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國藩:“大成若缺”的人生智慧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可謂是滿腹經綸、功成名就,而他偏偏將自己鍾愛的書房取名為“求缺齋”。這多少有點讓人不解,這樣的“古今第一完人”還在“求缺”什麽呢?但他自有自己的想法,任何事情不能追求圓滿,有一點欠缺,才有持續改善的空間,才有不竭的人生動力。

其實,“求缺齋”名字蘊含著一種哲學隱涵,其中別有深意。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其意思是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東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從辯證法的觀點去看事物,一項大的成就、大的業績,是很難做到完美圓滿、沒有一點缺陷的。所謂的成功和完滿,都是相對的。同時,事情只要還有發展的空間、還有變化的余地,才不會僵死在那裡,這種作用才不會衰竭。正如《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返回途中在通天河曬經時,毛手毛腳的豬八戒不慎撕破了經書,孫悟空對此說了這樣一句頗有哲理的話:天地本不全,經書也有不全之理。的確,撕缺的部分是唐僧的缺憾,也是他需要繼續為之付出努力的地方。

無論是中國古典哲學還是現代唯物辯證法都認為,世上人無完人,物無完物,事無全功,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完美、完全的成功。完美中有不完美,成功中有不成功,圓滿中有不圓滿,這才是事物發展的常態。比如,“斷臂維納斯”除了人體的曲線優美、姿態婀娜之外,最令人驚奇的就是那雙斷臂。雖然後世的雕刻家們競相創作複原雙臂的維納斯,但只能是畫蛇添足。同樣,按照“物極必反”的規律,月滿則虧,日盈則昃,如果事物太圓滿、太完美,就會盛極而衰,走向反面。

大成若缺的哲學思想,蘊含著我國先哲的人生大智慧,體現了對天地萬物演變發展的規律性把握。一方面,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領域中的一切現象都是作為一個過程而向前發展的,就像“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因為此時無論是人本身還是河流本身都已經變化了。成功和圓滿,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狀態、階段性的評價。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由於矛盾運動造成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世間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面積極,一面消極。就算是創造了萬物的太陽也不可能將陽光同時照到一張硬幣的兩面,總有陰陽兩面。正如列夫·托爾斯泰說的:“一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可見,任何事物都不會絕對有利,也不會絕對有害。

時下很多人有這樣一個心態:凡事都要追求徹底的成功,追求無瑕的完美,甚至達到極致,這樣才算有一個圓滿的句號。這是一種極度的自信,試圖找到那種超出世外唯我獨尊的感覺。但現實常常事與願違,這並非自己努力不夠的結果,而是事物的規律使然,有所欠缺的圓滿,才是長久穩固的圓滿。就像人不能要求月亮天天都是圓的,大部分時候還是殘缺的,但正是在月缺時盼月圓的過程中,才產生一種美感。

當然,強調做人做事留有余地,允許有所缺憾與不足,並非鼓勵人們守殘抱缺,無所作為,而是不要一味追求那些絕對的圓滿和完美。接受這樣的一些不圓滿和不完美,並且善於正視這些“不圓滿”“不完美”,從中找到新的發力點,這就是“大成若缺”所蘊含的人生大智慧。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顧伯衝),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