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煜暉老師丨整本書專題教學:教書之前先讀書

什麽是整本書專題教學?來聽聽李煜暉老師的講解吧!

整本書專題教學:教書之前先讀書

文/李煜暉

語文專題教學是基於學科特定的閱讀材料,指導學生建構並解決研究問題,撰寫完成研究論文等學習成果的教學方式,可以圍繞單篇、群文、整本書等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展開。用專題教學教整本書,有四個優勢。第一,用專題研究引領整本書閱讀,提綱挈領,以點帶面,促進學生的深度理解,使學生學有專長。第二,以“研究”為核心,注重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利於學生元認知的發展。一旦建構了幾本經典作品的研究經驗,就可以遷移運用,一覽眾山小。第三,強調讀寫結合,重視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結合,利於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綜合、協調發展。第四,作為長周期教學,學生需要循序漸進地完成各種有挑戰的任務,在此過程中時時需要同伴合作、資源共享和爭鳴討論,利於培養學生坦誠相待、溝通合作的能力和嚴謹求實、刻苦鑽研的意志品質。因為所慮者遠,所謀者大,教師在整本書專題教學前的準備也異於傳統篇章教學。要而言之,包括研讀教學用書、明確教學構想、擬定課時計劃和梳理教學資源等四項內容,而研讀教學用書是重中之重。只有改變休閑閱讀時散漫隨意的狀態,重讀、精讀、細讀,並盡可能做一點研究,才能為教學構想和應對學生問難做充分的準備。

熟悉文本內容是基礎

研讀的第一步是高度熟悉文本內容,最好能拋開書本“原汁原味”講出來。譬如《紅樓夢》第一回,大家都知道是“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但能有條不紊、引章摘句地把故事講出來的有多少呢?細分一下,這一回至少包括“《石頭記》的來歷”“甄士隱識通靈”“接濟賈雨村”“甄士隱出家”四個大的“敘事單元”,每個敘事單元又包括若乾“小單元”。“《石頭記》的來歷”之中,作者寫了改造後的“補天神話”,點出《紅樓夢》的多個“異名”,又借頑石與空空道人的對話,交代了本書主旨,兼論對歷代“才子佳人式”作品的批評。這些內容對理解全書的思想傾向和藝術追求至關重要。“甄士隱識通靈”,夢中聽僧道所講的“還淚神話”是理解寶黛愛情悲劇的重要線索。甄士隱“接濟賈雨村”寫得一波三折,既寫出雨村的才情個性和對功名的態度,又把他“風塵懷閨秀”的情節穿插進來,為後文伏線。“甄士隱出家”先寫英蓮被拐,次寫葫蘆廟失火,再寫嶽父勢利貪財,造成甄士隱晚景淒涼,最後才寫一僧一道來點化。逐次寫來,劈波逐浪,節奏雖快,一筆不亂。末尾《好了歌》及其注解包含的興亡之感和對世態炎涼的洞察,是甄士隱人生際遇的感慨,又何嘗不是四大家族興衰的寫照?短短一回書,上天入地,往古來今,時空轉換極快;亦真亦幻、虛實穿插,接榫過渡極妙——這本身就是很好的研究問題。

再如《老人與海》,任誰都知道寫了老人聖地亞哥在海上搏殺一條大馬林魚,返航回家時又被鯊魚啃吃得只剩骨架。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開頭“勞而不獲”,結尾“得而複失”,兩句話就說清楚了。但是,老人出海多少天沒打到魚了?他陷入了怎樣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誰”和“什麽”讓他鼓起勇氣再次出海?他剛剛出海時看到了什麽,感受到什麽?他遇見大馬林魚之後經歷了幾個回合的搏鬥才取得勝利?每次搏鬥他遇到了哪些困難?用什麽辦法堅持下來?返航時遇到鯊魚幾次進攻?老人怎麽與之對抗的?對抗時心裡作何存想?當返回岸上時,人們怎麽對待他?人們怎麽看待這條只剩骨架的“大魚”?老人自己怎麽看待自己的遭遇和表現?如果不能高度熟悉這些細節,逢人便講“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豈不把好端端的格言警句變成了粗淺乾癟的文字遊戲?“be destroyed”的痛苦和殘酷,來自生動真實的描寫;“not defeated”的堅韌和頑強,來自豐富細膩的心理活動。沒有對這些扎實的記憶,讀名著、講名著就味同嚼蠟了。

