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馮興亞:廣汽全力加碼自主

圍繞著“4×2+1”為核心,傳祺2019年開始全局調整。隨著降庫存,推新品,銷售體系調整逐步收效,傳祺終端銷量步入上升通道。今年廣州車展,自主全新升級戰略即將發布,廣汽集團再次出手,給予強力支持的關鍵時刻到來。這也是廣汽自主事業又一起點。

文/《汽車人》張敏

最近一兩年,馮興亞將很多精力都投注在自主品牌發展中。參加內部會議、調研渠道、參加品牌體驗活動……作為廣汽自主乘用車兩大板塊董事長,他力求做到親力親為。

“以前,很多發布會都不會參加,現在不但參加,我還要發言。”他對《汽車人》說。

坐在對面的馮興亞笑容鮮明,溫和。西裝、襯衣、眼鏡,一身標準的服飾沒有改變。與此前留給媒體的印象略有不同,一個半小時聊下來後,有人感歎,原來他是這樣健談有趣的馮總。

16歲進入西安交大,隨後一路開掛的向上之路,業內盡知。他的人生是一個標本人生的範本,時間的交錯線上,隱約能看到,內裡一股堅韌的力量。

現在,這種力量付諸於加碼廣汽自主的行動中。

在國內乘用車車企中,廣汽是最晚打造自主品牌的車企之一,卻是自主事業發展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成立短短十一年間,傳祺一度實現了超過50萬輛銷量突破,成為廣汽利潤的最大貢獻者。但隨著汽車行業28年的連續增長終結,這家企業遭遇了創業以來最複雜的局面。

當循環往複的周期律降落在汽車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的SUV市場掉頭向下,廣汽傳祺跌幅明顯。在市場寒冬中,面對行業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更多的競爭對手、更複雜的客戶需求,廣汽自主如何應對?可以確定的是,傳祺最困難的時光已經過去。

廣汽集團對傳祺的重視,沒有因為當前傳祺遭遇的困難而動搖。無論是董事長曾慶洪還是總經理馮興亞都表示,將繼續舉全集團之力支持廣汽傳祺。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和傳祺發展軌跡是吻合的,2018年到2020年是三年的調整期,自主品牌應該是著重調整,苦練內功,要回到原點上去看問題。”馮興亞說。

某種情況下,這是廣汽自主事業的“二次創業”。即將到來的廣州車展,隨著自主全新升級戰略的發布,廣汽集團再次出手,給予強力支持的關鍵時刻到來。這也是廣汽自主事業起飛的又一起點。

“兩塊田”是動刀的底氣

今年10月份,廣汽集團銷量下降4%,在當前六大集團當中,降幅最小。儘管好於行業平均水準,但也落後於目標。馮興亞思考的是,如何在壞日子借助技術與產品、行銷的提升實現自主逆轉。

事實上,一系列調整從去年已經開始。從行業看,從頂層設計到市場環境,都在對汽車業轉型升級提出更高訴求——更加注重附加值與創新內涵的發展模式。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馮興亞表示,廣汽正在推進“大戰四季度”計劃。但旗下子公司面臨的環境不同,目標也不同。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四季度的核心點就是加大生產,前者要在48萬輛的產能基礎上,挑戰68萬輛目標,主要任務是收尾第三生產線建設,後者面臨的是加班加點以及盡快推出國六車型的問題。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主要是市場開發的問題,調整經銷商商務政策,能夠更好地行銷配置。

而廣汽乘用車,面臨的則是銷售體系的完善、新產品推出和產品結構調整的問題。

在馮興亞看來,今年影響傳祺銷量的有三大因素:

其一,是國五和國六的切換。在技術路線上,廣汽選擇一次過渡到國六B,成本比較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犯了經驗主義。總覺得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國五和國六切換可能會推到明年。但沒想到政策殺了回馬槍,銷量、收益受到巨大的影響。

其二,是作為主要銷量支撐的傳祺GS4,抵達換代的生命周期末尾。與其他品牌類似,產品處於強弩之末,要麽就要大量促銷,要麽銷量會下降。

其三,就是受降庫存的影響。今年上海車展,馮興亞就提出,降庫存是貫穿全年的一項主要任務。弱市之下,降六七萬的庫存,體現在銷量上,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這麽大力度降低庫存。

在馮興亞看來,企業在經營中最重要的是保證經銷商收益。沒有收益,經銷商就不能服務好顧客,品牌受損,最終產品滯銷,形成惡性循環。

此後,傳祺經營層頂著重大輿論壓力,圍繞聚焦終端,降低庫存,確保經銷商盈利為重心開展工作。

馮興亞透露,目前傳祺庫存系數調整到1.5,保持在正常範圍內。終端銷量已經連續3個月的環比增長。隨著終端訂單銷量回升,消費者信心也在回升,價格趨於穩定,回到反映傳祺品牌與服務價值的位置上。

