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豬價跌破成本線 生豬養殖苦不堪言

  豬價跌破成本線 生豬養殖苦不堪言

  中國證券報

  “公司養一頭豬的平均成本約為1400元,目前賣一頭豬大概虧170元左右。”溫氏股份財務總監林建興在4月10日舉行的溫氏股份2017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透露。

  不僅是被譽為“養豬大王”的溫氏股份面臨養豬虧損的情況,而且最新公布的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也顯示,生豬養殖開始出現全面虧損。

  業內人士分析,供應過剩仍是目前豬價低迷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市場豬源消化緩慢,後期隨著需求好轉,豬價存在反彈機會;但就本輪豬周期來看,由於近年來規模化豬場增加且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行業產能去化進程延緩,本輪虧損期持續時間會被拉長。

  生豬養殖全面虧損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由春節期間的每公斤20.97元,持續下跌至3月第4周的每公斤17.16元,累計跌18.2%,同比跌22%;集貿市場生豬價格從2018年1月第2周每公斤15.37元連續下跌11周,3月第4周每公斤11.2元,累計跌27.1%,同比跌31.9%。豬糧比價跌破5.5:1,生豬養殖開始出現全面虧損。

  在4月17日舉行的農業農村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唐珂表示,生豬養殖已經跌破成本線,開始出現全面虧損。唐珂指出,近期豬肉的快速下跌主要是由市場供需寬鬆的基本面決定的。

  華泰期貨生豬研究員李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春節後,豬價持續下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2016年以及2017年行業的高盈利,刺激行業大舉擴產能。另外,基於環保去產能預期以及存欄數據持續下降的現象,行業內多數人對產能恢復出現誤判或者說過於樂觀,導致母豬產能這兩年增加很快,今年豬價持續性下跌並且跌破成本線就是很明顯的佐證。

  “春節過後,整體豬肉消費面處在傳統的消費淡季,同比下降20%。此外,集團化豬場擴張趨勢下,養殖戶對後市仍抱希望,退出節奏緩慢。造成市場豬源供應充足,消費疲軟,呈現供大於求的狀態。”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姬光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4月6日,自繁自養和專業育肥模式(外購仔豬)生豬養殖利潤分別虧損249.64元/頭、309.43元/頭。

  “當前生豬養殖端處在深虧階段,生豬價格或已處於超跌觸底期,節後飼料原料如豆粕大幅走高,對養殖戶來說可謂雪上加霜,當前生豬出欄價底部震蕩調整,但在需求不振情況下,短期內豬價難以大幅好轉。”方正中期期貨生豬分析師霍雅文認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貿易摩擦中,中方擬對美進口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折算後加征25%關稅生豬產品進口成本將增加2元/公斤-3元/公斤。

  對此,霍雅文分析,即使加征25%的關稅後,從美國進口的豬肉仍比國內的便宜,但國內對美國豬肉進口數量有限,依賴度以及影響力較小,對國內生豬價格影響程度不大。

  豬周期撞了誰

  “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跌”,多年來,我國生豬業呈現周期性波動,每個周期一般持續2-3年左右。其運行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回顧2006-2018年生豬價格漲跌周期,中信期貨分析師表示,自2006年-2018年的13年中,生豬價格經過了3次大幅上漲和3次大幅下跌。3個上漲周期分別是2006年中-2008年初的疫情推動上漲,2010年4月-2011年8月國家收儲拉動上漲,2014年4月-2016年5月行業產能去化引發價格上漲。3個下跌周期分別是2008年-2010年擴產能疊加疫情事件等促使價格下跌,2011年9月-2014年4月產能擴張引發豬價下行,2016年5月至今行業更新疊加環保引發豬價持續走低。

  就本輪豬周期來看,華泰期貨生豬分析師李巍表示,其與以往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

  “由於規模化豬場大量增加,產能擴張快且抗風險能力大大提升,導致行業產能去化進程延緩,從而拉長本輪豬周期的持續時間,虧損期持續時間也會被拉長。”他解釋。

  “本輪豬周期應該是處在下降周期,由於規模化養殖場擴張與養殖戶退出緩慢,造成市場豬源供應充足,需求面依舊無利好支撐。供大於求局面將延續,豬周期會延長,虧損期也將會持續較長時間。”姬光欣說。

  從對產業鏈的影響來看,中信期貨研究指出,生豬產業鏈基本可以按照飼料、養殖、屠宰深加工進行劃分,分別對應為上遊、中遊和下遊。經過梳理,上遊加工環節對應飼料生產企業,共有12家上市公司;中遊養殖環節對應生豬養殖企業,共有11家上市公司;下遊消費環節對應屠宰和深加工業,共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上遊飼料企業與生豬價格負相關度最高。

  “飼料企業、養殖企業、屠宰深加工企業與生豬價格相關度均值較低;在不同豬價漲跌周期下,生豬價格與企業相關度存在差異。”中信期貨研究稱,上下遊各環節看,上遊溢價企業佔比33%,中遊溢價企業佔比27%,下遊溢價企業佔比42%。“不過,生豬產業鏈企業正在進行上下遊擴張和整合,因此,在後續分析時應密切關注企業主營業務變動情況。”

  後期不乏反彈行情

  令市場感到欣慰的是,在2017年末生豬價格低迷情況下,養殖端對市場後期走勢不樂觀,能繁母豬存欄逐月降低,2018年1月份及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走低。

  據原農業部最新消息,2018年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3397萬頭,環比下降1.5%,同比下降5.0%。

  “截至上周末,生豬價格已連續下跌十周,當前或已跌至底部,養殖戶虧損嚴重,生豬出欄頭均虧損約300元,養殖戶低價抵觸情緒嚴重,價格繼續走低太空有限,豬持續低位盤整,屠企趁豬價低位加大採購量以補充庫存,以及部分食品加工企業增加庫存,但終端消費暫無明顯改觀。”霍雅文分析,後期隨著各大企業新增養殖基地逐步開啟使用,2018年能繁母豬存欄將見底後逐步增加。

  “豬價判斷的邏輯主要還是受供需影響,最主要的還是看供給端母豬存欄變化,因為母豬存欄的增減直接導致一年之後肥豬出欄上市的多少,二元母豬價格是判斷母豬補欄熱情的一個指標。”李巍對記者表示。

  姬光欣分析,從目前情況來看,市場豬源消化較為緩慢,豬價短期內暫時會出現低位盤整狀態。後期進入5月份以後,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戶外消費逐漸增多,而市場上豬源也得到一定的消化,屆時豬價將出現反彈。

  “但養殖戶對供應端存在產能退出預期,且二次育肥戶仍舊看漲七八月份行情,屆時若生豬供應無明顯減少,豬價上漲幅度或將受限,預計7月份全國最高平均價格在每公斤13元。四季度豬價則需要看節日、氣象等因素影響。但從目前規模企業擴張情況而言,未來生豬市場仍有虧損風險,建議養殖戶及業者適時出欄,保持理性心態,不要出現集中壓欄集中銷售情況。”姬光欣說。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