這兩個例子說的是熟悉文本內容的重要,也包含了一些方法。對小說而言,第一遍讀,劃分清楚大大小小的敘事單元,再把它們的中心意思概括出來。第二遍讀,記誦關鍵細節,考察作者“穿針引線”方法。最後,嘗試一遍遍複述、對照,三番五次下來,熟悉度自然就提高了。當然,敘事類文本可以這樣做,論述類的,尤其文言文,就不太適合。譬如《論語》,編纂時間很長,經手人數又多,各章之間、各句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古文觀止》《世說新語》等書也有類似的特點。要高度熟悉,無他,唯背誦而已。背下來多少,就熟透多少。背誦是中國人學漢語的優良傳統,這種“背”是理解著“背”,揣摩著“背”,不是死記硬背;是持續地“背”,反覆地“背”,不是臨陣磨槍地“背”。

高度熟悉文本內容,就如同藝術家的扎馬步、吊嗓子、對台詞,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對整本書專題教學來說,更是教師不得不下的功夫。有了這些功夫,我們才能在應對學生提問時隨機應變,在解答學生疑惑時遊刃有余,在給學生講課時即興發揮。試想,一個能在百度上查到《離騷》的老師和一個可以通篇背誦的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分量一樣嗎?一個遇到一點問題就要翻書核對的老師和一個能夠隨時隨地、大段大段引章摘句佐證自己觀點的老師,教學效率一樣嗎?更重要的,他們對學生讀書習慣的影響一樣嗎?讀書需要勤,身教勝於言,我主張把這些“笨功夫”“苦功夫”和“暗功夫”放在最前面。

記錄閱讀發現是關鍵

經典作品常讀常新。一方面因為作品本身意蘊豐富,另一方面也因為讀者自身在成長。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學生時代已經系統學習過一些作品,工作以後也會經常拿起來翻翻,這就形成了我們對經典名著的固有經驗。這些經驗是教書的基礎,也有可能成為教書的障礙。因此,整本書專題教學提倡的研讀,既有必要高度熟悉文本內容,也有必要對作品做一點陌生化處理。把自己擺在和學生一樣的“初讀者”的位置,用“今日之我”重新審視這本書,得出一點新思考、新發現。

有些新發現是我們過去從未到想過的,現在要教這本書了,而且把自己擺在學生的位置上,問題自然就來了。魯迅小說《藥》的第三節,康大叔來到茶館,大談自己送信的功勞和夏瑜入獄後的情況。最初我把閱讀的焦點都放在夏瑜這條暗線上。做《呐喊》專題教學時,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篇目,逐字逐句細讀,就有了新的發現:每當康大叔的講話告一段落,總是伴隨著華小栓的咳嗽,作者為什麽要把這兩件事穿插起來寫?基於這個問題,我把相關語句摘錄出來,分成三組,做了編號。

第1組:

A.康大叔:“包好,包好!這樣的趁熱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麽癆病都包好!”

B.華大媽聽到“癆病”這兩個字,變了一點臉色,似乎有些不高興;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訕著走開了。這康大叔卻沒有覺察,仍然提高了喉嚨只是嚷,嚷得裡面睡著的小栓也合夥咳嗽起來。

第2組:

A.康大叔: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連剝下來的衣服,都給管牢的紅眼睛阿義拿去了。——第一要算我們栓叔運氣;第二是夏三爺賞了二十五兩雪白的銀子,獨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B.小栓慢慢的從小屋子裡走出,兩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飯,泡上熱水,坐下便吃。

第3組:

A.康大叔顯出看他不上的樣子,冷笑著說,“你沒有聽清我的話;看他神氣,是說阿義可憐哩!”

B.小栓也趁著熱鬧,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說:“包好!小栓——你不要這麽咳。包好!”