從實際產量看,今年傳祺能達到30多萬輛,加上消耗的庫存,實際終端銷售能達到40萬輛。

馮興亞認為,銷量是結果,沒有量,企業管理就會陷入混亂。但為了量失去健康發展的時候,量絕對要放棄。

對於傳祺銷量任務的下達中,包括第二代傳祺GS4——廣汽最核心的、佔比最大的車型的換代,集團都沒有設置太大的目標。早期一個月15000輛,穩定後超過20000輛,對於這樣一款重磅車型,馮興亞認為這是合理的目標。

此外,傳祺面對的是產品結構調整的問題。此前,企業對銷量都是打包管理,現在各個銷售目標的制定分車型來做,最大程度實現精細化。

令他欣慰的是,傳祺GM8、GM6推出以後,已形成良好上升勢頭。其中,GM8上個月訂單已達4600多輛,超出預期。在MPV新的領域,穩定這兩個車型的供應,是傳祺今年調整的重點。GM8因為代表廣汽品牌形象,更要保持價格穩定性,保持經銷商收益,保持市場的節奏與供需的平衡。“有些車型3000輛一個月就平衡了,有些2萬輛一個月才找到平衡,制定各自的供需平衡點,保持車型的供應節奏。”

“兩塊田”的支撐是傳祺調整的底氣。馮興亞透露,沒有“兩塊田”的支撐,下決心也很難,“兩塊田”發展好了,給了廣汽調整不合理,動手術、動刀子的精神支撐。

“4*2+1”:一切為了終端

今年傳祺經銷商年中會議上,馮興亞提出了“4×2+1”構想:第一,統一兩大認識:一切為了終端銷售,一切為了顧客粘性;第二,抓好兩個轉變:全面轉變工作方式,全面轉變工作作風;第三,建設兩大體系:特色服務體系和數字化行銷體系;第四,提高兩個能力:全面提高銷售能力和銷售店盈利能力。聚合多方齊發力,把傳祺打造為中國一流的銷售服務體系。

通過強調終端銷售,全面提升銷售店盈利能力,實現經營的回歸穩健,廣汽此次改革傳遞的信號,進一步堅定了傳祺逆市中追求終端銷量的信心。

全面轉變工作作風,就要以經銷商為尊。“不能關係搞顛倒了,以為他靠你活著,你給他資源、產品讓他賣,時間長了好像是他靠你掙錢。實際上是你靠他生存。”馮興亞說。

在他看來,特色服務是自主品牌未來和合資公司競爭的關鍵。“中國人知道本國人需要什麽服務,可以玩出跨國企業在全球用不了的服務。”

面對新形勢,傳祺在上半年已導入面向用戶的“智能服務平台”,並推出“享您所想服務用車”、“滴滴式救援”等便捷服務舉措。巨大銷量壓力下,傳祺為消費者提供8000輛服務代步車,這在國內絕無僅有。

從去年開始,馮興亞為傳祺注入一個新概念:“行銷金三角”。在數字化、網聯化趨勢下,希望逐漸打破傳統整車廠、經銷商、用戶的鏈式關係。形成整車廠、經銷商、用戶三者之間的“金三角”結構,產生全新的產業合作關係,使客戶不再處於價值鏈的末端,而是分別直接與廠家和經銷商建立連接,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目前,這一思路正在自主體系推進。

在行銷戰術上,從傳祺多年發展經驗看,遊擊作戰不行,不遊擊也不行。馮興亞認為,中國自主品牌把合資公司那套搬過來絕對是錯誤的,一定是要失敗的。“因為不如人家實力強。”

但老打遊擊戰也不行,不能形成體系戰鬥力。例如,原來有10個銷售店的時候可以打遊擊戰,500家經銷店,還是打遊擊嗎?巡回員只有5個的時候,一開會商量就行了。現在有50個、1000個巡回員,就不能考慮遊擊戰做法。基於多年日系企業管理經驗,馮興亞認為在銷售能力上,正規軍作戰和遊擊戰相結合,才是傳祺的贏取之道。

目前,傳祺也正在開發一套體系,工作流程格式化、標準化,以建立標準的店監表。馮興亞稱之為GSSW,希望以此將銷售能力統一起來。

圍繞著“4×2+1”為核心,2019年,傳祺真正開始全局的調整。隨著降庫存、推新品,整個銷售體系的工程見效,傳祺體系步入健康發展通道。

產品研發與結構的調整成效也將在明年呈現。傳祺率先嘗試的自主品牌家族臉譜——新概念凌雲翼造型,在2020年,甚至2021年的產品設計上,將呈現煥然一新的感覺和家族臉譜的集成性。

馮興亞透露,經過三年調整,不同的調整成效將在不同的階段反映出來。當前的競爭階段是“優不優”的問題,自主品牌SUV繼續鞏固優勢,要把品質做優,口碑做優,服務做優,以此抓住消費者。在這方面,傳祺無疑是有實力的。隨著第二代傳祺GS4正式上市,廣汽傳祺迎來了“輕裝上陣”的最佳時機。

頂層設計助力自主

面對當前汽車行業銷量整體遇冷的大環境,廣汽進一步深化組織機構改革,強化對自主品牌管控。

自8月1日起,廣汽集團新設了整車事業本部、零組件事業本部、商貿事業本部三個事業本部,同時設立數據信息本部負責推進數字化業務,加快廣汽集團數字化轉型。這也體現出廣汽集團做強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決心。

