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咳嗽可能是哪些疾病?

喵~

o(=·ω·=)m

聽說好文跟好音樂更配喲

如果您有想聽的歌曲

可以後台給我們留言哈

童話鎮來自人衛兒科00:0004:10

咳 嗽

1.咳嗽(cough)

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也是非呼吸道或全身性疾病的常見癥狀。咳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其作用是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滲出物以及侵入呼吸道的異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是機體防止感染的防禦反射。小兒喉、氣管、支氣管對刺激特別敏感,各種刺激如分泌物,異物或刺激性氣體均易引起咳嗽。小兒喉、氣管及支氣管管腔相對狹窄,且缺乏有效的咳嗽反射,咳嗽的力量較弱,咳嗽常伴有嘔吐。小兒咳嗽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吸入物,故常因吸入鼻咽部分泌物或嘔吐物而發生氣道梗阻。新生兒及營養不良或體弱的小嬰兒咳嗽能力更差,故罹患呼吸道疾病時可無明顯咳嗽。先天性肌無力、嚴重腹水以及呼吸肌麻痹患兒的咳嗽也無力,乃至可完全無咳嗽。

咳嗽雖然是一重要的生理防禦機制,但對人體也有一定害處,如咳嗽可使呼吸道感染擴散,使胸內壓力增高,增加心臟負擔而加重心力衰竭。劇烈的咳嗽使受阻的呼吸道出血,可使胸膜破裂而致自發性氣胸。持續或長期的咳嗽可致肺氣腫。小兒頻繁的咳嗽可引起嘔吐、影響睡眠、消耗體力,不利於疾病的恢復。咳嗽>4周稱慢性咳嗽,更需查明原因。

2.兒童慢性咳嗽

定義為咳嗽持續時間超過4周。常見原因:呼吸道感染與感染後咳嗽(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postinfectious cough),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取代以前使用的鼻後滴流綜合征(postnasal drainage syndrome,PNDS),它是一種綜合征,而不是某一種特定疾病。臨床表現除了咳嗽以外,患者通常還會主訴咽喉部滴流感,清嗓動作,咽喉發癢,鼻塞或流涕等,有時還會出現嗓音嘶啞。查體可見口咽部黏膜呈鵝卵石樣,或口咽部有黏液附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指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適癥狀及(或)併發症,多發生在夜間,癥狀大多出現在飲食後,可導致患兒生長髮育停滯或延遲。當癥狀和(或)伴有胃食管功能紊亂時就成為疾病即胃食管反流病(GERD)。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患兒痰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相對百分數大於3%,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先天性呼吸道疾病(congenital respiratory disorders)包括先天性氣管食管瘺、先天性血管畸形壓迫氣道、支氣管肺囊腫、纖毛運動障礙、縱隔腫瘤、喉氣管支氣管軟化或狹窄等。心因性咳嗽(psychogenic cough),診斷只能在排除抽動性疾病後,並經過行為乾預或心理治療後咳嗽得到改善才能診斷。此外,還有異物吸入、藥物誘發性咳嗽、耳源性咳嗽等。

一、病因

(一)呼吸道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

如上呼吸道炎、流行性感冒、鼻竇炎、扁桃體炎、咽炎、喉炎、喉結核等。

2.氣管與支氣管疾患

急慢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哮喘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咳嗽變異型哮喘、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先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內膜結核等。

3.肺部疾患

各種病毒性、細菌性、支原體及衣原體肺炎,肺部真菌病、肺膿腫、肺結核、肺部寄生蟲病等。

4.胸膜疾患

胸膜炎、膿胸、膿氣胸。

5. 肺外疾患

胃–食管反流病、心因性咳嗽、異物吸入、藥物誘發性、耳源性咳嗽等。

(二)呼吸道受壓及物理性阻塞

任何壓迫、阻塞氣道,或使呼吸道管壁受刺激或管腔扭曲、狹窄的病變,均可引起咳嗽。

1.呼吸道受壓迫或牽引

支氣管肺門淋巴結結核或其他原因所致支氣管旁淋巴結腫大、胸骨後甲狀腺、食管囊腫、瀰漫性間質性肺纖維化、肺囊腫、先天性血管畸形壓迫氣道、結節病、心包積液以及支氣管、肺、胸膜和縱隔的腫瘤。

2.呼吸道阻塞

先天性氣管食管瘺、氣管或支氣管異物、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的吸入、支氣管狹窄、喉氣管支氣管軟化或狹窄、肺不張、肺水腫、肺氣腫、肺泡微石病和肺泡蛋白沉積症等。

3.吸入性肺炎

嬰幼兒服魚肝油或液狀石蠟誤入氣管所致類脂性肺炎、胃-食管反流綜合征。

(三)吸入刺激性氣體

吸入高溫氣體或寒冷空氣,吸入二氧化硫、氯、氨、光氣、臭氧、氮氧化合物或硫酸、硝酸及甲醛等氣霧。

(四)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過敏性鼻炎、花粉症、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肺炎、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等,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侵犯胸膜或肺也可引起咳嗽。

(五)其他

1.膈疝、膈下膿腫、肝膿腫(形成支氣管胸膜瘺)等腹部疾病刺激膈肌或胸膜引起咳嗽。Wegner肉芽腫、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朗格漢組織細胞增生症等所致肺浸潤也可引起咳嗽。

2.外耳道濕疹、異物、耵聹等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3.維生素A缺乏症所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增殖;脫落的上皮細胞填塞呼吸道可起咳嗽。

三、診斷

(一)病史

採集病史應全面,包括傳染病(特別是百日咳和結核)的接觸史。注意詢問異物吸入的可能性。咳嗽的病史應詢問出咳嗽的特點,具有不同特點的咳嗽常提示不同的疾病。病史採集還應注意下述各點:

1.起病方式及病程

嬰幼兒突起咳嗽,應考慮呼吸道異物的吸入。起病緩慢、病程遷延者,可能為慢性呼吸道感染。病程短者(<2周)常為呼吸道或肺部急性感染;病程長者多考慮為咳嗽變異型哮喘、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炎,肺結核等。反覆慢性咳嗽伴營養不良者要考慮維生素A缺乏症。

2.咳嗽的性質

乾性或刺激性咳嗽,多見於呼吸道感染早期(如咽炎、喉炎),上呼吸道黏膜突然受異物或刺激性氣體刺激,也可見於腫大的淋巴結壓迫氣管或支氣管(如腫瘤)。喉炎的咳嗽,聲帶水腫,帶有一種破響的性質。支氣管內膜結核,胸膜、心包疾病,外耳道刺激也可產生乾性或刺激性咳嗽。嬰兒蓋被過多,也可引起睡眠中乾咳。

若為濕性咳嗽,尚需進一步詢問有否咳痰,痰量、痰的色澤,是否為膿性或血性,以及有無特殊氣味。濕性且多痰的咳嗽多見於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肺寄生蟲病或空洞性肺結核。

