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虛擬貨幣圈90後玩家親述"老套路"如何穿上"新馬甲"

  90後玩家親述“老套路”如何穿上“新馬甲”,虛擬貨幣圈的泡沫和騙局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徐蔚

  買了比特幣,就可以坐等“一幣一別墅”;大佬們出入五星級酒店,美國、韓國、泰國滿世界飛……過去幾年,幣圈裡的財富故事跌宕起伏,玩家們利用數字幣平台收割韭菜,大量的金錢流入流出。

  如今造富效應正在失效,一些曾經的明星項目市值蒸發70%以上,但懷抱各種目的和欲望的人們仍在泡沫中進進出出,更有人打著區塊鏈技術或者虛擬貨幣的名號搞傳銷。據新華社報導,僅在今年年初,我國利用區塊鏈概念的傳銷平台就已超過3000家。

  90後小卓日前對記者講述了他進入幣圈以後的經歷,記者從中了解到了幣圈裡“老套路”是如何穿上了“新馬甲”。

  90後辭職炒幣,夢想月入百萬

  辭職炒幣的90後小夥小卓日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小卓畢業後在廣州一家互聯網公司運營公眾號,每月可以賺三萬多。但大學好友的一通電話,讓他放棄了廣州的一切,回到武漢,進入幣圈。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懷疑的。”小卓坦言,曾在網上看到不少數字貨幣的資訊,也覺得是個騙局,但接觸之後就陷入了進去。4月份,小卓投入全部積蓄13萬,在“基鏈”平台上炒幣。他說,這個平台提供礦機和基幣,每台礦機兩萬元,每天可產16個基幣,玩家通過購買礦機來積累基幣。

  小卓透露,每個幣種都有一個平台,這是大部分炒幣平台的經營模式。“那時候我每天什麽事都不做,就拿著計算機算能賺多少錢,那段日子每天最多能賺7000元,真的就是躺著賺錢。”小卓告訴記者,幣圈裡的“牛人”有的號稱月賺百萬,過得很瀟灑。

  在其他幣友的推薦下,小卓和同伴又“搭上”了另一家平台“老友匯”。“這個幣價格目前還沒炒高,四毛錢一個,玩的人很少,我覺得漲起來後利潤可觀。”小卓稱,小幣種價格波動大,比如有個“菩提幣”,從九分漲到九毛,一夜之間就回本了。

  為何會如此暴漲?小卓解釋,這是發幣者也是所謂的莊家發的“利好”,行話叫“空投”,就是發幣者給玩家送幣,刺激更多玩家湧入,從而抬高幣價,這也是幣圈的常用“套路”。

  幣價一落千丈,不認為自己是接盤俠

  每個踏入幣圈的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是被割的韭菜。

  就在進入幣圈一個半月之後,令小卓沒想到的事發生了:基鏈平台突然停售礦機,基幣價格一落千丈,從進去時的25元,一下子跌到了4元,很多玩家都在拋售。他算幸運,陸續賣掉了一些,13萬繼續回本了三四萬塊錢。小卓告訴記者,這些幣都是場外交易,也就是私下賣給了幣圈的其他玩家,“通過交易平台需要交很高的手續費,最高要10%,場外交易就是基於幣友之間的信任,你把錢打給我,我把幣轉給你,自由協商定價。”

  從來沒想過平台會跑路嗎?當記者問到這個問題時,小卓沉默了幾秒,回答道:“其實身邊的朋友和親人都勸過我,認為我被洗腦了,有兩個好朋友還說要把我綁回廣州,我也不敢把幣圈的資訊發到朋友圈上,怕別人都以為我是騙子。”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目前幣圈山寨幣泛濫,大部分數字貨幣沒有任何區塊鏈技術,發幣都是靠莊家拉盤出貨,擊鼓傳花。“沒有任何真實價值的空氣幣,現在佔幣圈的99%。大家都是抱著‘管它是不是空氣幣,反正總有接盤俠,撈一波就跑’的想法。”一幣圈業內人士感歎。“投資代幣賺錢的都是莊家,低買高賣,小散戶們都是接盤手。”