通過文本內容的篩選和重組,“證據”越來越充分,答案也越來越清晰。這三處都在小栓服“藥”之後,如果“藥”真的有效,小栓就不該連續地咳,而他居然還這麽咳,也就用事實證明,“藥”無非是蘸了血的饅頭,毫無用處。作者一邊讓康大叔吹噓藥效:“包好”“包好”“第一要算我們栓叔運氣”“你不要這麽咳,包好!”;一邊讓小栓“湊趣”地咳嗽,這種戲劇性反差加深了諷刺的力量,也為第四節小栓的死埋下伏筆。對比寫來,讓讀者對老栓一家“希望”注定破滅而難過,也為他們身處其中卻渾然不覺的蒙昧感到痛心。這種全新的發現使我對文本的理解更全面,也更深入了。

還有些發現是“半新”的。過去讀書時產生過注意、好奇或疑問,但並未深究。這種“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心態在休閑閱讀中很常見,也無可厚非。即使傳統篇章教學的備課,因為文本言說不盡,也不必處處留心。但做整本書專題教學,即將和一群學生做研究了,還是“刨根問底”才好。

譬如《史記》,是文學色彩很強的書,作者“筆補造化”處頗多。以高中必修教材選文《信陵君竊符救趙》為例,因為不能說服魏安釐王,信陵君決定“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了,臨行前專門到侯嬴家告別。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裡,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複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還也。”[1]

過去讀這一段時,沒有輕易把它放過,我是有思考的。但當時以為,直接寫公子向侯生問計過於平鋪直敘,讓公子殺個“回馬槍”,敘事有波瀾罷了。在做《史記》專題教學時,因為這是學生選定的“精讀文本”,我把這段話重新撿起來,反覆閱讀,最後眼光落在“我豈有所失哉”這句上,不禁恍然大悟。

信陵君待侯嬴的確“備矣”,前文已用大量筆墨交代。車騎迎送、久立市中、遍讚賓客等固然難能可貴,但這些做法並沒有把信陵君和戰國時那些做樣子給人看、用以沽名釣譽的貴族公子徹底區別開來,不同的只是他更謙恭、誠摯罷了。而這句“我豈有所失哉”,則把信陵君發自內心尊敬士人的品質寫出來了。試想,侯嬴剛才的態度如此“忘恩負義”,而信陵君又在“往赴秦軍”的緊急關頭,此情此景,對待這樣的“侯嬴”,他還能反躬自省,這不是真正的“下士”又是什麽?有了這樣一個發現,再看侯嬴那句“臣故知公子之還也”,就不得不為司馬遷擊掌喝彩了。這句話表面似乎在寫侯嬴之智,實則恰恰在寫公子之德。侯嬴這個“冒險”的試探,不正是出於對公子一貫為人的了解嗎?有了這個發現,再看侯嬴這個“笑”字,就更能發現太史公筆底的深味。以侯嬴之智,不可能預料不到,竊符計成之日就是他北鄉自剄之時。死期在即還談笑自若,這輕生死、重然諾、悲歌慷慨的氣概,不正是主客之間肝膽相照的結果嗎?再往下看,信陵君臨行前去請侯嬴的朋友朱亥隨行,同樣有朱亥“笑曰”這一筆。士為知己者死,不僅因為士的俠義,更在於“知己之主”一以貫之的品格啊!寥寥幾行字,司馬遷對信陵君下士的塑造,真可謂曲盡其妙了。

再舉一個《詩經》的例子。專題名是“《詩經》中的愛情”,圍繞《詩經》展開,但又不是全讀,隻遴選十幾首與愛情有關的罷了,其中一首是教材選文《衛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這是詩歌的第一節。過去教到這裡的,我會引導學生觀察詩歌敘事語言的跳躍性。相貌忠厚的氓抱著布(幣)來換絲,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一點女主人公已經覺察了。那麽,她對追求者持有什麽態度?又是如何回應的呢?中間省略了長長一段“行為史”和“心靈史”,但結果卻在不言中了:送子涉淇。她不僅同意了,還滿心歡喜。為什麽這樣講?“氓”是對陌生男子的稱呼,而“子”則是敬稱。送子涉淇、子無良媒、將子無怒,一口一個“子”,寫活了初戀女子對男朋友愛慕和尊敬的心態。可以說,借助稱謂的轉變,詩歌在跳躍性的敘事中給讀者留下了揣摩和想象的空間。