3.咳嗽的節律

單聲咳嗽多見於咽炎。單聲微咳見於習慣性咳嗽。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多見於異物吸入、百日咳、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內膜結核及支氣管腫瘤等。連續性咳嗽見於肺部炎症。

4.咳嗽的深淺及長短

上呼吸道炎的咳嗽比較表淺而短促,下呼吸道炎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的咳嗽比較深,伴有哮喘時因支氣管痙攣導致氣道狹窄,氣體不易排出,咳嗽的時相數長。

5.咳嗽的音調

短促的輕咳、咳而不爽者,多見於胸膜炎、大葉性肺炎、胸腹部創傷或手術後患者,因為畏懼咳嗽常咳而不爽。犬吠樣咳嗽多見於喉炎、喉水腫、聲帶水腫、氣管異物或氣管受壓迫。嘶啞性咳嗽可見於縱隔腫塊壓迫喉返神經或先天性心臟病如大型室間隔缺損以及聲帶炎症、息肉等。

6.咳嗽的時間

晨起陣咳且痰多見於上呼吸道炎症(如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百日咳及哮喘的咳嗽為晝輕夜重。肺結核與心力衰竭患者的咳嗽以夜間為明顯。

7.體態與姿勢

支氣管擴張症患兒體位改變可咳嗽,並咳出大量稠痰。膿胸有支氣管胸膜瘺存在時,在某一體位膿液可進入瘺管而發生劇烈咳嗽。腫瘤患兒有大量胸腔積液,體位的改變也可引起咳嗽。患兒鼻咽部有分泌物,臥位時咳嗽且伴有痰響。新生兒先天性食管氣管瘺,可有出生後進食嗆咳,並有青紫。

8.咳嗽伴隨的癥狀

(1) 發熱:常見於呼吸道感染,結締組織病、血液病肺部浸潤、肺部腫瘤等。

(2) 胸痛:見於胸膜炎、大葉性肺炎、自發性氣胸、化膿性心包炎等。

(3) 氣喘:見於毛細支氣管炎、呼吸道異物、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水腫和喘息性肺炎等。

(4) 咯血:見於支氣管擴張症、百日咳、肺水腫、肺炎、肺膿腫、肺吸蟲病、肺血吸蟲病、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肺腫瘤、空洞性肺結核等。

(5) 咳果醬色痰:見於肺阿米巴病和肺吸蟲病等。

(6) 還應詢問是否伴有嘔吐、呼吸困難和面色蒼白。

9.痰的量、顏色、氣味、性質及黏稠度

(1) 痰的性狀

1)漿液性痰或泡沫狀痰:痰液稀薄而多泡沫,以漿液為主,細胞數較少,多見於肺水腫、肺淤血時或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毛細血管內液體滲入肺泡所致。

2)黏液性痰:質黏稠,黃色透明或稍白,多見於炎症性疾患。

3)黏液膿性痰:介於黏液痰與膿痰之間,黃白色,黏性,是由肺組織化膿性感染過程中產生的膿液與呼吸道大量黏液分泌物混合而成,見於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4)膿性痰:痰液呈黃色或綠色,黏稠,主要由膿細胞、組織殘渣、彈力纖維和化膿性細菌所組成。膿胸、肺膿腫以及縱隔膿腫潰穿入肺部造成支氣管瘺時都可咳出大量膿性痰。

5)血性痰:痰中帶血,可為鮮血或血絲。

(2) 痰量:反射性乾咳常無痰,痰量多的疾病有支氣管擴張症、肺膿腫、膿胸並發支氣管瘺等。支氣管擴張症及肺膿腫患兒咳出大量膿痰,甚至每日鋼彈數百毫升。痰量增多說明化膿性炎症還在進展,而痰量減少提示病情好轉。

(3) 痰的氣味和顏色:痰液一般無味,但伴厭氧菌感染時可有惡臭。 痰液的顏色系由痰內所含物質的色澤而定。輕微支氣管黏膜炎症時痰無色透明或為黃白黏液痰。綠色痰常因含膽汁,變性血紅蛋白和綠膿素所致。肺癌、肺結核的痰有時可呈紅色或棕紅色。急性肺水腫時痰呈粉紅色或白色泡沫樣。大葉性肺炎患兒痰為鐵鏽色常系因痰內血紅蛋白分解所致。肺阿米巴病痰呈紅褐色或巧克力色。肺吸蟲病的痰因肺組織分解呈爛桃樣或果醬樣。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痰為棕褐色。

(二)體格檢查

在全面仔細查體的基礎上應特別注意胸部和耳鼻咽喉的檢查,咽部望診應注意有無鼻後分泌物。胸部應注意有無實變體征或叩診為過清音、呼吸音是否增強或減弱。呼吸音是否粗糙、有無乾濕囉音,以了解肺及胸膜是否有病變存在。並注意囉音性質,固定存在的中細濕囉音表示有肺炎存在,密集的細濕囉音表示肺部炎症較為嚴重。囉音最易出現的位置為雙腋下、肩胛間及肩胛下部。應了解吸氣相及呼氣相的長短,肺泡呼吸音吸氣相長而呼氣相短,當支氣管哮喘開始時,氣相延長,進而可聞及哮鳴音。應進行與咳嗽有關的其他系統的檢查,如了解有無心臟疾病、縱隔腫瘤、消化道重複畸形、膈疝、中耳炎、濕疹等。還應注意氣管是否移位、頸部及鎖骨上等淺表淋巴結有無腫大。

(三)化驗檢查 1.血常規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分類計數增高提示咳嗽系因細菌感染所致。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高提示過敏性肺炎、嗜酸細胞增多症或寄生蟲感染。嚴重肺炎、粟粒性結核外周血象可出現類白血病改變。外周血出現幼稚細胞,而又有肺病變及咳嗽提示白血病肺浸潤。

2.大便檢查

慢性咳嗽應作大便鏡檢找蟲卵及寄生蟲檢查,以排除寄生蟲感染所咳嗽。

3.痰液檢查

(1) 肉眼觀察:應注意痰中有否異常物質。

1)支氣管管型:見於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管型系纖維素和黏液、白細胞混合而成,呈白色或棕色的樹樣分支狀,其大小隨所在支氣管的不同而不同。

