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你娃說「媽媽,我害怕」,娃並不是膽小,寶媽給出的反應很重要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對一些事物感到恐懼,相信每位家長都聽過自己的孩子說,我害怕。恐懼是人的本能,成年人也有很多害怕的事物,更不用說孩子了。但是孩子經常會因為一些成年人很難理解的原因恐懼,有的孩子害怕窗簾,有的孩子害怕空調,有的孩子會怕毛絨玩具,出現這類的狀況不在少數,一定也有很多家長對這種情況感到困惑,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對這些東西感到恐懼。

孩子總說害怕,那麼孩子到底在害怕什麼呢?孩子害怕一般有兩類因素: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基因遺傳決定的。在人類在進化的路程當中,大自然的一些危險因素會淘汰一部分人,而會懼怕這些危險因素的人就有更大的可能規避危險並存活下來,讓自己的基因遺傳給後代。所以有些孩子的害怕,是來源於遺傳。

後天因素: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其實孩子大部分的害怕都是後天導致的,小孩子容易受到刺激,家長或者他人的一些不好的習慣、行為都有可能讓孩子害怕,比如犯錯了打孩子,孩子就很可能害怕自己做的事;還有一些家長不讓孩子嘗試一些新鮮的、陌生的事物,這就有可能導致孩子會害怕嘗試,這些家長處於保護的阻礙行為,有時候會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家長要表現得大方得體,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心理呢?

1.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要理解孩子的害怕,用「這有什麼好怕的」來回應孩子是會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的。當孩子說「我怕」時,實際上他是在傾述、在尋求幫助。孩子們各種各樣的恐懼是有原因可循的,並不是他在撒嬌、矯情。當他和你說時,你不要急於否定他,而要接納和理解他,你的理解對他來說已經是一種治癒。如果一味否定,孩子在遇到害怕的事情也不會再找你求助,而是會關上和你溝通的大門。

2.換個角度去解釋孩子害怕的事物

孩子大部分的害怕都是因為對事物的負面理解,這時候家長就可以通過一些迂迴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比如害怕窗簾的孩子,你可以說這是風姐姐來找你玩,害怕毛絨玩具的孩子,可以說這是他的朋友。通過這些解釋會讓孩子對這些東西有新的認識,不在用負面的角度去看待。因此家長要學會用一些迂迴的手段,不能對寶寶永遠都是「這有什麼可怕」。

3.改變孩子對一些事物的態度

有很多孩子的害怕來源於第一次的失敗,比如玩沙子的時候,進眼睛裡面了,孩子就可能不會去玩第二次了,父母可以通過陪伴的方式改變孩子對這些失敗的看法。就像上面的情況,父母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沙子,帶動孩子,孩子看到父母在玩的時候的樂趣,就會覺得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自己也會參與進來一起玩耍,克服害怕。

當孩子告訴父母自己害怕的時候,爸爸媽媽要給自己和孩子足夠的耐心。作為父母的回答是很重要的,孩子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去嘗試,去練習,去接受。家長需要在他身邊陪伴和安撫他,鼓勵和表揚他的進步,讓孩子相信,恐懼是可以通過努力克服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