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德國最後一座硬煤煤礦關閉 煤炭重鎮向創新新城轉型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當地時間21號,德國關閉了最後一座硬煤煤礦,該煤礦位於魯爾地區,魯爾地區曾幫助推動了德國戰後的“經濟奇跡”。最後一座煤礦的關閉標誌著該地區長達兩個世紀采礦史的結束,也意味著轉型新篇章的開始。

位於德國重要工業區魯爾區的博特羅普市曾是煤炭重鎮,此前一直在運營著德國最後一座硬煤煤礦。隨著這座煤礦的關閉,博特羅普市煤炭之城的歷史也將終結。1500名工人不得不面臨這一傳統行業的沒落。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出席了當天的紀念儀式。

德國總統 施泰因邁爾:

親愛的礦工們,今天對你們來說的確是一個悲傷的日子。

歐盟委員會主席 容克:

沒有煤炭,歐洲煤鋼共同體就不會存在,沒有歐洲煤鋼共同體,也就沒有歐盟。所以沒有煤炭,歐盟委員會就不會存在,因為它也是煤炭的一個孩子,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對我也是完全“黑暗”的一天。

從19世紀開始,德國西部魯爾山谷的煤礦、工廠和鋼鐵廠就一直是德國工業增長的心髒。並催生了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社會民主黨。德國對煤炭和鋼鐵行業的嚴格控制,促使法國提議建立一個歐洲煤炭和鋼鐵共同體,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歐洲經濟一體化從此邁開步伐。1957年,6國正式簽署《羅馬條約》,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誕生。

隨著外國競爭對手成本降低,德國在硬煤市場的主導地位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減弱。多年來,德國國內的煤礦業以及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一直依靠政府補貼維持生計。僅在2017年,德國政府就斥資逾10億歐元來補貼硬煤的開採。如今,德國燃煤發電廠使用的大部分硬煤,主要來自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和哥倫比亞。目前,在德國,化石燃料佔其能源組合的近40%。而煤炭重鎮博特羅普早在多年前就已開始轉型之路,實現了經濟多元化發展,機械製造、工程設計、物流包裝和休閑等多個行業快速增長,成為一個環保創新新城。

實習編輯:張文濤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