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分辨龍泉青瓷宋與元?其實很簡單

元代龍泉窯生產的瓷器。胎體比宋代的要粗壯、高大、堅致;有些器型如大盤,高足杯,吉字瓶,八棱梅瓶等都是典型的元代器型。

施厚釉,釉面不如南宋時潤澤,但很光亮,有很強的玻璃質感。由於元代的釉配方陳腐精煉程度不如南宋時期,所以元龍泉釉多為綠豆色或艾綠色,少數為青黃色。少見南宋龍泉精品那種梅子青和粉青的高等級顏色。

元 龍泉窯青釉點彩吉字瓶

元代龍泉窯分為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兩種。黑胎青瓷是生產的仿南宋官窯黑胎青瓷的作品,鑒定特徵和南宋官窯相似。白胎青瓷則氧化矽含量降低,氧化鋁和氧化鉀鈉含量提高,胎色白中帶灰。由於淘洗不如南宋精細,所以元龍泉的灰白胎一般火石紅特別明顯,露胎處較多。

元龍泉由於胎釉漸漸粗糙,所以採用了其他方法彌補。如模印花紋,釉上褐斑,露胎裝飾等,都是此時期多見的方法,也是辨識龍泉窯宋、元的重要標準。一般而言,具有褐斑和露胎裝飾的龍泉窯文物,都定為元代。

元 類龍泉青釉露胎八棱人物梅瓶

主要裝飾方法是劃、印、貼、堆塑、鏤空、點彩等。

貼花分有釉、無釉兩種。無釉的為元代新創,多在碗、盤、洗的內心貼雙魚、小兔、荔枝、飛龍,器物碧綠的底心上凸起紅褐色紋飾,非常醒目。

龍泉點彩是在青白瓷釉面上隨意點染含鐵量高的釉料,經高溫燒成帶褐色斑點器物。早期紋飾比較簡單,以後漸繁複。

元 龍泉青釉弦紋蓮瓣貼花牡丹瓶

元代龍泉窯紋飾多見,少見素瓷。花卉瓜果,龍鳳鶴魚,八吉祥八仙人物故事等紋飾繁多,很多和元青花瓷器紋飾形似。紋飾主要為貼花,布局或舒朗,或繁密,一般而言越到後期紋飾布局越密。文字類也大量出現在元龍泉瓷器上。有些還有窯工姓名和八思巴文。

元 龍泉窯 青瓷鏤空花卉香薰

斂口、短頸、腹部扁圓,三柱狀短足。頸部劃回紋一周,肩飾花瓣錦,腹壁於三足間以凹線劃分三等分,各自與足間作鏤空的三角區塊,各鏤雕牡丹、山茶、靈芝等纏枝圖樣,以劃花卷草紋為邊飾。

全器胎體厚重,三足矮壯,雕鏤渾樸,釉色深沉。口緣無釉,裡心有圓形無釉的墊燒痕,足端與三足間的底部無釉,後者中央有圓形窯具痕跡。

元 龍泉窯 青瓷印花龍鳳環耳瓶

高19.8 cm

扁瓶,四瓣花式撇口,細頸、梨形廣腹、圈足,頸兩側為獸耳連環瓶,獸面雙眼睜視清晰,圓環搭連於肩上。口緣胎薄,下腹較沉重。器身以前後二模型押製成,耳畔兩側壁能見清晰的帶狀模接痕。器前後兩面滿飾清晰的圖案。

頸為蕉葉紋、回紋,腹兩面作高浮雕,一面為雙花尾螭龍相向於疊立的水波紋上;中為帶焰蓮花;另面為雙翔鳳於山紋上,亦環蓮花對立;龍鳳並出,且壽山福海共陳。足圈刻回紋,足端方平無釉,胎色灰黑。全器形製、花紋與河北元代劉通墓出土環耳瓶幾無二致,劉墓釉色青灰,本器則釉汁淺淡透明流動,積釉如玻璃,釉況於元代器中亦不多見。

元 龍泉窯 青瓷褐斑匜式盂

高6cm,口徑14.46cm

匜形器,圓形斂口,平底,淺挖為足;腹壁一側帶方槽狀短流,與器口齊平;腹間略見淺劃的弦紋。

全器通體施豆綠色釉,有鐵褐色斑塊疏點其間。足內的底部寬平,留一圈寬環形的墊圈燒製遺痕,呈火紅色,與墊圈裡外的釉色呈鮮明對比。全器厚胎、厚底,釉質純淨,為元代龍泉窯作品,此種方口匜廣見於元代。

元 龍泉窯 青瓷劃花纏枝花卉罐

高28.5cm,口徑9.5 cm

罐,直口、折唇、短頸、寬斜圓肩、深腹下斂,圈足切削成,足圈露灰胎,足沿及底多沾窯渣;底平,多道傷裂。

外壁以劃花為飾,頸下高起一圈短花瓣,為領,肩飾一圈上仰的如意雲頭紋,腹部主體為纏枝花卉紋,雙鉤枝蔓交錯,花葉雖僅以短促迅捷的線條勾勒簡筆的輪廓,但布局繁密而豐富。腹下為條狀蓮瓣一周。釉作橄欖綠,色較深沉,多開片。

元 龍泉窯 青瓷劃花雙魚洗

高8.5 cm,口徑35 cm

十四瓣花口大洗,敞口、淺壁,壁下緣圓收為平底,底部中央寬環形無釉墊燒區,呈朱褐色,地燒處色深褐。

外壁於上腹部作凸弦紋一道,如箍桶式環束此瓣稜;下腹底緣作三道凸弦紋。器內壁劃花轉枝花卉,主花四朵,葉蔓延伸長。內底為水波雙魚紋。雙魚貼印突起為龍泉窯自宋代以來常見的裝飾圖案,本器僅作平面式押印與劃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