2)肺石:系表面不規則、有丘狀突起的堅硬小塊,淡黃色或白色。肺石系由肺結核乾酪樣物質失水鈣化而成,或為異物侵入肺組織日久鈣化而成。

3)硫黃顆粒:為放線菌菌叢所形成的小體,黃色顆粒狀。硫黃顆粒通常很小,需藉助顯微鏡觀察才能發現。常出現於肺放線菌病患者的痰中。

上述異常物質,雖然在小兒痰中少見,但如果發現,就具有鑒別診斷的價值。

(2) 塗片鏡檢:應選取膿樣、乾酪樣或顆粒狀;血性等異常性狀的痰液塗片鏡檢。

1)白細胞和紅細胞:痰中少量白細胞通常無診斷意義或僅提示一般炎症,如查見大量膿細胞表示有化膿性感染。痰鏡檢發現紅細胞表示有呼吸道出血。

2)上皮細胞:痰液塗片鏡檢可觀察到的上皮細胞有柱狀上皮細胞、圓形上皮細胞及鱗狀上皮細胞。圓形上皮細胞來源於肺泡,柱狀上皮細胞來源於氣管和支氣管,鱗狀上皮細胞來自於鼻、咽、喉等部位。痰鏡檢發現少量上皮細胞無診斷意義,發現大量變形和壞死的柱狀上皮細胞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3)夏科–萊登(Charcot-Leyden)晶體:可見於支氣管哮喘和肺吸蟲病。晶體呈八面形,兩端尖,大小不等,無色透明,來自嗜酸性粒細胞。

4)庫施曼(Curschmann)螺旋體:為很多極細的絲狀纖維螺旋圍繞於一明亮的中央線上,形成螺旋體,該螺旋上常附有白細胞及夏科–萊登晶體。常見於支氣管哮喘患兒的痰液中。

5)彈力纖維:為細長彎曲、直徑均勻有雙層外廓線的纖維組織,具有高度折光性。鏡檢發現彈力纖維提示肺組織有破壞性病變,如肺膿腫、肺結核空洞形成等。

6)色素細胞:吞噬了色素顆粒的巨噬細胞稱為色素細胞。巨噬細胞吞噬含鐵血黃素者稱為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心力衰竭細胞),可見於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左心衰竭所致肺淤血患兒。

7)寄生蟲:衛氏肺吸蟲病的痰液塗片鏡檢可發現肺吸蟲卵,肺孢囊蟲病患兒痰液中可查見孢囊蟲的棘球蚴的頭和小鉤,阿米巴肺膿腫的患兒痰中常可查見阿米巴滋養體。

8)放線菌叢:痰液中發現放線狀排列、末端腫大呈棍棒狀的真菌菌絲,有助於肺放線菌病的診斷。

(3) 痰液塗片染色鏡檢

1)嗜酸性粒細胞:痰液中發現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提示支氣管哮喘、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寄生蟲病及支氣管或肺的過敏性疾患。

2)腫瘤細胞:痰中發現腫瘤細胞,有助支氣管或肺腫瘤診斷。

3)細菌:痰液塗片革蘭染色、抗酸染色或熒光檢查找細菌有助於肺部炎症的病原學診斷,進而可進行其他細菌學檢查如痰培養等。

4.細菌學檢查

(1) 咽培養:咽拭子細菌培養,在肺炎或慢性咽炎患兒對確定病原有參考價值。

(2) 鼻咽拭子熒光抗體染色:有助於百日咳的診斷。

(3) 胃液培養或動物接種:小兒尤其嬰幼兒不會吐痰,常將痰吞入胃中,洗出胃液作塗片,亦可用直接熒光抗體法檢出結核菌,可看作肺結核診斷的證據。

(4) 血培養:小嬰兒尤其是新生兒肺炎應常規做血培養。

(5) 纖維支氣管鏡檢或肺穿刺吸取分泌物塗片鏡檢及細菌培養:對確定肺部感染的病原學診斷有一定價值。

5.PPD試驗

慢性咳嗽及結核感染的患兒應常規進行檢查。

6.肺吸蟲皮膚試驗

陽性者提示有肺吸蟲感染。

7.冷凝集試驗

支原體肺炎患兒於病程一周末血清MP-IgM、冷凝集試驗,可呈陽性反應(>l:32)。

8.紅細胞沉降率(ESR)

累及呼吸系統引起咳嗽的許多疾病血沉可增快(>20mm/h),如結核病活動期血沉增快。

9.尿常規和糞常規

肺部疾病若有尿檢查異常發現,應結合起來考慮診斷,如Good-Pasture綜合征既有咯血,又有腎小球腎炎的尿改變。肺部寄生蟲病和過敏性疾病有時可在糞便中找到蟲卵或原蟲。來自胃腸道的轉移癌大便隱血有時呈陽性。

10.病毒學檢查

痰、咽拭子或其他標本作免疫熒光檢查、病毒分離及快速診斷,對確定病原有參考價值。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免疫抗體測定有助於回顧性病原學診斷。累及呼吸道引起咳嗽的病毒,常見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1~33; 3,7,21)型、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4型)、巨細胞病毒、鼻病毒(1~100型)、柯薩基病毒等(A1~24,B1~6)、埃可病毒(ECHO,1~9,11~27,29~33,以及68~71型,共67種)等。

(四)特殊檢查 1.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為心肺疾患重要診斷方法。

胸部X線透視時可變動患兒體位,觀察心血管和膈肌活動情況,異物吸入後的縱隔擺動以及心包積液時心影擴大、心臟搏動的減弱和消失。

胸部X線攝片可發現肺部疾患的各種改變,心血管疾患時心臟以及大血管形態的改變、肺血管影的異常。體層攝片可助發現肺部腫塊和結核空洞。膈疝患兒應進行鋇餐檢查。

支氣管造影可顯示支氣管的形態,有助於顯示支氣管病變的部位和程度,如支氣管擴張、先天性肺囊腫、先天性氣管食管瘺、喉氣管支氣管軟化或狹窄等。

2.支氣管鏡檢查(bronchoscopy)

可直接觀察呼吸道黏膜的病變,並可吸取支氣管分泌物作進一步檢查。目前已採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通過纖維支氣管鏡作選擇性支氣管造影,能較好地顯示支氣管畸形、支氣管擴張的範圍和程度。支氣管鏡還可採集局部氣體標本,進行通氣功能和彌散功能的測定。還可直接用於胸腔的檢查。對於長期氣管插管的患兒,可幫助發現氣管內損傷性病變。用纖維支氣管鏡直接吸痰、排除呼吸道異物用於治療肺化膿症、支氣管擴張、肺不張,改善通氣可有助於肺的復張。北京兒童醫院1990年在國內率先開展兒科支氣管鏡診療工作,每年開展支氣管鏡診療3000多例,最小的患兒出生僅1天。開展支氣管鏡下各項手術,包括支架植入術、氣道球囊擴張術等,用於治療良惡性中央氣道狹窄、氣道腫瘤等。

3.肺部放射性核素檢查

(1) 肺灌注顯影:體外應用掃描機或伽馬照相可顯示肺的血流灌注情況,對肺動脈栓塞診斷最有價值,當疑及肺部血管阻塞性病變如大動脈炎、肺膠原病和原因不明的肺動脈高壓時,可進行此項檢查。並且,可通過此項檢查了解肺部惡性腫瘤時肺臟血液循環受累情況,以及了解阻塞性肺疾患肺血管受損的範圍和程度。

