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華社評論員: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題: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新華社評論員

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成長成才的地方。日前,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明高校培養什麽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新時代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進入新時代,各項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人數已居世界首位,但規模擴張並不意味著品質和效益增長,走內涵式發展路線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這個根本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辦學正確政治方向這個根與魂。縱觀教育史,國家發展同大學發展相輔相成,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我國高校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最根本的,就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最鮮亮的底色,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認識,讓學生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四個自信”,為成長成才打下科學思想基礎、築牢理想信念基石。“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高校要辦好學,就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是關鍵。“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而有大師之謂也。”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準高超的教師隊伍,是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好的教師,既是學問之師,又是品行之師。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真正成為為人師表、受人尊敬的好老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形成高水準人才培養體系是保障。品質是教育的生命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這與大學人才培養體系密切相關。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多個方面,而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就要堅持黨對高校的長官,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我們的特色和優勢有效轉化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能力。“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要著力打造科技突破團隊,在創新實踐中培養造就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輸送生力軍。

“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新時代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時代,也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機遇期。堅定信心、開拓進取,腳踏實地、久久為功,我們的高校必能培養出大批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必將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新的更大輝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