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賈樟柯的江湖:一生很短,只夠愛一個人

賈樟柯的江湖

文:河西

來源:孤獨圖書館(gudutushuguan)

江湖不遠,兒女情長。

賈樟柯本人,就曾經是個江湖兒女。70年代末,山西,他9歲,拜了一位大哥當靠山。

大哥的名字叫小東。

山西古惑仔,霸道,以凶狠著稱,一言不合就長拳短打,以武服人。

突然,國營商店,小東以一當十,十幾個人小混混圍攻小東,竟不能近身,只見那小東,一條鐵鏈舞得呼呼風響,潑水不進,威震四方。

就是昆山龍哥來了,也得服,不服不行。

賈樟柯看到他的臉:沒有表情,冷酷。

血,流下來了,血仍是冷。

90年代,大學暑假,他回汾陽,看到一個男子蹲在院子口吃麵條,他認出來,這就是小東。只是,他已經從當年那個威風八面的道上大哥,變成了如今這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年面條男。

就在那一刻,賈樟柯的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把他的故事搬上銀幕:“寫寫我們的江湖。不單寫街頭的熱血,也要寫時間對我們的雕塑。”

20年後,賈樟柯拍出了這部《江湖兒女》,了了一樁心願。

這是賈樟柯在他的《江湖從頭說》中講的故事。當然,你要是以為賈樟柯因此拍了一部港產黑幫片,那就大錯特錯了。

與其說賈樟柯在致敬吳宇森和杜琪峰,勿寧說他要記錄一個時代的變遷。

時間,從70年代末,變成了以2001年為原點。那是21世紀的中國斷代史,從2001年至2018年,18年,廖凡在戲中從二十五六歲演到四十多歲,讓廖凡和趙濤經歷時間的流逝,也是山西,乃至中國的縮影。

鋒利,而不失柔情,依舊是賈樟柯熟悉的味道。和許多次一樣,賈樟柯用極具作者印記的影像記錄了個體在時代中的浮沉。

在看到這部電影之前,我就在想,這部電影和費穆生前的遺作《江湖兒女》有什麽關係嗎?抑或只是巧合?

一查,果然,賈樟柯說,片名確實是源於《小城之春》導演費穆的未竟之作。2010年,賈樟柯在香港採訪《小城之春》(1948)的女主角韋偉,她很遺憾費穆導演沒有自己完成這部影片。賈樟柯說:“我忘了那部電影的故事,但記住了這個片名。‘兒女’好理解,‘江湖’這個詞可能很難翻譯成外文,江湖意味著險惡的冒險旅程,複雜的情感經歷,秩序之外的世界,規則之外的情義。那拍電影呢?我想我們也是江湖兒女。”

其實,這部電影雖然費穆沒有拍成,但是1952年,朱石麟和齊聞韶(原片編劇)將其完成後搬上了銀幕。

你從這張海報就看得出來,費穆的《江湖兒女》和賈樟柯的《江湖兒女》說的不是一回事,費穆講的是馬戲團的故事,和道上混的沒什麽關係。但熟悉他們二人的觀眾,又分明可以看到兩者之間的關聯。賈樟柯和費穆一樣,關心的,從來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暖,是中國普通人背後日常遵照的人際關係原則。

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

當趙濤回首,已物是人非。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過往的影像再次浮現。《小武》裡的小偷,《月台》裡的文工團,《三峽好人》裡的護士跟礦工,《天注定》裡鋌而走險的人,在這一部電影中又一一重現,就好像是賈樟柯在回眸自己的電影生涯。

從1995年的《小山回家》到2018年的《江湖兒女》,賈樟柯一路走來,看似拍了很多電影,講了很多故事,其實,初心未變,可以總結一下,恰似海報上的這句話:

一生很短,只夠愛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趙濤。

不過這些年,賈樟柯越來越有山西大哥的感覺,搞得不像賈科長,倒像賈省長似的,你看山西各地的廣告打的,莫非計劃生育辦撤銷了都去賈省長那刷宣傳標語了?還玩出花樣來了還。

杜琪峰《黑社會》裡面你能兒女雙全?有個全屍就不錯了。更看出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其意並不在江湖,而在兒女!賈省長操心的哪是江湖恩怨,而是響應國家號召,解決三晉大地的生育率問題,拳拳之心,天地可鑒!

家鄉父老的眼光,那是老毒了。情深義重,有情深才有義重,看得真通透。

廢話少說,上圖,有圖為證。

來源:孤獨圖書館(ID:gudutushuguan)授權發布

攝影與詩歌

攝影|詩歌|文化|藝術|哲學|人生

微信號:zzw-1028

沒有最好的生活,只有最適合的人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