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技術創新究竟怎麽落地?

深響原創 · 作者 | 馬小軍

技術投資是從去年開始的資本寒冬中,為數不多的熱詞。

在過去的十年中,依靠從PC向移動端轉移的平台遷徙紅利,中國互聯網產業度過了高速發展的十年。但現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已經逐漸消失,我們卻還遠遠沒有看到下一個技術突破所帶來的市場在哪裡——也因此,技術投資以及創新技術的突破、發展與落地,就成為了市場上所有人的關注點。

出身於微軟創投加速器的將門,就是一支重度關注技術創新的團隊。

依托十幾年來在大型企業做創新技術落地的實踐經驗,將門在創立三年以來,與大量行業龍頭企業在技術投資以及創新落地方面有著深入的合作。

在將門三周年之際,「深響」團隊與將門的創始人及CEO高欣欣深入探討了將門在技術投資以及創新技術落地方面的思考與實踐,了解將門作為“新型創投機構”在資本寒冬中的探索與積累。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業務生態

將門不僅僅是一家風險投資基金。

在將門的掌門人高欣欣眼中,將門的定位是一家“以科技創新為切入口,以發掘和驗證為核心,以產生全新價值為目標的新型創投機構”。

因此,將門實際上是通過將門技術社群、將門創投基金、將門創新服務這三個相輔相成的業務,圍繞著“科技創新”的主題,實現的綜合業態。

這三條線在將門的業務中互相交織。

長期維護的技術社群幫助將門有能力捕捉到行業內的前瞻技術發展動態,和頂尖人才的動向,反哺將門在投資方面的標的挖掘訴求,同時也在創新服務方面,保證了將門對市面上多元解決方案的接觸與認知,在為行業龍頭企業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才能高效觸達最合適的人與最合適的方案。

因此,將門在3年多時間內,持續挖掘產學研各界人才,目前在人工智能等領域,覆蓋了1萬多名長期活躍的人工智能行業頂尖科學家和學者。針對AI病理領域的創業企業迪英加科技的創始人楊林教授,作為佛羅裡達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計算機系三系終身三科終身教授,也正是將門在這樣的思路下探尋到的人才。

陳黎明博士關於產業實踐的分享

高欣欣對「深響」表示,無論是在篩選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還是在投資的過程中,核心都是要瞄準最頂尖的人才,基於細分拆解的場景,找到“最合適”的匹配。

基於將門團隊對於技術的理解能力,以及長期對頂尖人才的社群維護,將門在過去的三年內也完成了包括杉數科技、迪英加科技等數十家優質早期創業公司的投資,被投企業在近兩年技術創新大熱的一級市場受到了不少一線投資機構的青睞。

戰略落地的價值

技術創新不止於解決方案的出現,更在於方案在現實使用場景中的落地。

今年將門年度創新峰會以“科技實用主義”為主題,強調的正是在技術實現突破以後,場景落地為行業變革帶來的商業價值。

將門在過去三年中,與超過50家世界五百強和中國的行業頭部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為企業做新技術驅動的創新規劃和落地驗證服務。

對於大型企業而言,戰略往往是清晰的,但戰略如何實現,以及在實現的過程中,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外部合作夥伴,卻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在近幾年傳統行業升級的過程中,如何融合固有產業基礎,與新的技術實踐,對傳統行業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將門的角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為頭部企業制定科技激活的創新落地路徑規劃,並在制定合適的方案後,協助企業與技術創新提供方,在現實場景中做方案的驗證。

將門在萬達集團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所提供的支持,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將門在萬達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規劃了戰略落地的方案及節點,協助萬達建立了創新加速器,並基於萬達的場景需求,挑選最適當的潛在夥伴進入加速器的創業企業,幫助進入加速器的團隊實現技術能力在萬達商業中的試點與實踐。

例如,在拆解出樓宇數字化管理及節能的場景後,將門挑選出了具有樓宇節能、電網智能化升級能力的億可能源,並協助億可能源在萬達的廣東蘿崗及南京江寧2家廣場進行試點。

基於鍋爐供水溫度調整模型,及建築供熱慣性模型調整運行台數、關機時間及供水溫度等熱源運行策略,億可能源在2018年試點期間幫助這兩家萬達廣場日均節省燃氣約150~240m?,大商業區域供暖季熱源運營成本預估可節省4.2%-6.8%。2019年億可能源的方案有希望在更多的萬達產業中有所應用,完成從路徑拆解,到方案選擇,再到驗證推廣的全路徑。

在「深響」與將門CEO高欣欣的採訪中,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了將門如何為企業拆解創新傳略的方法論,以及判斷前瞻技術落地的思維框架。

以下為採訪實錄:

深響:從微軟出來三年多,將門發展了創新服務、投資和社群這三條線,如何評價三年來將門的整體發展?對各條業務線是怎樣的看法?

