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七大巧奪天工的頂級文物:絕對震人心魄

弘揚民族文化,拓展收藏思路,與您共同分享收藏樂趣

蛋殼黑陶杯 出土於山東省日照市姚官莊,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此杯高22.6厘米,口徑9厘米,為泥質黑陶製成,整體呈細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裝飾六道凹弦紋,細柄中部為中空,且裝飾有細密鏤孔,其內放置有一粒陶丸。

雖稱作蛋殼黑陶杯,但此物跟雞蛋半點關係也沒有,是因為其杯壁厚度如蛋殼一般,最薄處僅為0.2~0.3毫米!全重僅約40克!而且若想要陶器存放至今,燒製溫度必須保持在900℃以上!900℃環境中得保證杯身不變形,還要使表面細膩,質地堅硬,即使放在今天,沒有極高精密的工藝水準也難以做到,最逆天的並非上述,而是此物的出土年代:新石器時代!

大明永樂劍:據稱是15世紀初製作於明朝皇家兵器工坊,由永樂帝賜給西藏活佛的禮物,通常也被稱作“永樂禦劍”。劍長903毫米(劍刃長76厘米),劍重1.3公斤,含劍鞘為2公斤。

劍柄為鐵鑄,手握之處設計了密密麻麻的點狀突起,以增強持握的摩擦力。劍柄兩面的中間有著一道突起,並飾以不規整的小火焰邊緣。末端呈較圓潤的三葉形。外圈是卷曲海波形浮雕。中間為一隻身在火焰中的龍,護手是一隻巨大的猛獸的臉。劍鞘為木質,覆蓋著皮革與鎏金鐵片。這把寶劍與同期的歐洲劍、伊斯蘭劍在形製上存在差異,富有東方文化特色,被認為代表了15世紀初中國劍的最高工藝水準。

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的鑲金獸首瑪瑙杯,可以檢測酒水是否有毒,具體誰製作的暫無考證。逆天的是它的價值:講解員說它值半個香港 。

賈湖骨笛賈湖骨笛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該骨笛是用鶴類尺骨管制成。磨製精細,7孔。在第六孔與第七孔之間有一小孔,經測音可以發兩變音,應為調整第七孔發音而鑽的調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該墓出土有兩件形製相似的骨笛。據測音研究,它們是一雌一雄,印證了中國自古雌雄笛的傳統。此笛經試奏,證明是一種豎吹骨笛,也是後世豎笛或洞簫類樂器的祖型。當時的人們利用此笛吹奏出有節奏的音符,以此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神靈的尊敬;現代音樂家們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聲階的曲子《小白菜》”李巨集說,“這種實踐,讓我們清楚了賈湖骨笛在音樂文化中所具有的意義。賈湖骨笛已經具備七音階甚至變化音級,而與之同時期的其他旋律樂器卻處於三聲以內的音域範圍,而七音階的產生,無疑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我們的實踐,強烈衝擊了曾經認定的傳統音樂以五聲為主乾的觀點,也讓我們折服於史前先民那不可思議的創造力!”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2年發掘的西漢人體經穴俑。西漢墓葬所出。俑木胎,通體髹黑色漆,上面細線刻有清晰的人體經絡圖,穴位用圓點標示,並在其旁刻有穴位名稱。中國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人體經穴俑,除此只有綿陽曾出土過一個殘破不全且未標穴位的經脈俑。另外有9部書寫在竹簡上的醫書同出於此墓。漢代醫學理論將被細致了解。

白玉杯:曹魏時期的飲酒器。玉質極佳,通體無任何紋飾,線條流暢,更顯超凡脫俗,出土於迄今所見唯一一座有確切紀年的曹魏墓葬,墓葬雖曾遭到盜擾,但處於角落的玉杯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系新疆和闐白玉經過加工而成,杯身拋光極好,線條流暢,無任何紋飾,卻給人以美在天然的感受,這與魏文帝曹丕極力推薦簡樸的社會風氣極為吻合,反應了玉器由濃重的政治等級化向世俗化轉變的重要史實,是我國三國時代玉器中的極品。想象下魏武帝是不是拿著這個白玉杯發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歎。

文物剛出土的時候大多是老舊的,但是這把如此鮮豔的劍也是剛出土的你怕不怕?第一次見的時候讓人震驚,更別說這爐火純青的鑲嵌技術和設計。這是寶雞益門村春秋晚期秦墓出的三把金柄鐵劍之一。明黃色的部分是金。薄荷綠的地方是綠松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