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病,你分清楚了嗎?

從醫以來,一直有患者問我:「醫生,我這是風濕嗎?」

對很多患者來說,他們並不能分清楚「風濕病」和「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病」在臨床上是指以關節痛、畏風寒為主症的一組極其常見的臨床症候群,是風濕性疾病的簡稱。

目前已知的風濕性疾病有100多種,包括與感染相關的淋球菌感染關節炎、結核關節炎、萊姆病關節炎等、與自身免疫相關的紅斑狼瘡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與代謝性疾病相關的痛風性關節炎等等。

播放GIF

而通常患者所說的關節疼痛屬於「風濕性關節炎」,它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

風濕性關節炎初發年齡以9-17歲多見,由鏈球菌感染造成。關節疼痛是風濕性關節炎首要的癥狀,發作時全身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疼痛,但是以大關節受累更為常見,如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腕關節等,具體的疼痛跟氣象具有很緊密的關係,也就是氣象惡劣的話,疼痛就會加劇,但不會造成關節的畸形。

風濕性關節炎的具體表現

1.關節疼痛

一般中老年患者比較容易複發,常見為關節疼痛、酸痛,可採用熱敷治療。

播放GIF

2.晨僵

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後,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最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3.乏力

乏力指的是肌力下降或喪失。由於乏力常與其他癥狀一起出現,例如疼痛、晨僵、疲勞等,因此患者有時會分辨不清什麼是乏力。在患者無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動作時,患者才會發現自己出現了乏力的癥狀。

4.關節腫脹

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症輕重不同而異。

5.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脫位等。

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一般而言,想要快速治療解決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的話,就要祛風散寒,簡單講便是哪裡痛灸哪裡,如果條件不允許,不能燃艾,也可以試試下面這個藥方緩解不適。

藥方:熟地黃附片15克(先煎一小時),桂枝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白芍10克、獨活12克、桑寄生25克、秦艽10克、防風10克、細風根6克、威靈仙12克、杜仲15克、懷牛膝10克、黨參18克、炙甘草15克。

具體藥方裡的藥材如何加減,還需因人而異,切勿對號入座,如果你對如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任何疑問,歡迎通過搜索微信公眾號「萬家健康助手」關注「張建偉」、「施仁潮」、「黃向春」醫生進行交流溝通。

萬家中醫溫馨提醒:除此之外,風濕性關節炎還需注意保暖防寒,只要採用正確的治療方式,風濕性關節炎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