高欣欣:我們一直以來對將門的定義是“以科技創新為切入口,以發掘和驗證為核心,以產生全新價值為目標的新型創投機構”,所以對將門來說,這幾件事對我們而言實際上是服務同一目的布局。

從投資的維度切入,早期創投的核心本質,一是在技術創新裡面,投資最頂尖的人;二,這個人是否做了對的事來切入,這也是很重要的。對的事,承載出一個詞就叫做場景。

在對的人上,將門做了一個東西叫將門技術社群。今天將門技術社群裡承載了超過1萬名的人工智能科學家和學者,使得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掘非常多的優秀技術人才和早期創業的機會,進行對技術的判斷,以及對技術走向的學習。

對的事,也就是場景,這對應將門的另一條線:將門創新服務,主要是針對世界500強和中國行業龍頭企業。今天所有頭部企業都在做創新,一般都是一半源於內部,一半源於外部。但在大企業創新的過程中,它們清楚自己的創新戰略,但在如何實現這個戰略落地的路徑上需要最專業的夥伴,我們做的就是這件事情。

深響:你們如何判斷創新落地的路徑?

高欣欣:判斷路徑的關鍵是要拆解成非常多的實現場景。

這個場景不是某個技術本身,而是場景到底要為用戶提供什麽樣的價值。

這個場景有可能是大企業自身實現的,但也有可能是創業公司已經在做的技術可以更快更好的實現,這時候就要連接最對的創業公司和大企業一起實現這件事情。選擇的這個創業公司,有時候甚至不是要選擇最好的,而是最合適的,有時候甚至可能是同時選擇多家創業公司來實現這個過程。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將門最重要的創新點是我們有一套自有的驗證的過程。創新需要有衡量的方式去驗證成功與否。

所以,將門創新服務就是基於戰略實現的路徑在做的從選擇到驗證,整個企業創新落地的服務,這也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到每個行業裡的創新落地路徑是什麽樣的,了解向一個大方向走的時候,每一步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哪些創業公司真正能實現落地的過程。

所以,社群和創新服務這兩個雙輪驅動使得將門今天變成了我們所定義的“早期新型的創投機構”。

深響:將門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給企業做戰略落地的?

高欣欣:我們的核心能力有兩個,第一個理解技術創新,將門整個團隊平均工作經驗在科技創新領域超過10年,是在一波波科技浪潮上成長起來的。我們特別理解科技創新的價值以及所有科技對於今天發生的事情、未來發生的方向的巨大影響。這是我們第一個技能。

第二,我們特別理解技術激活商業的節點和里程碑。我們過去十幾年的從業經歷,每個人都在乾技術落地到商業中一步步驗證的過程,核心本質就是處理好的技術如何落地商業場景,這是我們的核心技能。

今天大企業對新技術是持擁抱和理解的態度的,但他們需要的並不僅僅是了解某一個創業公司能幹什麽,它要理解的是這個場景要實現什麽價值。這時候我們就會看,為了實現這些事,可以在哪些領域裡應用哪些技術,這裡我們叫場景策略

我們要構建這樣的一個從場景、價值到技術的架構,然後看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公司能做這些事?有可能一個特別厲害的解決方案並不是最好、最優的方案,關鍵是看誰最適合。

所以,我們做了這兩件最擅長的事,就是基於它的需求判斷技術如何實現,然後找到最適合的提供者。

另外,我們還有一項能力是能和大公司一起驗證這個場景。我們怎麽說一件事成了,怎麽去證明也是我們參與的部分。這個過程中,最後也反哺了我們很多投資的理念、學習和洞察。

深響:您是怎麽去判斷什麽是“最合適”?標準是什麽?

