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告訴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仲夏時節

迎來芒種

芒種芒種

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

春爭日

夏爭時

有芒的麥子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種

氣溫升高

雨日漸多

陽到終極

陰始初升

二十四節氣之第九節氣

今日芒種

「芒種」的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長江中下遊地區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

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芒種節氣養生衣食住行都不能忽略,下面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

芒種如何養生

1

飲食清淡增苦減酸

飲食清補,勿過鹹、過甜。多吃些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苦味入心可瀉心火,建議適當多吃些苦瓜、萵筍、絲瓜、芹菜、百合等。

2

防濕養心肺

芒種節氣暑濕盛行,暑濕易困脾礙胃,導致肢體困重,倦怠嗜臥。可常吃益氣健脾的食物替代肥甘膩補的食物,比如山藥、薏米等,富含維生素的果蔬為主,如木瓜、西瓜、香瓜等。

隨著氣溫、濕度增高,心臟負荷逐漸加重。有心臟病的人要注意保養,少熬夜,避免緊張,可以吃一些養心食物,如桂圓蓮肉小棗小米冰糖粥,麥冬桂圓肉枸杞菊花茶。也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薏米、山藥、白扁豆、粳米粥等。

3

防倦怠要補水和鉀

夏天氣象熱、常出汗,隨汗液大量排出的還有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的鉀元素,若得不到及時足量的補充,倦怠疲勞、精神不振的情況會比較明顯。此時可以喝果汁或糖鹽水;適量多吃蕎麥、玉米、甘藍、芹菜等含鉀較多的食物。

4

衣衫要勤洗

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鬆,「陽熱」易於發泄。但須注意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芒種時節多吃「八寶」

1

第一菜:黃瓜

黃瓜是涼性蔬菜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涼拌黃瓜是最好的吃法。脾胃虛寒的人可以清炒黃瓜,或者做黃瓜餡兒水餃。

2

第一鮮: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

第一菌: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夏天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慾之效。

4

第一肉:鴨肉

四季之中,鴨肉特別適合夏季食用。俗話說得好:「防苦夏,吃吃鴨」。鴨肉富含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治疾病。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欲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5

第一谷:薏米

薏米是清除體內濕毒的好食品,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濕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6

第一粥:綠豆粥

綠豆亦食亦葯,可以搭配大米或黑豆等其他豆類做成雜豆粥,能補充更多的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

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葯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

7

第一飲: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8

第一瓜:西瓜

夏天出汗多,隨著汗水的排出,丟失的營養也多,適當吃些西瓜,不僅能補足丟失的水分,更能增加營養。新鮮的西瓜汁和鮮嫩的瓜皮還能增加皮膚彈性,減少皺紋,增添光澤。

來源:CCTV生活圈

【荷香飲】健脾化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