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SCVD風險評估報告2.0在東方會上發布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推算中國慢性心血管疾病(CVD)現患人數約2.9 億,CVD 死亡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 以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防控急需抓手,綜合管理。

在2年前的東方心臟病年會上,當時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和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學會兩位主委葛均波院士和潘柏申教授聯手發布了ASCVD風險評估報告1.0版本,受到廣泛關注。歷經兩年打磨,依然在葛均波院士和潘柏申教授的帶領下,聯合流行病學專家趙冬教授,於今年的東方會上共同發布了ASCVD風險評估報告2.0版本。

葛均波院士及其團隊一直致力於降低中國CVD發病風險,推動中國CVD轉捩點的到來。葛均波院士強調,目前亟待重視ASCVD的一級預防,應儘早乾預高危人群,通過科學、正確、簡短、易懂的信息傳遞給醫生和患者,這可以有效規範醫生的診療行為,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改善治療依從性。ASCVD風險評估報告2.0正是應這樣的需求而生。

這個評估報告的核心依據是什麼?2.0版本有何不同?臨床實踐情況如何?讓我們來看看在發布會上趙冬教授、潘柏申教授、王箴教授如何給大家娓娓道來。

趙冬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流行病研究室主任):如何進行中國人群ASCVD危險分層?

國際上的ASCVD危險預測模型大都基於白人和黑人隊列數據,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群,所以需要研究中國人自己的ASCVD風險預測模型,並切實融入臨床實踐。基於此,我們提出了中國人群ASCVD 10年發病危險預測公式,並應用於2016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簡稱2016版指南)。

公式採用中國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隊列研究 (CMCS) 數據,按性別分開構建。預測公式建成後評估了其判別能力和校準能力,再進一步進行內部驗證。結果顯示公式的判別和校準能力均較好。

模型方法學的建立借鑒了美國ACC/AHA血脂指南危險分層方案,得到了WHO心血管危險分層專家組的認可,並通過了英國劍橋大學的驗證。

潘柏申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為什麼需要ASCVD風險評估報告工具?

ASCVD風險評估的是CVD綜合的危險因素,其中高膽固醇血症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對膽固醇管理的認識也從30年代初步意識到高膽固醇危害性,到70年代認為總膽固醇>300 mg/dL(7.76mmol/L) 才值得擔憂的(worry level),再到Framingham 研究初期認為總膽固醇>250 mg/dL (6.47mmol/L)即為增高,人類對膽固醇管理的認識在不斷變化。

隨著近代循證證據的發展和檢測方法的標準化,才逐步確定了合理的膽固醇管理目標,例如現在主流的指南都傾向於對極高危的患者進行更嚴格的膽固醇管理,尤其是由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故LDL-C目標值應該<70mg/dl(1.8mmol/L)。

管理膽固醇是為了降低CVD發病風險,科學評估CVD的發病風險以及合理的治療乾預對風險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多國的臨床指南紛紛提出了適合各自人群的風險評估模型。在中國,現在有了趙冬教授牽頭的2016版指南中國人自己的風險評估模型。

2016版指南提出基於患者ASCVD危險分層給予個性化血脂治療目標值,而臨床實際工作中血脂報告往往對於所有患者「一刀切」,不能真正做到個體化,因此傳統的報告單不能滿足個性化評估的需求。

在臨床與檢驗專家們的共同努力下,前年我們推出了ASCVD風險評估報告1.0版,結合患者臨床特徵,預測或識別ASCVD高風險人群,再針對不同風險人群依照指南提供個性化LDL-C理想目標值,最後生成個性化ASCVD風險評估報告單。

這一評估報告分為四部分:患者臨床信息、風險評估結果、個性化目標值和健康處方。健康處方又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血脂管理、血壓管理、血糖管理和定期門診隨訪五個方面。這份評估報告作為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橋樑,極大提高了醫患溝通的效率。同時,在臨床使用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收集反饋,修訂形成今天的2.0版本。

王箴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教授):2.0版本有何不同?臨床應用結果如何?

此次發布的2.0版本對患者的評估更加完善,並進一步加強個體化,主要更新包括:加入患者接受治療的情況,對於指導醫生評估患者風險和制定治療決策至關重要;在報告單上展示出ASCVD的概念,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更易於患者理解;不再顯示過於抽象的10年發病危險值(%),而僅顯示危險分層;健康處方的五方面內容將患者群高度細分,其中改善生活方式部分更是有多達20種患者分類,因而此次2.0版本最終的風險報告從過去的僅30餘種增加到多達上千種組合,可謂真正做到了評估報告內容個體化;另外在個性化目標值部分,捨棄了過去無法直觀看到結果的柱狀圖,而改為將患者正常檢測值、異常檢測值和理想目標值以不同顏色字體展示,從而使患者對於自身的檢測值和風險一目了然。

ASCVD風險評估1.0版本已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楓林社區醫院等全國多個省市醫院進行試點應用,結果顯示ASCVD評估工具及報告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應用價值,醫生可更加快捷高效地了解患者個體及患者群體的情況。

項目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試點應用,共進行ASCVD風險評估約3400份,其中極高危患者佔比高達67%,高危16%,中危5%,低危患者僅佔12%;整體LDL-C達標率59.6%,極高危患者僅51.0%(該數據僅代表中山醫院心內科收治病人的風險情況,不能代表廣大人群的心血管風險分布)。

除了三甲醫院,工具也在社區醫院進行試點。上海市徐匯區楓林社區醫院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共收到ASCVD報告500餘份。其中極高危患者佔比23.9%,高危患者68.5%,中低危患者7.6%,LDL-C達標率分別為6.7%,17.4%和52.6%,即使在極高危人群中,其血脂的治療率也未超過50%。

將ASCVD評估工具所得數據進行分類對比分析,能更好地從不同層面掌握疾病現狀。從三甲醫院和社區醫院的達標率數據看,都存在進一步的改善空間,血脂管理的臨床實踐與指南差距仍較大,亟待通過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風險評估分析,進行更加精準的血脂管理。目前,已經應用ASCVD 1.0版本的醫院在逐漸過渡到2.0版本。

ASCVD風險評估項目對於血脂的管理有重要意義,可提高醫院血脂異常的檢出率,從而改善醫生對ASCVD風險評估及血脂危險分層的認知和重視程度,提高血脂異常治療率。

至關重要的另外一點是,ASCVD風險評估項目是基於指南構建,推廣評估項目也有助於推動指南落地,提高中國血脂異常管理水準和ASCVD綜合防治能力。輝瑞普強一直致力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積極與政府、臨床專家搭建合作平台,力爭為中國心血管病轉捩點的到來貢獻一份力量,將來也會繼續與專家組協作推動ASCVD風險評估工具的落地。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