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數字經濟學家劉志毅:第三方支付的危機與破局

圖片來源:銳景創意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已經從快速增長期進入到了穩步增長階段。在金融監管愈來愈嚴的當下,第三方支付企業合規管理能力建設刻不容緩,行業也到了轉型發展的深水區。對此,時代財經專訪了知名數字經濟學家、同濟大學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智能實驗室研究員劉志毅。

“過去,傳統金融機構是最主要的金融服務提供者,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則將金融科技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加速了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同時沉澱的大量用戶數據構建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基礎。未來,第三方支付的企業需要將第三方支付的商業場景與不同的商業生態進行對接,在B端賦能領域產生其更大的價值,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劉志毅向時代財經表示。

商業變遷 賦能產業生態

“商業生態變化以後,相應的方法論和生存原則也就變化了,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並快速創新才是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核心問題。”

劉志毅告訴時代財經,近些年來,由於支付寶、微信分別背靠全國最大的電商平台和社交平台,在C端的移動支付市場佔據90%以上的份額。“這種很難被撼動的市場地位,使得其他支付機構或者成為它們的服務商,或者去C端之外的市場競爭。”

2017年以來,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備付金存管、互聯網金融等支付業務上的整治,客觀上促進了支付機構向產業深入,由原來的僅僅提供前端清算,深入到企業採購、交易、銷售、資金管理等環節。

進入2019年,越來越多的支付企業開始拓展B端場景,例如高速出行、公共交通、醫療衛生、政務服務等,“這使得支付行業真正能夠賦能實體經濟而不是在備付金利息和‘黑灰產’產業鏈上求發展。”劉志毅表示。

據劉志毅觀察,隨著一、二線城市競爭加劇,巨頭們開始對下沉市場進行爭奪。從城市分布來看,目前,三線和四線城市第三方移動支付APP活躍用戶佔比最高,在20%以上;其次是二線、一線和五線城市,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整體下沉趨勢明顯,未來四五線城市是主要發力市場。

“從商業場景上我們可以看到,在支付機構的轉型中,國際化和跨境支付成為新業務模式中的重要一環。”劉志毅認為,隨著旅遊、留學等跨境消費熱度的加大,跨境支付每年都在以近30%的速度增長,行業規模巨大。未來,有著龐大市場需求的跨境支付將越來越成為各家支付機構的競爭熱點。

從技術變遷上來看,刷臉支付技術正在普及。人臉識別以其非侵擾性、便捷性、友好性、非接觸性、可擴展性等優點成為生物識別的翹楚。未來,人臉識別將取代掃碼成為主要的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到支付天然連接場景,且所有的交易數據都自帶場景特徵,這些數據能形成用戶畫像等不同的模型,提供征信、精準行銷等各種增值服務。”

劉志毅認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熟和商業化,互聯網已逐步從消費互聯網過渡到產業互聯網,即通過在優化企業內部流程、改善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發揮作用,提高實體經濟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

競爭迭代 尋求破局機會

支付的真正意義在於讓貨幣得以流通。如果信用是貨幣的內涵,那支付就是貨幣的外延。

近幾年,區塊鏈憑借其獨有的信任建立機制,給整個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從電子貨幣到虛擬貨幣、數字貨幣,整個貨幣理論體系正在面臨一系列的變革。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據劉志毅分析,電子貨幣是指用一定金額的現金或存款,從發行者處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數據,或者通過銀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務,通過使用某些電子化途徑,將銀行中的餘額轉移,從而能夠進行交易。

虛擬貨幣是在公有區塊鏈社區通行網絡共識的治理機制和發行虛擬貨幣的激勵機制,虛擬貨幣是參與者認可的等價物和支付工具,但是虛擬貨幣沒有合格的負有發行責任的主體,沒有實體資產做支撐,也沒有足夠的信任“背書”,導致的結果是可能成為資金流動的工具和投機交流的工具。

數字貨幣則是通過加密技術等方式形成的加密字元串。比較典型的是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其表現形態是央行擔保並簽名發行的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這就從源頭上規避了作為紙幣所存在的假幣、紙幣損壞、遺失等風險,有效保證了貨幣持有者的權益不受損害。

“第三方支付以往更多的是依賴銀行電子貨幣的中介方式,未來會以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為主要的方式來運行。本質上無論任何一種技術生態的貨幣,核心就在於其信用機制的來源,而只有央行的生態才能支持其無限法償的目標,以完成最廣泛意義上的第三方支付的場景。”

在美國,Facebook推出Libra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就是使其成為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在中國,備受關注的央行數字貨幣尚未推出,已一石激起千層浪。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微信支付、支付寶等電子化的支付工具,採用的是账戶‘緊耦合’的方式,微信支付、支付寶實際上都綁定了銀行账戶,通過銀行來進行價值的轉移。在實名製的銀行账戶的管理制度下沒有辦法實現匿名支付的需求,而央行的數字貨幣有可能會采取账戶‘松耦合’+電子錢包的方式,可以脫離銀行账戶,實現端對端的價值轉移,減輕交易環節對於金融中介的依賴,而且會在央行許可的範圍內實現可控的匿名支付。”

在新的數字貨幣的生態下,劉志毅認為,第三方支付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創新:第一,如何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進行支付;第二,如何形成有商業價值和經濟規模的場景落地;第三,如何提升支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關的破局機會也在這三個方向出現,簡而言之,第三方支付的未來需要跟實體經濟和商業場景的多元化相結合。”劉志毅表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