高欣欣:大企業的“最合適”是結果導向的。在每一件事情上,第一要看它是否能夠符合要實現這件事的最優解。舉個例子,比如說智能駕駛,當大家去看核心部件到底是用攝影頭、雷射雷達還是其他,有的方案特別便宜,有的方案特別貴,怎麽選?那這裡面安全是最重要的,“最合適”的方案就是最安全方案,安全不會因價格被妥協。所以,每個“最合適”的選擇標準其實是因選擇場景而有所不同的。

深響:您提到另外一個最重要的是驗證過程,但驗證是有成本的,企業都會把這塊考慮進去。你們怎麽處理驗證成本的?

高欣欣:對所有要做創新的大企業來說,驗證成本遠低於大刀闊斧的創新。

在大企業裡面,包括我們自己,都是KPI導向的。當KPI導向的時候,時間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在什麽時間節點就要做到什麽樣的事。但創新往往是長時間才能驗證的,這裡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所以創新怎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得到一個小驗證就很重要。

小驗證成本最低、效果最大,如果你做了一個很大的投入去做一件事,這件事成則大成,敗則大敗。但創新核心本質是常態化的,創新是差異性的,是長效在做的事情,必須有一個驗證的方式和過程,而不是一下鋪開的。

深響:技術投資門檻很高,在技術投資方面,將門有哪些方法論,如何快速去理解這些新技術,去挑選你們覺得合適的東西?你們是怎麽做這種判斷的?

高欣欣:將門有關注的四大技術領域,這四大技術領域不是單一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的。第一個領域是Machine Intelligence,也就是機器智能;第二個是IoT物聯網;第三個是Natural User Interface自然人機互動;最後一個是Enterprise Computing企業計算

這些技術都是交叉的,共同帶來了產業的升級。比如人工智能領域,今年會深入到垂直行業,其實它已經是遍地開花了。物聯網因為5G商用和邊緣計算,又可以讓很多領域產品變服務,空間變服務,設施變服務。而今天每一次的人機互動方式的演化,從鍵盤到觸屏再到聲音、體感,都激活了更多的使用人群。

新的人機互動界面帶來新的入口。比如說智能駕駛,未來我們不用開車了,當你手都空出來的時候,語音和手勢的多模態組合,就會帶來全新的體驗和入口,車變成了從你的家和公司之外,第三個核心場景。這就是技術維度帶來的巨大產業升級的機會。

光是一個智能駕駛在實現的過程中,就會有33個行業為之改變,比如停車場、餐廳、汽車旅館——每一個創新都不是單點的,它都是上下遊生態的聯動,這裡面將催生巨大的產業升級的機會,這是我們看到的技術所帶來的投資的價值。

而在這裡,投資又怎麽做呢?就是我們剛才說的,場景實現的區別在於到達的路徑和激活的節點,我們的模式就在預判這個激活的節點和路徑,同時在知道激活路徑的情況下,永遠找第一梯隊的人來做這件事情——找最好的人做最對的事,這也就回到了我們布局新型創投機構的戰略。

深響:您剛才說到對的人、對的事,那我們經常還會強調對的時間,時間也是投資回報率計算中的關鍵因素。很多您剛剛提到的技術,解決方案已經存在了,但如何商用,什麽時間商用,商用有哪些前提,這些你們怎麽判斷呢?

高欣欣:我之前的工作讓我有幸和很多科學家一起工作,理解很多科學家承載的是為更長時間維度上、更前瞻的創新這個使命。

但不同的崗位職責不同,作為投資機構的話,我們是要對投資人負責的,因為有回報期,所以投資的使命,其實永遠是能夠找到那個“黎明前的黑暗”,而且這個黑暗期時間節點越短越好,這也是將門在做的事情。

所以,剛才我們一直在說激活的節點和路徑,特別重要。

今天大家可能對某項技術的終局能實現什麽樣的場景有一個預判,這個終局可能在十年、二十年或者怎麽樣之後。但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一步到位的,那你就要去找前面的節點。

比如今天智能駕駛要能夠先讓車能“看見”,這就是第一步。能看就能激活驗證這個市場。CES如今已經變成了車展了,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了。

每個技術方向上都會有這樣一個節點。所以我們投禾賽科技,邏輯就是在基於安全,和基於最好的技術的情況下,投固態雷射雷達裡全球級別的公司。在算法上我們也投了文遠知行(We Ride),它也符合基於我們激活路徑,尋找第一梯隊的一個核心原則。

