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治胃「三大招」,掌握這3點,胃炎想不好都難!

胃炎患者最苦惱的事情莫過於此三件:胃痛、反酸、脹氣,沒完沒了,長期吃藥不見好,日漸惡化怕癌變。很多人對西藥隻緩解,不根治感到失望,也有人改用中藥,未見療效,徹底絕望。中醫治療胃病依靠「三大招」,科學運用必能藥到病除。

一:綜合調理,治病除根

中醫不講什麼胃炎、胃潰瘍,而將消化疾病統歸脾胃論,胃脾互為陰陽,各為表裡,五行相生相剋。因此,中醫用藥多以調和脾胃,活血消滯,綜合補益為主,治標更治本。

調和脾胃的經典驗方:益中活血湯

方葯:黃芪30克,吳茱萸、三棱、莪術各10克,川芎、烏葯各12克,肉桂、乳香、沒藥各8克,生蒲黃13g,丹參15g。煎水服用,每日1劑。

功效:養胃健脾,補中益氣,活血散瘀。即使是長期胃病引起的胃功能退化、胃黏膜萎縮等,此方也能起到逆轉之效,根源性解決各種胃部不適。

二:止酸消脹,安全無毒

在人們的印象中,中藥沒有西藥快,所以很多人寧願承受西藥副作用之苦,對抑酸葯、胃動力葯、鎮痛葯十分依賴,事實上,一些中藥的止酸、消脹、鎮痛效果不比西藥慢,而且更加安全,標本兼治。

止酸葯:烏賊骨,含碳酸鈣、膠質,中和胃酸,緩解反酸燒心,與胃酸反應形成保護膜,吸收潰瘍炎性物,止血,促癒合。

消脹葯:當歸,可激活膽鹼能受體,加速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加強肌體消化機能,煮水煲湯皆可。

鎮痛葯: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次酸,甘草流浸膏能有效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抑製組織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促進潰瘍癒合。

三:徹底殺菌,無依賴性

研究表明,長期服用西藥會使幽門螺桿菌產生抗藥菌株,形成藥物依賴。但中藥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而是激發人體自身免疫,達到HP自動轉陰的目的。

桂枝、烏梅可促進抗菌原素和生長因子分泌;蒲公英具有抑菌、殺菌,清毒利膽作用;另外很多紫色果蔬(紫甘藍、洋蔥、心裡美蘿蔔等)中含有的花青素也具有抑製幽門螺桿菌的作用。

關於更多胃腸健康養護方法,可顧問微信(weichang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