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校園肺結核疫情高發 四輪篩查難阻疫情傳播

2018年3月,山東省棗莊市的醫務人員在為小學生講解結核病防治知識。近年來,校園肺結核發病率呈現上揚趨勢。(ICphoto/圖)

22位在校學生患肺結核休學治療、43人被篩查出胸部CT影像異常……直到2020年10月14日江蘇師范大學對外發布《情況說明》,四千餘名在校師生終於獲知,校方在2019年8月21日即發現在校學生病例,肺結核已在校內持續傳播了一年以上。

最初看到這則新聞,北京結核病控制研究所副所長賀曉新並不驚訝。從事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十餘載的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針對校園內的聚集性疫情,如何早發現、如何進行包括早期篩查和預防性治療在內的處置、如何通報疫情,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結核病(俗稱“肺癆”)已經絕跡了,但實際上中國仍然是全球第三的結核疾病高負擔國家,從發病率來看,每年每1萬人中大約就有6個肺結核患者。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學校這種人口密集型場所容易發生結核病傳播。而全國有這麽多學校,情況各異,即便我國在2017年頒布了《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範》,出現一些聚集性疫情也在所難免。”賀曉新說。

江蘇師范大學發布《情況說明》的當天,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結核病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新發結核病患者約有一千萬,其中約8.4%來自中國,僅次於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報告還提到,目前“2030年全球消滅結核”的目標進度過慢,新冠病毒的流行更使結核病防控雪上加霜。

江蘇師范大學結核病疫情的暴發,青島結核病患者院內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都讓結核病這一最古老的呼吸道傳染病,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

2020年10月14日,江蘇師范大學發布情況說明,該校科文學院潘安湖校區22位學生確診肺結核,43人被篩查出胸部CT影像異常。(人民視覺/圖)

校方曾組織四輪篩查

根據《情況通報》,從2019年8月21日至2020年10月12日的短短418天,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獨立學院)潘安湖校區,陸續有22位學生被確診肺結核。

多位就讀於該校區的學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8級軟體工程一班成了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早在2018年,該班就有同學患上肺結核,之後每個學期都陸續有同學休學,先後約10人被確診。

在2020年9月至10月間覆蓋該校4868位師生的最新一輪篩查中,43名學生胸部CT影像異常,被單獨隔離觀察。該校一位學生在接受新華社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其中二十多位來自前述班級。根據新華社報導,從校方接到第一起病例通報開始計算,時間跨度已超一年。

徐州市賈汪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吳雲俠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2019年暑假,科文學院學生何某某在家鄉的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被診斷為肺結核。科文學院所在地的賈汪區疾控中心得知消息後通知了校方,並對何某某所在的軟體學院兩個班級的91名密切接觸者組織開展第一輪篩查,但未篩選出新增病例。

2019年年底,學校了開展第二輪和第三輪篩查,分別覆蓋1296人和3450人,共發現7例新增病例。2020年1月至8月,學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未開學,但陸續接到生源地報告11例病例。

9月1日開學複課後,徐州市賈汪區疾控中心又接到生源地報告3例病例,校方隨即開展了第四輪篩查,即《情況說明》中提到的,該校於2020年9月11日-17日,對全校師生及後勤人員進行了結核菌素試驗篩查(PPD)和X光檢查。

“對在PPD篩查中呈強陽性的病例,我們會進一步進行CT篩查。”2020年10月15日,徐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科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已有五六位疾控專家赴該校工作多日。由於胸部CT影像較為靈敏,43位被篩查出異常的學生需先進行隔離,等待進一步確診。

“PPD主要用於發現已感染結核杆菌但尚未發病的潛伏感染者,但感染不意味著一定會得病,發病的概率大約只有5%-10%。X光和CT影像都只是輔助診斷的手段,最終確診還是要靠病原學,看痰培養或肺穿刺活檢的病理結果,有沒有發現結核杆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李亮從臨床角度介紹了幾種篩查方式的作用。

賀曉新強調,篩查還應注意質量和覆蓋率,確保發現所有的患者和感染者。他認為,學校的篩查方式基本可以發現病患及潛伏感染者。

校園結核疫情呈上揚趨勢

儘管同為呼吸道傳播疾病,但肺結核的早期發現與檢測預防要比新冠肺炎困難得多。

“新冠病毒有明確的潛伏期,比如在接觸病人之後,兩周內如果不發病,未來因此患病的幾率就非常低了。但結核病沒有明確的潛伏期,接觸後可能不感染,感染了也可能終身都不發病,或在數月內、一年後,甚至十年後才發病。”李亮說。

該校大一新生張千(化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江蘇師范大學因肺結核病情登上熱搜之後,校方要求班主任召開緊急班會,目前校內教學仍正常進行,但講台上都會擺放手部消毒液,九十人以下的教室也不再配備擴音設備和話筒了。

近年來,校園內暴發結核病曾多次引發輿論關注,規模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017年。當年8月,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第四中學發生一起結核病聚集性疫情,截至當年11月24日,共發現確診病例81例,疑似病例7例。另在桃江縣職業高職發現確診病例9例,疑似病例3例。桃江縣衛計局、教育局、疾控中心多名責任人被免職。