在其他的行業,也會有這樣的例子,比如醫療是一個特別需要AI的行業。如果把醫療AI放在一個很大的場景下,你會覺得問題多多,可是它能夠拆解成非常小的路徑,比如說病理。病理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中國有9000位病理醫生,缺口是10萬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能夠迅速的輔助醫生,做病理判斷,就是一個特別適應落地,而技術又非常成熟,亟待解決的問題。

那第一梯隊人才呢?我們當時判斷,在醫療領域裡的要求,對創業公司的頂級人的要求甚至技術人才+醫療人才的團隊組合可能都不夠了,因為醫療對於安全要求極高,創始人最好既是好的人工智能人才,又同時是醫學人才,兩種技能最好發生在一個創始人身上。所以我們就找到了楊林教授,他是佛羅裡達大學三科終身教授,既是人工智能領域非常令人尊重的科學家,也是病理領域的執業醫師。

他創立的這家公司叫迪英加科技,我們是他的天使投資人,在我們投資之後,也完成幾輪融資的成長,還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了20多家三甲醫院的業務,有20萬例非常好的數據。

深響:從投資上,將門談到了很多的行業落地,現在將門最核心關注的行業有哪些呢?

高欣欣:我們最關注的行業也都有我們模式的影子。我們在過去做得特別多的都是成熟度,且非常渴求度創新的,比如,零售快消、地產、金融、醫藥、智能製造,這都是我們特別關注的領域。

本次峰會關注的也是這些行業,都是技術能率先落地的領域。這次活動主題“科技實用主義”,今天我們做的所有定義都是已經做得驗證,通過用驗證來探討哪些是做對了,哪些是要去驗證過程的落地。

深響:大家都說今年寒冬,您接觸了一萬多名華人科學家,他們對資本寒冬有感受嗎?

高欣欣:肯定有的。

首先,“寒冬”永遠是好的。創業是1‰概率的事件,最後能留下來的都是頂尖的公司。在這樣情況下,資本會把最多的資源投到最能跑出來的人身上。

寒冬期,所有人都理性了。如果你已經發自內心,一定要做這件事的時候,寒冬不寒冬,你都會做。當資本理性,人也理性的時候,競爭也理性了。這種情況下有競爭是高手過招的方式,這是正常的競爭,好的公司還要搶這個時間,最快的覆蓋客戶,所以整個環境變得更好,更健康。

同時寒冬大家對金錢都比較緊張,更願意去用技術提高效率。創新技術的成本也在飛快地下降,到達普及期,這使得一個技術成熟了,而需求並未減低。大家都願意理性競爭的時候,最好的公司反倒可以享受非常好的寒冬紅利。

所以,在寒冬,關鍵就是現金為王,不能靠融資去做事,而是要能夠在更快的時間裡,去變成一家真正回歸商業價值,真正能夠去賺錢的公司。這些都會讓很多的公司回歸價值本身,都是挺好的。

深響:最近正好是將門三周年的活動,對將門自身來說,這個節點意味著什麽?

高欣欣:我們每年去做將門年度創新峰會已經是一個傳統了。創新峰會的定位就是把真正在創新一線衝刺的那些人請來,分享他們的實踐,去聊他們在這個行業裡做了哪些事情,遇到了什麽樣的好或難,能夠給更多的人聽到。

第一年我們請了特別多很受尊重的科學家、技術人。從第二年開始,我們在大家對科技價值都有強認同下,強調行業的落地,每一個行業都請了創新負責人去談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落地。比如說駕駛行業,我們去年請了寶馬、奔馳,請了Tier 1的博世。我們希望幫大家看到創新在行業裡的落地。

今年,我們把地產和零售細分,設有專門的論壇,不管是龍湖、萬達、凱德,都是衝在行業裡做創新很前瞻的,能在不同維度分享實踐真知。零售行業,我們還請了資生堂、瑪氏等創新夥伴去講述暢銷如何去洞察他們的用戶的實踐真知。

核心本質是想帶給創新者和創業者深度的思考,希望提供真正客戶的聲音,從企業用戶層面上,講他們是如何看待技術的,讓他們能更好地看到行業維度潛在的創新點,去把這樣的價值提供給我們熱愛的技術創新者,讓不容易的創新者在不停地面對質疑,甚至自自我懷疑的過程中,也能看到創新者之間的共鳴和堅持。這是我們做這個會特別重要的目的,也是我們一直在堅持的事情。

本文系「深響」原創,請勿以任何形式抄襲、搬運、洗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