為找不到資金,都很窮。畢贛拍《路邊野餐》的時候資金極度缺乏,為了省錢就請來自己的姑父擔任主演。這也在節目中成為一個“槽點”:中國導演有捧妻子的,有捧孩子的,就是沒聽過捧姑父的。

與畢贛相反,王晶拍電影從來沒缺過錢。作為著名導演王天林的兒子,王晶有著畢贛無可比擬的人脈關係和業內資源,這些對於一位導演來說,是極大的助力。

出於對於電影市場的掌握和對觀眾喜好的了解,王晶總能把一些舊有的元素改頭換面加以包裝,忽悠也好,吸引也罷,總之可以讓觀眾掏錢走進電影院。掛上王晶名頭的作品,口碑如何姑且不論,賺錢是一定的。能讓資金回本的電影,自然就不缺投資人。

所以在香港電影困窘到很多人無法開工的時候,他的電影還能大賣,讓無數業內人士有飯吃。鄭則仕在《吐槽大會》上現身說法,正是王晶堅持拍電影,才養活了包括他在內的無數電影從業者。當然了,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觀眾口中的爛片。

拍爛片不稀奇,被稱為“爛片王”但部部賺錢的導演,就不多見了。從上個世紀70年代寫下第一個電影劇本《鬼馬狂潮》至今,王晶拍出了超400部作品,龐大的數量背後自然泥沙俱下,在觀眾眼中,坐實了“爛片王”的名頭,王晶的電影也成為“三俗”的近義詞,被拿來與同姓導演王家衛對比。王晶也不介意,甚至還把觀眾對此的爭議拍成了電影《精裝難兄難弟》,作為回應。

2006年王晶做客《背後的故事》,面對現場有觀眾拿他和王家衛作比較的情況,王晶說:“我和王家衛是很好的朋友,雖然我們做電影的風格和理念不同,但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矛盾。他更追求電影本身在當今觀念裡的藝術成就,而我更追求的是好看,是賺錢。我認為拍電影一定要賺錢,否則就乾脆不拍。”

“我曾經改編過很多王家衛的電影,那是因為我改編之後周圍的人都笑得不行,索性就把它拿到市場上,這樣可以賺到很多錢。我一點都不介意別人說我是‘爛片導演’,中國宋代政權起初不是也不認可蘇東坡嗎?那是因為有王安石在。我相信也許50年以後,我的電影也會被人們認為是藝術。”

50年之後,王晶的電影是不是會變成藝術我們不得而知,“屎尿屁”和“黃賭毒”這樣的評價,卻成了他電影的常見注腳。在《吐槽大會》的舞台上,王晶再一次對自己拍爛片作了回應。

“有哪個有名氣的導演沒被人罵過拍爛片?張藝謀被罵過,馮小剛被罵過,陳凱歌被罵過,實際上這是一種藝術上的仇富!”

掉進錢眼的王晶也有一顆文藝的心

同時王晶也委婉地為自己拍商業片被拿來和王家衛、畢贛等導演作比較而辯護:“有人說王家衛的台詞像詩一樣,畢贛的台詞像畢贛的詩一樣,把我跟他們放一起,我都覺得自己不太合群。他們都擅長拍詩情畫意,我拍出來的都好像一張張鈔票呢!”

雖然王晶吐槽畢贛“全家都拍文藝片”,但其實他並不排斥文藝片,當年許鞍華拍《天水圍的日與夜》苦於沒有資金,是王晶出面予以解決。

1996年,王晶成立最佳拍檔電影公司,涉足商業片之外的其他電影。為了不讓觀眾因對自己的偏見受影響,王晶除了投資人之外,甚至都不在影片上的其他職位署名。除了許鞍華,還有關錦鵬等很多導演都獲得過王晶的資金支持,一向不做賠本生意的王晶,在投資藝術電影的選擇上,違背了他的原則。

畢贛說王晶做了反面教材,但是他認為王晶是懂電影的,電影只有好壞之分,沒有文藝片和商業片的高下之分。對於王晶用拍爛片賺的錢投資文藝片,畢贛很感動,不過也調侃了王晶:“這種行為除了不違法,跟偷電瓶車養家有什麽分別?”

王晶為何總拍爛片?在他的自傳《少年王晶闖江湖》的序言裡,文雋的話應該是恰當一些的解釋:“粗製濫造,有時是執行的問題,有時是成本預算的問題。我們只能說王晶是個電影生意人,不是藝術家。所以,完成一件商品比完成一件藝術品,對他的意義更大!”

對於商人來說,無所謂爛片,有的只是商品而已,只是商人的外表之下,王晶還是有一顆文藝的心。

【文/忠犬七公】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