(2) 肺氣溶膠吸入顯影:肺氣溶膠吸入掃描和灌注掃描相結合,可以鑒別肺動脈栓塞和其他肺部阻塞性疾患。

(3) 氙-133肺動脈顯影:靜脈注射氙-133(133Xe)後,應用伽馬照相和電子電腦可動態觀察示蹤劑通過右心、肺動脈和肺的全過程,對肺部疾患的診斷和肺的病理生理研究均有價值。

4.胸部超聲波及CT檢查

診斷胸腔積液尤其是包裹性積液具有獨特價值,能確定積液的量和部位,標定穿刺點。超聲波及CT檢查還能顯示胸膜增厚、肺淺表腫瘤、肺囊腫、肺膿腫、支氣管擴張以及較大的縱隔腫瘤。

5.肺穿刺活檢

少數疑難疾患如肺實變、瀰漫性間質性肺纖維化、肺泡蛋白沉積症,作肺穿刺活檢可協助診斷。

6.淋巴結活檢

頸部、鎖骨上、腋下等部位淋巴結活檢可幫助胸部腫瘤的診斷。

7.其他

慢性咳嗽且反覆呼吸道感染患兒應作汗液氯化物測定,排除肺纖維囊性病。患過敏性呼吸道疾患的患兒可作肺功能測定。

四、鑒別診斷

(一)呼吸道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1) 上呼吸道炎(URI):多為病毒伴細菌感染所致。大量的鼻分泌物可引起咽部刺激性咳嗽,咳嗽以夜間為重。本病以鼻咽部癥狀為主,有流涕、打噴嚏、咽痛、咳嗽等。體征有咽部充血、咽部濾泡增生、扁桃體可腫大(化膿性扁桃體炎時則有膿性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且壓痛、嬰兒常因鼻阻塞而張口呼吸。重症上呼吸道炎尚可發熱,並有頭痛、乏力、嘔吐、腹瀉等癥狀。許多疾病,特別是傳染病,可以上呼吸道炎為其前驅表現,故應注意識別。

(2) 慢性鼻竇炎(sinusitis):本病常因鼻後部分泌物刺激致持續性咳嗽。患兒長期鼻塞、頭痛、咳嗽、鼻竇局部壓痛,常伴有扁桃體腫大、增殖腺肥大和支氣管炎的體征。鼻局部檢查、鼻竇X線片、CT可幫助診斷。

(3) 腺樣體(adenoid)肥大和鼻咽部阻塞:因患兒張口呼吸,吸入的空氣不能正常加溫及濕化,刺激喉部而引起咳嗽。患兒可長期流涕、鼻塞、鼻音重,鼻後孔流痰液,間接喉鏡鼻咽部檢查增殖腺肥大。

(4) 流行性感冒:主要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助診。禽流感(bird influenza)偶爾感染人類。禽流感病毒屬於A型流感(RNA病毒),外膜血凝素H有1~15亞型,並有神經氨酸酶(N)蛋白1~5型,以H5N1、H9N2、H7N9為多見。

(5) 喉炎(laryngitis):常有聲嘶、哮吼性或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並有上呼吸道炎的癥狀。以白喉為最嚴重,其次為麻疹喉炎。

(6) 痙攣性喉炎:多見於2~6歲小兒。因寒冷刺激,引起喉部痙攣。多在夜間發病,尤其見於前夜。咳嗽,宛如犬吠。重症病例表現為喉梗阻,常有喉笛音、吸氣性胸壁凹陷、口唇發紺。多數病例數小時後痙攣自行緩解,次日又複發作,或連續數日。預後良好,預防冷空氣侵襲可避免發作。

2.傳染性疾病

(1) 百日咳(pertussis):典型病例的咳嗽是陣發性的一連串痙攣性咳嗽,繼後有高調雞鳴樣哮吼(whooping cough)。小嬰兒及新生兒痙攣性咳嗽不明顯,常表現為陣發性青紫和窒息。外周血淋巴細胞增高。

(2) 百日咳綜合征:腺病毒以及一些其他病毒引起的一類疾病,可具有百日咳樣臨床表現。可有反覆陣發性痙咳、咳黏液痰、喘息和青紫。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增高。

(3) 恙蟲病(shashitsu disease):見於華南地區。患者多為較大兒童,僅偶見於嬰兒。表現為驟起高熱、咳嗽、頭痛、疲倦等。起病4~7日出特異焦痂、皮疹,淋巴結腫大,肝脾常可觸及。

(4) 巨細胞病毒感染:多見於新生兒及嬰兒,常有咳嗽、發熱、青紫及黃疸、腹瀉等癥狀,肝、脾中等度增大。

(5) 許多傳染病:如麻疹、風疹、猩紅熱、傷寒、斑疹傷寒等除有各自的表現外,都可發生咳嗽癥狀。

3.氣管與支氣管疾病

(1)氣管及支氣管炎(tracheobronchitis):本病早期有陣發性刺激性乾咳、胸骨後疼痛,劇咳時伴有嘔吐,後期咳嗽有少量黏液痰。肺部聽診可聞及少量粗大濕囉音。呼吸困難及缺氧不明顯,全身癥狀不重,可有發熱、不適等。胸部X線檢查可示肺紋理增粗。

(2)淤血性支氣管炎:慢性左心衰竭患兒由於支氣管黏膜長期淤血,可有持久不愈的咳嗽,咳嗽特點為活動後或夜間平臥時加劇。雙肺底可聽及濕囉音。痰液中可查見心力衰竭細胞。

(3)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有氣道高反應性,多為夜間(noctural)或清晨陣發性刺激性乾咳,持續咳嗽>1個月,痰少,臨床無感染徵象,有過敏史,可檢出變應原,長期抗生素無效,用支氣管擴張劑可使咳嗽發作緩解,抗組胺藥物和(或)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CVA患兒3年後約6%出現哮鳴,30%~75%常會發展成典型的哮喘;而過敏性咳嗽(AC)不會發展成典型的哮喘。CVA是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之一,慢性咳嗽為CVA唯一或主要癥狀。檢查CVA患者的肺功能變異率、氣道高反應性和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細胞很必要。CVA應與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相鑒別,後者也有咳嗽和痰液嗜酸細胞增加但肺通氣功能和氣道反應性正常。

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兒童慢性咳嗽最常見原因之一,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表現,不伴有明顯喘息。

診斷依據:①咳嗽持續>4周,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或加重,以乾咳為主;②臨床上無感染徵象,或經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③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⑤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和(或)PEF每日變異率(連續監測1~2周)≥20%;⑥個人或一、二級親屬特異性過敏病史,或變應原檢測陽性。以上①~④項為診斷基本條件。
(4)支氣管擴張症(atelectasis):可為先天性或後天性,分為乾性和濕性。乾性支氣管擴張輕咳、少痰,以反覆咯血為主。濕性支氣管擴張症則咳嗽明顯,咳大量黏液膿性痰。患兒有反覆呼吸道感染、發熱、咯血及杵狀指。X線X光示肺紋增粗紊亂,若有網狀蜂窩狀小透明區,或見有液平段,提示本病。支氣管碘油造影可以明確診斷。