這是我之前的“發現”,但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要帶著學生做研究,這個發現又很有意思,所以教學之前我把全詩六節所有的稱謂變化做了梳理。

1、戀愛階段(第1、2章):氓——子——複關——爾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外來男子,通稱為氓)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初涉愛河,敬愛之稱)

不見複關,泣涕漣漣。(借代修辭,稱心上人)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將嫁未嫁,爾我相對,親熱昵稱)

2、婚後階段(第3、4章):士——爾——士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既嫁稱夫,與女相對)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感情疏遠,夫妻爾我對稱)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與女相對,故言“士”以明其未盡夫責)

3、決裂階段(第5、6章):爾——其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感情破裂,在次對稱,語帶悲憤)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第三人稱,恩斷義絕)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回首往事、抒發悲憤時,抒情女主人公或有意或無意地改變著對男子的稱謂,每一次轉變都包含著態度和情感的變化。從中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個陌生男子(氓)是怎樣走進一個女子的內心深處,又是怎樣形同陌路(其)的。

“賦、比、興”是詩經最主要的表現手法。很多學生欣賞《氓》,把目光聚焦在“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這些“比興”的名句上,而對詩歌如何敘事(即“賦”)缺乏關注。我把這個閱讀發現設計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揣摩稱謂中的情感變化和敘事功能,並遷移到《詩經》其他篇章中去,對學生後來的選題和研究有一定啟發。

還有一種閱讀發現則是顛覆性的,因為我們自身學識的增長或觀察視角的變化,重讀所得的新東西改變了過去的“舊認識”。譬如《阿Q正傳》第五章《戀愛的悲劇》裡有一段吳媽和阿Q的對話。

吳媽,是趙太爺家裡唯一的女仆,洗完了碗碟,也就在長凳上坐下了,而且和阿Q談閑天:

“太太兩天沒有吃飯哩,因為老爺要買一個小的……”

“女人……吳媽……這小孤孀……”阿Q想。

“我們的少奶奶是八月裡要生孩子了……”

“女人……”阿Q想。

阿Q放下煙管,站了起來。

“我們的少奶奶……”吳媽還嘮叨說。

“我和你困覺,我和你困覺!”阿Q忽然搶上去,對伊跪下了。[2]

清楚記得,我小學時讀這句話的認識是:“老爺要買一個小的”,作者借吳媽的話,寫出趙太爺男盜女娼的真面目。他仗著自己的權勢,欺負阿Q,骨子裡比阿Q還不是東西。中學時再讀,有新的認識:這段對話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吳媽之口批判趙太爺,而是吳媽說這樣的話,才能夠勾起阿Q對女人的想法,為後來阿Q失態,調戲吳媽做鋪墊。中學以後,也就停留在這個層次。後來教書,大體也這樣講。直到第一次準備《呐喊》專題教學時,我把目光從“老爺要娶一個小的”轉移到頻繁使用的省略號上:吳媽和阿Q談閑天,嘮嘮叨叨說了很多話。可作者隻給了吳媽三句“台詞”,其他都用省略號代替了,為什麽?一言以蔽之,作者是站在阿Q的視角,用阿Q的耳朵來聽吳媽的話。

此時的阿Q受了小尼姑的“蠱惑”,腦子裡天天都是“女……”的思想,他和吳媽獨處在舂米的房子裡,注意力都在“女……”上。吳媽說了很多話,他沒能聽進去,只有這三句,句句不離女人、性或傳宗接代,他才聽進去了。在這裡,吳媽的表現很正常,她只是談天偶然涉及男女問題。沒想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竟造成了阿Q的“爆發”。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難免誤以為吳媽專說這樣的話,仿佛有意勾引阿Q似的。或者,我們會覺得魯迅為了寫“戀愛的悲劇”,生硬插入這樣一段對白,顯得很不自然。殊不知,魯迅用三個省略號來處理吳媽的嘮叨,寫出了深陷性欲衝動的阿Q對吳媽常態語言的過濾,既刻畫了阿Q的心理,推動了情節發展,還避免了吳媽喋喋不休可能造成的敘事枝蔓,可謂“一箭三雕”了。