在馮興亞看來,體制改革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解決現有經營中的問題,使現在的體系能夠更好運轉;第二個是解決戰略發展支撐問題,加強風控的管理,解決集團的管控模式問題。

其中,整車事業部主要職能是,進一步強化自主品牌一體化經營和溝通協調效率,統籌好自主品牌產品研發、產銷等業務職能。

從行業看,車企研、產、銷的協同,一直是困擾各家車企的難題。研、產、銷聯合與分離,也有各自的優劣勢力。

銷售管好市場,工廠管好生產,研發部門做好產品開發,是分離模式的核心,好處在於研究院不會為經營的虧損而減少研發投入,在研發的初期,有利於保證研發快速跟上。早期傳祺研發能力的快速提升,受益於此。

缺點是如何協調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難以保證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滿足投入產出效果。

但合也有合的問題。很多研發投入是若乾年後見效,領導者容易在任期短視化而減少研發投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協調?廣汽力求找到平衡點。

馮興亞認為,能夠找到一條又能夠發揮研、產、銷分離的好處,同時又能夠減少研、產、銷分離的弊端。

作為戰略布局者之一,馮興亞對改革的周期與困難,有著充分的認知與預期。既要對管理格局進行調整,又要對管理責權界面進行重塑,推進管理模式的再造,對不同組織進行融合。但這並不影響效率。

廣汽傾全集團資源支持自主品牌,謀求的是“傳祺”品牌健康、長期、可持續地發展。此次改革也體現了廣汽堅定國際化、數字化發展道路的決心。

變與不變;新能源+國際化

自主品牌之外,從中長期來看,廣汽整個戰略方向和定位,即“1513”戰略沒有改變。其中,電動化、國際化、智能化三大支撐也沒有調整。馮興亞認為,增加一些數字化和共享化內容,屬於豐富的範疇。

與廣汽傳祺逐漸回暖不同,廣汽新能源的快速崛起,成為車市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十三五”初期,廣汽集團面臨著電動化的巨大壓力。隨著政策助推、技術突破,廣汽也開始全面調整,以重要戰略來推電動車和新能源汽車。在電動車上,廣汽集團走出了銷售體系與製造體系相對獨立、研發體系一條龍的道路,現在來看行之有效。

目前,Aion LS上市三個月,單車銷量已經排在第三了,但馮興亞認為,這不足以反映它應有的實力,為什麽?新能源的市場銷售特點,具有明顯的大客戶市、政策市的限制。如果剔除保護,純屬是個人用戶,Aion LS應該排第一。因為這是一款真正的為新能源消費者打造的車型。“銷量的增長反映了它的實力,但不能完全反映它的全部實力。”下一步廣汽新能源的健康發展,馮興亞認為是可期的。

當然,國家政策收緊,對於一個新興行業肯定會有一定影響。儘管廣汽不是靠政策、靠補貼的生存發展,但從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上講,馮興亞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政策給予繼續的支持。

談及新能源今年銷量目標,馮興亞表示,企業有的時候考慮的,不是能不能賣得出去的問題,而是還能不能賣的問題。一方面,對於廣汽集團而言,新能源是廣汽發展戰略,要在新能源市場找到一定位置;另一方面,政策變化帶來的補貼減少,廣汽新能源替消費者承擔了成本。這一切是為了消費者,為了企業長遠發展,但據此衝量也沒有必要。

在國際化上,廣汽成立了國際事業本部,將其上升為集團管理。國際化是廣汽“十三五”期間,企業三大突破目標之一,但受國際政治環境影響,走得並不順暢。

此前,廣汽國際化戰略,按照美國市場與“一帶一路”並行推進,歐洲市場放最後。現在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暫緩出口美國,國際化也面臨調整。

新的機構到位、人事調整以後,新的國際化路線也在梳理之中。現在“一帶一路”又是什麽地位?一切正在緊鑼密鼓做這個研究。

馮興亞強調,如果說“十三五”期間,國際化尋求突破沒有達到理想目標的話,“十四五”在國際化上是一定要取得成效。

在他看來,中國市場很重要,“窩邊草”必須吃,但國際化這條路早晚要走。中國市場佔據全球市場的1/3,靠1/3的市場和世界巨頭100%的市場競爭,顯然處於劣勢。但是路線怎麽走,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以前歐洲市場放在了廣汽國際化最後一步,現在馮興亞提出了一個新的可能,他有一種模糊的預感,覺得歐洲市場反而有可能先行,而判斷的依據就是電動車。

如果中國電動車發展居全球領先,全球市場最能夠接受電動車的是哪個區域?答案是歐洲。因為歐洲環保意識強,並且正在推行電動車。但同時,歐洲的法律、產品認證與國內體系又不一樣。具體怎麽調整,馮興亞說,還沒有考慮成熟,但這無疑為廣汽自主海外之路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文/《汽車人》張敏)【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