(5)支氣管內膜結核(endothelial TB):兒科少見。多為繼發性,原發性罕見。常有咯血及陣發性劇烈咳嗽,喘鳴及陣發性呼吸困難。

(6)良性支氣管腺瘤(benign bronchial adenoma):本病少見,多發生於30~40歲,兒科有少數病例報告。早期表現僅有乾咳、氣喘。晚期因腫瘤增大,阻塞支氣管,以致相應肺葉肺不張。X線體層攝片、纖維支氣管鏡檢及造影、活檢有助於診斷。治療採用手術摘除。

(7)鼻竇-支氣管擴張-內臟轉位綜合征(Kartagener』s syndrome):本症系由先天缺陷和後天感染所致。有咳嗽、咳痰、咯血、杵狀指等支氣管擴張的癥狀和頭昏、流涕等鼻竇炎的癥狀,且有全內臟轉位。

3.肺部疾病

(1)肺炎:嬰幼兒肺炎多為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常由病毒或細菌引起。起病急,有發熱、咳嗽、氣急、發紺等表現。本病主要體征為呼吸加速、鼻翼扇動、重者可有三凹征,肺部可聞及中、細濕囉音,病灶擴大時可有肺實變體征。新生兒患肺炎咳嗽常不明顯,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痰培養以及肺炎早期血培養有可能分離出致病菌。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嬰幼兒患病率低,嚴重型少於成人,少有需氣管切開呼吸機管理,診斷有賴於流行病學資料及實驗室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2)毛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多見於嬰兒,毛細支氣管廣泛受累。患兒喘憋、氣促、咳嗽。大多為RSV感染。

(3)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多為兒童患病。患兒發熱,頻繁咳嗽,且持續時間較長。肺部體征少。少數可有胸膜炎、腳腔積液或肺不張。胸部X線檢查多示肺門陰影增重,斑點狀、網狀間質浸潤或呈片狀陰影,多見於一側肺野下份。恢復期血清支原體抗體陽性及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以確診。治療首選阿奇黴素。衣原體肺炎則見於3個月內嬰兒。

(4)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咳嗽取決於支氣管黏膜受累的程度。早期病例咳嗽為單聲乾咳,以後咳嗽存痰,空洞形成後咳嗽加劇,痰量增加,痰塗片查抗酸桿菌可助診。

(5)肺膿腫(lung abscess):本病早期咳嗽不明顯,痰量不多,主要表現為畏寒和發熱。慢性病例痰量多,並有咯血。治療給予抗生素、體位引流,或經支氣管鏡抽取膿液。如為異物所致者應取出異物。慢性病例內科治療效果不好,可考慮手術。

(6)卡氏肺囊蟲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見於新生兒、患免疫功能缺陷症的嬰兒,以及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治療患兒,以咳嗽和進行性呼吸困難以及呼吸衰竭為特徵的間質性漿細胞肺炎, 但胸部聽診並聽不到囉音或氣腫區呼吸音減低。X線檢查示雙肺實變、氣腫和肺不張混合表現。氣管分泌物或痰液中檢出卡氏肺囊蟲可以明確診斷。

(7)肺真菌病(fungi diseases)

1)肺白念珠菌病(candidosis):見於嬰幼兒、體弱及營養不良兒、長期接受抗生素、激素及抗腫瘤藥物治療的患兒,亦可繼發於慢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呈慢性進行性經過,頑固咳嗽,咳膠凍樣痰。胸部X線可顯示斑片狀或大片狀、粟粒狀陰影,以及空洞形成及鈣化現象等。應排除肺結核、肺膿腫及肺腫瘤。無汙染的痰液、支氣管鏡檢採集分泌物及胸腔穿刺液多次分離出白念珠菌。

2)肺麴菌病(aspergillosis):臨床出可分為過敏型、非侵蝕型和侵蝕型三型。起病緩急不等,多為慢性咳嗽,反覆咯血。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製劑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當慮及此病。癥狀及X線表現多式多樣,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綜合判定。痰液中反覆查到麴菌孢子和菌絲,G實驗及GM實驗有助診價值。

3)肺部毛黴菌病(mucormycosis):本病為最嚴重的肺部真菌病之一,常造成患兒死亡。臨床上少見,多數並發於白血病和淋巴瘤。毛黴菌病可分為肺型、鼻腦型、胃腸型及播散型(CNS),其中肺型最為常見。患兒可有發熱、蒼白、發紺及迅速發展的支氣管肺炎,咳嗽,但痰甚少,可有痰中帶血或咯血。凡具有免疫缺陷的病例,若持續發熱,有進行性肺部浸潤灶而找不到原因,且抗生素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本病,本病常可見肺梗死。

4)肺新型隱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隱球菌引起的亞急性或慢性肉芽腫性疾病。本病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癥狀,咳少量黏液痰或血絲痰,咯血較少見。肺可有實變體征,尚需與肺結核及肺炎等疾病鑒別。痰液或胸腔積液的新型隱球菌檢查可以幫助診斷。有作者提出用乳膠凝集反應檢測血清或腦脊液中隱球菌的多糖抗原,具有診斷和估計預後的價值。

5)肺放線菌病(actinomycosis):起病緩慢,早期表現為支氣管炎,有咳嗽及咳黏液痰。當感染進入肺部引起肺炎或膿腫時,癥狀加重,咳膿痰或血痰。本病X線徵象無特異性,早期診斷不易。應提高警惕,進行真菌檢查,痰中或胸腔積液中找到硫黃顆粒或培養出放線菌可確診。

6)肺球孢子菌病: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真菌傳染病。我國少見。臨床多表現為發熱、咳嗽,胸痛、全身不適、盜汗、食慾缺乏等,常伴關節炎、皰疹性結膜炎及皮疹,偶有咯血和呼吸困難。肺部可聽及囉音、叩濁,並可有摩擦音。

7)組織胞漿菌病(histoplasmosis):是由莢膜組織胞漿菌引起的傳染病,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等。輕者可無癥狀,重者可有不規則發熱、咳嗽、咳黏液膿性痰、痰中帶血、頭痛、胸痛等。有時可呈慢性過程。肺部可聽及濕囉音,或有實變體征,累及胸膜時可有摩擦音、胸膜增厚等。可有肝、脾、淋巴結腫大及黃疸。此外,亦可致腦膜炎、心包炎、心肌炎、潰瘍性結腸炎等。胸部X線檢查常呈非節段性肺實變、肺門淋巴結腫大,肺野中可見孤立結節狀影。痰和滲液塗片可見橢圓狀酵母樣孢子。組織胞漿菌皮試可陽性。

8)肺部芽生菌病:或稱酵母菌病。為皮膚芽生菌引起的一種罕見的全身性真菌感染。其最常引起肺部感染、皮膚或皮下組織損害、骨髓炎,偶爾累及胃腸道、生殖和泌尿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患兒可有咳嗽、胸痛、乏力、體重減輕及結節性紅斑,臨床上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無效。嚴重病例可有發熱和咳膿血液。X線檢查示肺部浸潤影或點狀播散、淋巴結腫大影。