人總是不斷成長、成熟,閱讀水準也應該隨著心智發展不斷提高。有意識地培養閱讀發現能力,有助於教師探索未知、深究淺見,顛覆定見。教師得出的閱讀發現本身,也可以用來設計學習任務、解決學生疑難、指導學生研究。因此,一邊讀書,一邊認真記錄閱讀發現,是研讀的關鍵。

需要說明的是,上文舉的例子很粗淺,對飽學之士無非常識,原是不足道的,但這種思想方法本身淵源深厚,應該引起重視。古人讀書常用“圈點評注法”,“圈點”是指閱讀時給自己有特殊感受的句子畫上符號,“評注”是指把對內容和文字的理解、評論寫在正文或行間。[3]明清之際,圈點評注發展成一門學問,以李卓吾、金聖歎、毛宗崗、張竹坡等為代表的評點家們,以小說戲劇評點的方式,“創造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也屬於中國敘事學的豐富多彩的審美感悟和理論思維的世界”[4]。評語就是評點家的閱讀發現,既聯繫著作家、作品,也聯繫著評點家自己的心靈世界,具有多維度、多層次的特點。閱讀這些文字,讀者和評點家一起揣摩作者行文運筆的趣味,感受他們“借題發揮”的抒情、議論,使閱讀充滿了奇文共賞的驚喜。這些評語雖然零碎、松散,但其中包含大量關於文藝理論的真知灼見,這些斷章和碎片式的見解刺激著讀者的神經,提高了讀者的文學欣賞水準,讓讀者從與文本之間的二元對話,轉為與作者、評點者之間的多元對話,閱讀因此變成了一場精神空間裡暢所欲言的“討論”。對大多數讀者而言,閱讀評點本的名著如同聆聽教師循循善誘的講授,這位教師就是讀懂了作品玄機的評點家們。因為自幼從這些讀物中受益良多,今天我成了語文老師,才主張向優秀的評點家學習,把閱讀發現記錄於字裡行間。

考察前人成果是保障

做研究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研讀整本書更要如此。當書上滿滿記錄了教師自己的閱讀發現後,還有必要進一步思考兩個問題:這些閱讀發現是否經得起推敲?有沒有別人發現過而我們還沒有發現的內容?這時就需要考察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現實層面,憑經驗教書、憑個人理解教書,不看參考文獻、不做學術研究,是語文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正如有學者提出的,“當前中學語文教學實踐與大學理論研究存在著嚴重的隔膜,缺少學術往來與互動”[5]。

以魯迅作品教學為例,現當代有大批傑出的魯迅研究者,他們的學術觀點具有權威性,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具有獨創性,本應深刻影響中學閱讀教學。然而,語文課堂多年沿襲對魯迅的單一解讀,新成果束之高閣,這是對學術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是魯迅教學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拿《藥》來說,葉聖陶先生早就提出,這篇小說的主線在於表現親子之愛,副線在於描寫革命者的寂寞,並做了詳盡分析和合理論證。[6]儘管這種觀點也有待討論,但中學教學動輒以“批判辛亥革命脫離群眾”為主旨,確實無理又無趣。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孔乙己》,魯迅明確說過,“單在描寫社會上的或一種生活”[7],而很多教師非要定性為“批判科舉製的毒害”。第一,孔乙己好吃懶做,生活沒有著落,不得不經常做小偷小摸的事情。這不是舉業的問題,是他自己的問題。落榜的人很多,大多數沒落到孔乙己的地步。且各行各業都有好吃懶做的人,能因為這些人活不下去就說行業害人嗎?第二,人們取笑孔乙己“怎麽半個秀才也沒考上”,讓他很苦惱。這種迫害不在取笑的內容,而在於取笑本身。看客無聊、空虛,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上,孔乙己就算不讀書,也可能有別的短處或痛處。有這樣的看客,他被迫害就是不免的。第三,孔乙己走到末路是因為偷東西被打折了腿,打他的是丁舉人,不是抽象的科舉製。這篇小說寫的不過是勢利社會中,人們對弱勢群體的冷漠、戲弄和虐待,而且施暴者習以為常、渾然不覺——這不是文明社會該有的樣子。今天沒了科舉製而我們還要讀它,原因也正在這裡。