2020年10月15日,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及江蘇省教育廳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顯示,2020年該省連續有揚州大學、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兩所高校發生結核病聚集性疫情,涉及人數較多,面臨較嚴峻態勢。

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學校官網轉發的《通知》中,提到2019年江蘇省結核病報告發病率為30.6/10萬,比2015年下降了27.5%,但校園結核病疫情卻上升。學生肺結核登記發病率從2015年的13.7/10萬上升到2019年的16.1/10萬,5年間上升了17.5%。

此外,校園結核病聚集性疫情(學生患者數3例及以上)也有上揚趨勢。2015年,江蘇全省共報告學校結核病聚集性疫情22起,2019年上升到52起,翻了一倍多。全省80%以上的肺結核聚集性疫情發生在高中和高校。

目前,國內學校的常規結核病篩查主要在新生入學體檢時進行,18歲以下詢問接觸史,進行流行病學調查,18歲以上才拍X光篩查。可能有學生未被篩查出,或在入校一兩年後才發病。

賀曉新認為,校園內學生一起上課、生活,人口密集,相對封閉的課堂和宿舍環境,學業壓力、生活不規律導致的免疫力下降等,都容易成為聚集性疫情暴發的原因。肺結核的症狀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很像——咳嗽、發熱、咳痰,加劇了早期發現和及時診斷的難度。加上部分學生不及時就醫或不願休學,進一步加劇了學校結核病防控難度。

“所以要對校醫進行培訓,發現學生出現類似症狀,要及時想到做結核病篩查。學校也要多向學生傳播結核病的知識,勤鍛煉,多通風,發現病患及時告知學生與家長,與疾控部門做好聯動篩查與防控。”李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學生預防性服藥比例低

通常情況下,普通肺結核病人若接受正規治療,療程需6-8個月;如不進行治療,每個病人一年平均可傳染10-15人。一旦有學生被確診,學校應根據有關規定及醫院開具的證明文件,為學生辦理休學和複學手續。

前述《通知》顯示,江蘇省在分析省內幾起聚集性疫情後發現,該省在學校結核病防控中,存在新生入學篩查落實不到位、密切接觸者的篩查程序欠規範、疫情處置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

“目前,我省最嚴重的薄弱環節是單純PPD強陽性的學生預防性服藥比例很低,今年發生的兩起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原因為單純PPD強陽性的學生拒絕預防性服藥。”《通知》寫道。

單純性PPD強陽性,提示體內已感染結核杆菌,有可能發展為結核病,也可能依靠自身抵抗力控制了結核菌而不發病。“這類人群的終身發病率約為5%-10%,很多學生或家長存在僥幸心理,拒絕進行預防性服藥,但他們有可能在未來某一時間發展為活動性肺結核,成為傳播疾病的隱患。”賀曉新介紹。

在聚集性疫情處置中,預防性治療是減少續發病例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但只有當單純性PPD強陽性學生的預防性服藥比例達到70%-80%甚至更高時,才能夠實現預防效果。目前我國的結核感染預防性治療遵循知情同意原則。

“如果只有30%的人吃藥,疫情就很難控制,病例發生就會綿延不絕。這時疾控和學校需要反覆宣傳動員,但仍然會有學生或家長堅決不同意。”賀曉新說,如果能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那樣,符合條件的單純性PPD強陽性必須接受預防性治療,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

消除結核:推進預防是關鍵

江蘇師范大學肺結核疫情,暴露出預防性服藥依從性低的難題。學生或家長認為不發病就無需服藥,擔心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是主要原因。

按照江蘇省《通知》中的要求,發生疫情的學校要承擔主體責任,務必使單純PPD強陽性的學生預防性服藥比例達到90%以上。如有學生拒絕服藥,學校必須采取線上教育等形式教學,確保觀察期內避免與其他學生接觸。但《通知》並無強製約束力。

在2020年10月20日召開的第51屆世界肺部健康大會上,“推進預防”成了今年的年度主題。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國家都出現了患者推遲就醫、結核病檢測優先級下降等問題,這直接導致病人發現率大幅下降。

“到2020年底,也許新冠和結核病分別將導致全球150萬-200萬人死亡,很難說哪種病會成為今年的頭號傳染病殺手。”全球抗擊艾滋病和結核、瘧疾基金執行總裁Peter Sands博士說。

而為了實現“2030年全球消除結核病”的目標,加強預防成為關鍵。結核病的預防性治療,即對已經感染結核杆菌的人,給予抗結核藥物。《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接受預防性治療的感染者從2015年的100萬上升到2019年的410萬。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副執行主任香農·哈德(Shannon Hader)說,針對艾滋病、肺結核雙重感染者的預防性治療,有效降低了艾滋病毒攜帶者患結核病和死亡的風險,未來計劃提高目標,譬如在活動性結核病患者家庭的兒童中,取得更大和更快的預防性服藥進展。

“新冠肺炎疫情給公眾上了一堂關於呼吸道傳染病的科普課,結核病很可怕,如果能早發現,就可防可治;如果延遲發現,就可能持續傳播造成聚集性疫情。”賀曉新認為,加大結核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加強管理、增大防控投入同樣重要。

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 南方周末實習生 董夢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