(8) 肺吸蟲病:多見於流行病區,有食生蟹史。患兒咳嗽、咳痰等。

(9) 肺棘球蚴病:多見於內蒙古、河北及西北畜牧地區,多見於年長兒。患兒有與犬羊密切接觸史,常有咳嗽、胸痛、咯血、發熱、消瘦等。胸部X線檢查示單個或多個密度均勻、輪廓分明橢圓形囊腫影。棘球抗原皮內試驗或補體結合試驗可協助診斷。

(10) 血吸蟲病:血吸蟲的蚴蟲引起肺部炎症及過敏反應。患兒可有咳嗽。

(11) 肺阿米巴膿腫:為肝阿米巴膿腫穿入胸腔所致。常有阿米巴痢疾史。早期表現為發熱、肝大、肝區壓痛,繼而出現胸痛及咳嗽。

(12) 類圓線蟲病:糞類圓線蟲的雌蟲寄生在小腸黏膜下層,其幼蟲移行至肺時可致支氣管痙攣或引起肺炎。患兒表現為咳嗽、哮喘、偶見咯血。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顯著增高。

(13) 肺囊腫(lung cyst):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通常所說先天性肺囊腫是指支氣管源性囊腫。單純小型閉合性囊腫,若無繼發感染,多無癥狀,在胸部X線檢查或因其他原因手術時才被發現。較大囊腫可壓迫支氣管,產生乾咳、氣喘和呼吸困難。肺囊腫與支氣管溝通,可發生不完全阻塞,造成囊腫張力增高、膨脹,壓迫呼吸道和心臟血管致患兒呼吸困難和發紺。常於嬰兒期發生。肺囊腫與支氣管相通發生慢性感染時,患兒低熱、咳嗽、咳痰,應與肺結核、肺不張和支氣管擴張症相鑒別。

後天性肺囊腫(肺大皰)(pneumatocele )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有關,多見於6個月以下嬰兒,約10%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可並發肺大皰。病毒性肺炎有時也可發生肺大皰。

(14) 右肺中葉綜合征(right mid-lobar syndrome):可見於任何年齡。多為結核性或非特異性炎症,或由贅生物及其他原因引起右肺中葉支氣管淋巴結腫大,壓迫支氣管,形成肺不張、阻塞性肺炎或支氣管擴張。臨床表現起病急,有反覆咳嗽、發熱、胸痛、咯血。發病間歇期仍有慢性咳嗽,常有支氣管擴張及慢性肺化膿性病變的癥狀和體征。診斷依靠胸部X線檢查及支氣管鏡檢。X線X光示右中葉肺不張、右葉支氣管淋巴結腫大等。支氣管鏡檢可發現支氣管狹窄、肉芽增生、充血。鏡檢觀察下可直接取分泌物作病原學檢查,或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排除腫瘤性疾患。頑固不愈、反覆發作或明顯咯血的病例可行肺葉切除。

(15) 類肉瘤病(sarcoidosis):又稱結節病,系侵及多個系統的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小兒少見,國內僅少數報告。臨床癥狀輕重不等,可有咳嗽、長期低熱、厭食、消瘦等。肺部體征不明顯。X線X光示支氣管旁淋巴結腫大或播散性斑點狀陰影,與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病變相似。結節大小、形狀、密度不同,分布不均勻,多分布於肺野中份。淋巴結及皮下小結活檢可助診斷。

(16) Wegner 肉芽腫(granuloma):本病罕見。男多於女。病因不明,可能與藥物過敏、變態反應有關。病變多累及上呼吸道與肺,腎臟也常受累,或出現皮膚損害,形成皮下結節。呼吸道癥狀突出,常先有潰瘍性咽炎、口炎、舌炎及鼻損害,繼而出現肺部病變。可有咳嗽、咯血,多數病例有關節炎及神經系統癥狀、皮疹、脾大,也常有全身瀰漫性血管炎表現、腎小球腎炎,可導致腎衰竭。實驗室檢查無特殊性發現,可有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高。X線X光顯示雙側或單側、孤立或多發性結節影,或大片浸潤影,可有薄壁空洞形成。若病變僅累及肺臟,則需開胸探查才能明確診斷。本病需與肺結核、結節病,肺部惡性腫瘤相鑒別,有空洞形成時則需肺膿腫相鑒別。預後差,限局性病變者存活時間長。激素治療對全身性血管炎有效,部分病例可選用環磷醯胺等治療。

(17) 肺部腫瘤:小兒時期肺部原發腫瘤罕見。多起病緩慢,可有咳嗽、呼吸困難、哮喘、胸痛及咯血,以及發熱、倦怠、體重減輕等全身表現。患兒常罹患肺炎,遷延不愈,反覆或持續肺炎可致胸膜滲出及肺不張。X線X光顯示有腫塊陰影。診斷主要靠排除其他肺疾患,尤應注意白血病肺浸潤、腎胚胎瘤、成神經細胞瘤、成骨肉瘤、肝母細胞瘤等肺轉移。肺部原發腫瘤分為良性及惡性兩類。

1)肺部良性腫瘤:①支氣管腺瘤:可有咳嗽。②氣管和支氣管乳頭狀瘤:可有咳嗽。③平滑肌瘤:罕見。來源於支氣管平滑肌。患兒早期常無癥狀。當支氣管被阻塞時可有咳嗽、喘鳴、咳痰、發熱,並反覆發生肺炎。肺部可有叩濁、呼吸音減低、哮鳴音等。胸部X線檢查可示腫瘤影。平滑肌瘤可惡變,需手術根治。④肺神經源性腫瘤:患兒多數無癥狀,於常規檢查時發現,X光有模糊陰影,常被誤診為肺炎。部分病例可有輕微間歇性咳嗽、咳痰和輕微胸痛,還可有肩胛區放射性疼痛,呼吸困難、咯血、發熱和寒戰。腫瘤惡變時,患兒體重減輕,食慾減退和衰竭。X線檢查示肺部有圓形、卵圓形或分支狀陰影,並有鈣化點。通過支氣管鏡檢查可進行診斷,支氣管造影有助於定位。治療可於內鏡下摘除腫瘤或行肺葉切除術。

2)肺部惡性腫瘤:①原發性支氣管癌:國外報告年齡最小者5個月,無性別差異。常伴有先天性畸形、肺囊腫或先天性肺不張。患兒常咳嗽、胸痛或肩痛、咯血、呼吸困難、疲勞、體重減輕等,亦可有發熱和肺部感染徵象。少數病例可無任何癥狀。本病確診時常已有廣泛轉移,多死於肺炎。青年患者支氣管鏡檢陽性率可達45%。②肺胚細胞瘤:極罕見。文獻報導最小發病年齡為15個月。多無癥狀,或有夜間刺激性咳嗽、咯血。胸部X線檢查顯示圓形密度增深陰影,放射性核素肺掃描顯示腫塊,肺閃爍圖患側肺灌注減低。確診依據活體組織病理檢查。預後差。③肺橫紋肌肉瘤:有咳嗽、呼吸困難、胸膜滲出和阻塞性肺炎的表現。通過支氣管鏡活檢可以診斷。④原發性平滑肌肉瘤:小兒罕見。發病與性別無關。可起源於肺中央或周圍組織。常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疲乏及體重減輕等。胸部X線檢查可見腫塊影並伴遠端肺不張。本病通過血行轉移。