如果不聽聽作家自己怎麽說,不看看研究者都寫了什麽,就不分清紅皂白地下結論,學生心中的魯迅形象就只能是“橫眉冷對千夫指”,學生對魯迅作品的理解就只能是“匕首”“投槍”,學生對魯迅筆下的人物就隻作非黑即白的定性。這樣做必然削弱魯迅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刻揭示,窄化魯迅筆下藝術形象的豐富內涵。遺憾的是,很多教師不僅對魯迅這樣乾,對其他作家作品也這樣乾;自己備課時這樣乾,集體備課時還這樣乾。於是,語文教學成了不看文獻的教師們口傳心授的私學,由此形成了封閉、固化的學科教學知識傳承體系。在這套體系裡,學生學到的東西日益陳舊、衰減。長此以往,真應了“九斤老太”的話:“一代不如一代”了。

整本書專題教學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鼓勵學生根據研究對象和研究問題廣泛查閱文獻資料。為此,教師首先要有勤學博覽的毅力和兼收並蓄的胸懷。還拿魯迅教學來說,教學生讀《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等,不論是“五四”前後茅盾、葉聖陶、夏丏尊、鬱達夫等學者的論述,還是以王瑤、嚴家炎、錢理群、王富仁、汪暉等為代表的新時期學者的研究,甚至丸尾常喜等一些外國學者的文章,都可以適當讀一讀,和自己的閱讀發現比對比對。教師眼界開闊了,才有可能讓優秀的學術成果自然而然地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閱讀視野,激發語文教學的活力。

從方法上說,考察前人的研究成果,與高校學者或研究生做文獻綜述相比,既有相似,也有區別。中學教師不是專門的研究人員,不必做學術譜系上的系統梳理,也不必長篇大論地述評,更不必動輒百八十篇地讀。尤其當前,屋下架屋的學術論文甚多,可以選擇權威期刊或有重要影響力作者最關鍵的幾篇文章仔細讀,余者讀讀摘要,對研究問題、基本觀點做一點記錄、剪貼,也就可以了。具體方法和分寸的把握,取決於教師自身的學術素養和對語文教學的理解,茲不贅言。這裡強調三點:一,不要先讀文獻後讀書。一定先讀書,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發現之後,再有目的地查找文獻,以免任由別人的思想在自己腦子裡跑馬圈地。二,要消化理解文獻使用的學術語言,並轉換成自己的教學語言。把意思說準確,說清楚,讓學生聽懂,就達到目的,切忌照本宣科、故弄玄虛。三,查文獻最好不要依賴一般的網絡搜索,出處不明,可信度也不高。如果有可能,盡量使用中國知網等學術資源庫。即便中學老師,這一點也不可不知。

教書之前先讀書,教課文如此,教整本書更應如此。話雖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以上三點只是我做十年來整本書專題教學的粗淺經驗,有感而發,以就正於方家。

(本文節選自《探索和發現的旅程——整本書閱讀專題教學》,有刪改)

向上滑動 查看參考文獻

[1] 司馬遷著.韓兆琦評.史記評注本[C]. 長沙:嶽麓書社.2007:1113

[2]魯迅.魯迅小說全編[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83.

[3]李秀.淺談傳統語文教育中閱讀教學的內容、經驗及問題[J].基礎教育研究,2012(07):38-40.

[4]楊義. 中國敘事學[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4

[5]賀衛東.新課程·新教材·新魯迅——新世紀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魯迅問題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2(07):66-68.

[6]葉聖陶.精讀指導舉隅[M].北京:中華書局,2013.

[7]魯迅.魯迅小說全編[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18.

作者簡介

李煜暉

整本書閱讀專題教學十年實踐,全程參與高中課標修訂工作

北京師大二附中語文高級教師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研製課題組核心成員

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語文)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