  幣圈泡沫巨大,多是割韭菜遊戲

  有專家指出,虛擬貨幣源於2009年比特幣的誕生,隨後各種虛擬貨幣開始大量產生,目前國內的虛擬貨幣已經達到數百種。2017年9月,國家監管機構下令禁止境內的ICO(首次幣發行,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解決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交易,並陸續屏蔽境外ICO交易平台的域名。

  “當前的數字貨幣風險巨大”,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於3月10日聯合舉辦的“3·15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沙龍”上表示。

  6月20日,86bex關閉提幣通道稱投資人撤資,平台一直虧損,準備重組。近日,上線不到一周的Cattleex交易所也宣布破產,沉浸在“暴富”幻想中的炒幣者不僅上交易所的美夢破碎,無數投資也打了水漂。在一位資深炒幣人士看來,由於存在嚴重的坐莊行為,一個幣很容易翻5倍、10倍甚至百倍千倍。少數幸運的散戶,踩對了幾個點,實現了財務自由,更多不幸者,則是血本無歸。

  湖北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院長許傳華表示,我國央行成為全球範圍內首個研究發行數字貨幣並開展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率先探索了區塊鏈技術在貨幣發行中的實際應用。雖然央行在發行數字貨幣方面已取得了新進展,但央行還未正式發行法定數字貨幣。

  目前針對區塊鏈應用研究,集中於涵蓋數字貨幣的金融領域,缺乏對區塊鏈潛在問題及風險解決方案的深入研究,因此,要對區塊鏈在數字貨幣領域中應用加強監管,包括監管機制設計、行業標準制定、銀行數字化發展等問題。

  傳銷騙局多多,拉人頭非法牟利

  這個圈子除了有泡沫,因為監管的缺失和不辨良莠的投機氛圍,更有種種打著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幌子的騙局。

  據了解,國內近年來開始出現打著虛擬貨幣的幌子進行非法傳銷的案例,例如百川幣、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摩根幣等,這些所謂的虛擬貨幣都有一個顯著特徵,都是打著創新的幌子,許以用戶高額的回報。

  記者了解到,一些交易平台搭建自己的產幣系統,產幣數量、模式均由平台控制,利用炒幣者將幣的價格抬升並在自己的平台內進行交易,同時以炒幣者拉攏的不同數量下線劃分等級,等到積累了足夠多的“韭菜”,就行跑路之實。

  小卓告訴記者,他就是好友的“下線”,平台分為六個等級,最高級為社區長,往下分別是金鑽、金領、白領、藍領和普工,發展一個下線會獎勵16基幣,4.8個礦石,礦石與基幣同價,可用於購買礦機,下線越多,獎勵越高。小卓稱,現在很多炒幣群都是拉人進群,他也在努力發展自己的下線。

  記者加入了一個區塊鏈交流群,時不時就會收到“不要錯過,速度上車,注冊即送10枚幣,礦機還能再產幣,先到先得,長期穩定項目”這種交易平台的廣告。為了使得交易平台讓更多人接受並加入,炒幣者會將用戶拉進微信群,每天發紅包,發送“零投資月賺百萬”的攻略。除了微信群,貼吧、論壇、QQ群,都是炒幣者的舞台。

  事實上,涉及虛擬貨幣的詐騙案件已開始受到法律的嚴懲。6月13日,江蘇省檢察機構通報了“萬福幣”特大網絡傳銷案的審查情況。據介紹,該有組織傳銷案利用虛擬貨幣進行傳銷,發展下線千餘人,騙取傳銷金超1.42億元。7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至六年不等,最高並處罰金50萬元。

  此外,香港警方近日偵破一宗牽涉虛擬貨幣的投資詐騙案件,涉及資金高達5800萬港元,12人落網,受害人多達百人,其中大部分為內地人。業內人士稱,這種宣傳手法與“傳銷”類似,投資者需要特別小心。

  民警介紹,傳銷組織打著比特幣的名號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是一個新的苗頭,但其拉人頭、非法牟取利益的本質不會變。市民要切實增強防範、抵製傳銷的意識,不要受所謂高額回報誘惑而誤入傳銷歧途。

責任編輯:何凱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