肺部腫瘤的治療主要為手術摘除和(或)採用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

(18) 肺泡蛋白沉著症:多見於1歲前小兒。首發癥狀為咳嗽、咳黃痰,少數為白色痰或痰中帶血。

(19) 肺泡微石症:兒童期多無癥狀。本病呈慢性經過,可有咳嗽,到中年期才發生心、肺功能衰竭。

(20) 肺泡毛細血管阻滯綜合征(alveolar-capillary block syndrome):本症係為肺泡-毛細血管間壁發生病變所致氧擴散減低的一組綜合征。可由多種疾患引起,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間質性肺炎、瀰漫性肺肉芽腫、肺纖維化等。多隱匿起病,常有咳嗽、少量咳痰,極少有咯血,活動後呼吸困難,病情加重時於安靜狀態下也有呼吸困難。多數病例有發熱及不同程度發紺、杵狀指(趾)。胸部X線檢查可有肺紋理增強,並有瀰漫性顆粒狀或網狀陰影。部分病例X線檢查無明顯改變,僅有肺紋理增強。本病治療主要為原發病的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對原發性肺纖維化有一定療效,人工輔助呼吸效果不好。預後取決於原發疾患。

(21)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病因不明,多見於7歲以下小兒。常有咳嗽、咯血、氣促、貧血等癥狀。

(22) 特發性肺瀰漫性間質纖維化:病因不明,可能與自身免疫有關。嬰兒及兒童偶可發病。臨床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發紺、偶有咯血,易反覆呼吸道感染。早期咳嗽不重,以後逐漸加重,多為刺激性乾咳。患兒發育不良,肺部聞及廣泛囉音,尤以雙肺底明顯,囉音細小。半數患兒有杵狀指(趾)。X線檢查早期顯示毛玻璃樣改變,也可有雙肺紋理增多、增粗,或為廣泛顆粒狀、網狀、斑點狀影,或呈小結節性密度增高影。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分期及對治療反應作出評估。免疫球蛋白增高,肺泡免疫熒光抗體染色可查見抗原抗體和補體複合物。肺功能檢查示肺通氣功能差。肺穿刺活檢可明確診斷。本病無特殊療法,部分病例應用皮質激素可緩解癥狀。

(23) 囊性纖維增生(cystic fibrosis):是一種全身外分泌腺特別是黏液腺功能失調的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7q2.31)。肺部主要表現為瀰漫性阻塞性病變。發病多在1歲以內。可有咳嗽、呼吸快、發紺。咳嗽在早期為持續性、陣發性咳嗽,常伴嘔吐。嚴重病例有氣促、喘憋。

(24) 肺結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本病系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合併結核感染。患兒可有咳嗽、發熱、胸痛和呼吸困難等,也可無癥狀。治療可給予抗結核藥物和皮質激素。預後良好。

(25) Sayer-James-Mackod綜合征:見於小兒及青年。為一側肺透明度增加,肺動脈功能低下,單側肺氣腫及單側性支氣管擴張不全伴肺不張組成的一組綜合征。男性以左側病變居多。臨床常有反覆肺部感染、咳嗽、氣促及發熱等。患側肺可聞及細濕囉音,呼吸音低。X線X光示受累側肺或肺葉透明度增加,外帶血管紋理顯著而肺門陰影縮小。本病診斷主要依靠支氣管鏡檢。

Good綜合征:多發生於成年人,小兒少見。患者患胸腺瘤以後,因伴發鼻竇炎、肺炎,可引起咳嗽。同時合併有口腔炎、腹瀉、皮膚感染、敗血症等疾患。外周血象淋巴細胞減少,血清丙種球蛋白減少。

(27)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癥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疾病。GERD可分為三種類型: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糜爛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GERD相關疾病)。患者有上腹痛、胸痛、噯氣、腹脹、上腹不適、咽部異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難等,還有食管外癥狀如慢性咳嗽、咽喉炎、哮喘等。胃灼熱是指胸骨後燒灼感。24小時食管pH監測可證實反流存在與否(pH<4,for 4hrs)。食管測壓不直接反映胃食管反流,但能反映EGJ的屏障功能。

胃-食管反流綜合征臨床有四大特徵,即嘔吐(幾乎佔2/3)、體重不增(35%)、出血(約30%)及肺部併發症。嬰兒常因胃內容物吸入肺部而致晚間嗆咳或體位性痙攣性咳嗽。部分患兒反流癥狀不明顯,而呼吸系統癥狀突出。可出現反覆發作的哮喘、氣管炎、肺炎、肺不張、窒息,甚至引起患嬰猝死。肺部併發症1/3發生在3個月以下小嬰兒,約半數哮喘患兒可有本症存在。有複發性肺疾患的病例應考慮到本症。食管功能測定有助本症診斷。治療可採用體位療法。輕症患兒進食後保持直立位1小時,重症患兒24小時保持直立位,睡眠時抬高床頭,或取俯臥位,避免反流物的吸入。少食多餐,增加餵奶的次數而減少每次餵奶的量,並可增加食物的黏稠度。口服製酸藥物可減輕反流引起的疼痛,或使用胃動力藥物,服用西咪替丁能減少胃酸分泌。年長兒對內科療法反應較差。已並發食管炎的患兒可外科手術治療。胃食管反流是嬰幼兒反覆發生呼吸道炎症或肺部炎症反覆不愈的重要原因,預防胃食管反流的發生是治療肺炎或支氣管炎的重要治療手段。

(28) 咳嗽-暈厥綜合征(cough-syncope syndrome):本症因咳嗽引起一過性意識喪失。男性患病明顯居多,各年齡均可發病。患者無癲癇病史及家族史。發作為咳嗽(多為連續性咳嗽)之後出現一過性意識喪失,多在立位或坐位時發生,清醒後不留後遺症。多數患者患有哮喘、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本病應與不典型癲癇等其他一些暈厥疾病鑒別。治療主要為預防原發疾病惡化、控制體重、避免暴飲暴食,特別在連續咳嗽後,一般不需其他特殊治療。預後良好,個別病例可造成原發心血管疾病惡化,發生心搏驟停和猝死。

(29) 放射性肺炎:胸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氣管、肺及胸膜可能發生病理改變。患者於肺部照射後6~8周出現咳嗽,多為乾咳。病情加重後可高熱、咳膿樣痰。肺可有乾、濕囉音,胸部照射區皮膚呈褐色。胸部X線片示肺部可有滲出性陰影或結節影,亦可見片狀影或胸腔積液。

(二)胸膜疾病

各種原因引起的胸膜炎症、胸腔積液可因炎症刺激或液體壓迫引起陣發性乾咳。診斷依賴於仔細查體和X線檢查。穿刺膿液塗片檢查和培養有助結核性胸膜炎或其他感染所致胸膜炎症的病原學診斷,腫瘤所致者塗片檢查時有可能找到腫瘤細胞。

(三)心臟、血管疾病 1.肺淤血

為左心衰竭的表現。可有咳嗽、呼吸困難,先為持續性乾咳,繼而咳漿液性痰或褐色痰。

2.肺水腫

亦為左心衰竭所致。患兒連續性乾咳、呼吸困難,吐粉紅色泡沫樣痰,雙肺底可聞及濕囉音。

3.肺栓塞

可有咳嗽,伴劇烈胸痛。

4.心包炎和心包積液

常因迷走神經受到刺激而引起咳嗽,也可由於喉返神經受壓引起咳嗽。

(四)縱隔疾病

1.主動脈瘤、縱隔腫瘤及胸骨後甲狀腺囊腫均可壓迫氣管引起乾咳,咳嗽常有金屬音,且有胸骨上端疼痛。晨起體位改變時咳嗽常加劇,有吸氣性蟬鳴。

2.縱隔結核和支氣管肺門淋巴結核 可因支氣管受壓迫而引起咳嗽,常有哮鳴。

(五)變態反應性疾病

可有慢性咳嗽、呼吸困難及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高。

1.支氣管哮喘

反覆發作哮喘、咳嗽、呼吸困難。肺部可有囉音、哮鳴音以及肺氣腫的體征。

2.過敏性肺炎

有輕微的哮喘、咳嗽,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加。X線X光可示雲絮狀片影。

3.熱帶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可有長期陣咳、哮喘、呼氣性呼吸困難。

4.花粉症

可有咳嗽、流涕、打噴嚏。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多。

5.暴發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本病與蛔蟲或病毒引起人群中暴發感染有關,或與一次大量吸入真菌孢子有關。嬰幼兒或年長兒均可發病,起病急,可有咳嗽、哮喘、低熱、胸悶、畏寒、過敏性皮炎等。部分患者可自行緩解。X線X光多示肺紋理增加,少數病例為網狀、粟粒狀、小片狀浸潤影,或有胸腔積液。病變可在7日內吸收,或14日內完全吸收。可給予乙胺嗪、枸櫞酸呱嗪和糖皮質激素等治療。

(六)先天性畸形 1.先天性食管閉鎖(esophageal atresia)

見於新生兒。出生後數小時即出現口流唾液,每次餵奶及喂水後發生嗆咳及窒息。插胃管時食管遇到阻礙。

2.先天性肺分離症(congenital sequestration of lung)

少見。少數患兒在青春期前出現癥狀,或因X線檢查肺部方被發現。可有反覆進行性和持續性肺部感染,患兒發熱,咳嗽或咯血,疲倦和消瘦。肺部體征類似肺膿腫,但多在左肺底部(少數病例位於右側)。X線X光顯示實質性陰影可助診斷。支氣管造影、動脈造影可顯示異常血管分布於囊腫區。診斷一旦確定,需進行手術。

3.橫膈疝(diaphragmatic hernia)

出生後有咳嗽、呼吸困難、縱隔移位及消化道梗阻表現。

4.消化道重複畸形(duplication)

系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指附著於消化道一側的,具有和消化道某一部分相同特性、呈圓球形或管狀空腔結構的畸形。多見於1歲以下嬰兒。畸形位於胸腔內時可因腫塊壓迫周圍組織而有咳嗽、氣喘、發紺、吞咽困難等癥狀。位於腹腔部分的畸形,多有腹部腫塊及腸梗阻癥狀。重複消化道管壁黏膜若發生潰瘍,即可出現腸出血或腸穿孔。X線鋇餐檢查或鋇劑灌腸可作出診斷。

5.賁門失弛緩症(achalasia of the cardia)

本病可引起食管炎及食管下端纖維化並導致狹窄,常有吞咽困難、返流、咳嗽、夜間尤甚。易有肺部併發症。食管鋇劑檢查可以確診。

五、治療原則

(一)病因治療

咳嗽為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首先應治療原發疾病,如各種感染性疾病應針對病原給予有效抗生素或抗病毒、抗真菌、驅蟲治療。避免接觸過敏原、受涼、煙霧的環境,停用誘發咳嗽的藥物,對心因性咳嗽可給予心理療法,對鼻竇炎可進行鼻腔灌洗,腫瘤性疾病患者應給予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

(二)對症治療

(1) 鎮咳,祛痰劑:輕微咳嗽不需要鎮咳治療,特別在有痰時單獨使用鎮咳劑不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有害而無益。持續性乾咳影響患兒睡眠,必要時可給予小劑量右美沙芬、可待因製劑等鎮咳劑或鎮靜劑,但使用一定要慎重,且次數不宜多。有痰時可使用祛痰劑,如鹽酸溴己新,N-乙醯半胱氨酸,其他還有稀化黏素,愈創甘油醚、鹽酸氨溴索桃金娘油及中成藥物如蛇膽川貝片等。

(2) 超聲波濕化霧化療法:吸入氣體應充分濕化,對維持呼吸系統正常生理功能極為重要,其有助於保護呼吸道黏膜,增強纖毛活動能力,可使痰液稀釋,以利排出。氧驅動霧化療法可使液滴達到氣管,其不僅有助於呼吸道的濕化,而且可使藥物充分霧化吸入,達到治療目的。

(3) 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嬰幼兒氣道狹窄,炎性分泌物不易排出,可考慮合併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目前主要採用β2受體激動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茶鹼等。

(4) 消化系統藥物:使用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和促胃動力葯如多潘立酮等。

(5) 胸部理療:是一種非特異療法。通過物理刺激促進神經、血管、淋巴及免疫系統的作用,調整和改善機體功能,加強藥物療效,促進疾病痊癒。常用理療方法有高頻超短波電療、感應電透熱療法、礦物離子透入療法等。理療常用於疾病恢復期或慢性階段,如慢性遷延性肺炎、慢性胸膜炎、慢性支氣管炎,反覆發作的哮喘性支氣管炎、經久不愈的肺膿腫、肺氣腫等。呼吸道疾患急性期、高熱、咯血、出血傾向、惡性腫瘤、浸潤性和播散性肺結核均為禁忌證。

(6) 心包、胸腔穿刺:心包積液和胸腔積液時穿刺引流可改善壓迫癥狀。

(三)外科手術療法

1.支氣管鏡異物取出。

2.先天畸形手術矯正畸形。

3.腫瘤、囊腫摘除。

更多精彩盡在

《兒科癥狀鑒別診斷學》(第3版)

兒科癥狀一網打盡,兒科醫生人手必備

更多實拍圖片↓ ↓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