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世紀初的戰爭和饑荒造成至少兩千萬人死亡

在整個20世紀前半期,中國最為流行的詞語之一就是“四萬萬同胞”或“四萬萬五千萬同胞”,這是當時人們對中國人口數量的一個寬泛的共識。

“四萬萬同胞”的由來

1、真實統計數據的差距

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認為當時的中國人口有四萬萬,並且認為中國人口的發展處於停滯狀態;民國時期主管人口統計的內政部一度甚至連中國人口究竟是四萬萬還是三萬萬,是增加還是減少也不能確定;1949年9月,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開幕詞中稱中國的人口總數為4.75億。

但是當1953年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公布時,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普查的結果1953年中國大陸人口已經超過了5.8億,如包括海外的華僑、留學生、駐外人員及台灣省的人口,全國人口已經達到了6億。這證明了中國人口最遲在20世紀40年代已經突破了5億,1949年年底時的中國大陸人口已經毫無疑問地超過了5.4億,幾乎比當時宣布的人口總數多出了7000萬人。

這一事實進一步證明了中國大陸的人口總數可能已於20世紀30年代,即抗日戰爭前就已經達到了5億。這也表明在1953年全國人口普查之前,民國時期所有的全國人口統計數與估計數(包括官方的、團體的與私人的)均低估了當時的實際人口數,人們對於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人口數量的認識均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2、“四萬萬同胞”的由來

孫中山在其《三民主義》中認為“四萬萬同胞”起源於清乾隆年間人口登記的結果,這一說法並沒有根據,因為終乾隆一朝,官方統計的全國人口數從未達到過四萬萬,實際上直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官方統計中的中國人口數才有史以來第一次達到了四萬萬,這就是“四萬萬同胞”一詞的原始來源。

在經歷了太平天國戰爭後,官方統計的全國人口總數從鹹豐二年(1852年)的4.3億開始急劇地下降到了3億多人口,隨後直到清朝滅亡,再也沒有可靠的全國人口總數統計,現存於《清實錄》與《戶部清冊》中的每年人口數僅是全國部分省區的不完全統計;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官報》上發表了全國人口統計數字,為四萬萬七百萬,但是這只是估計數,並沒有進行實際的普查和登記,因此“四萬萬同胞”只是當時人對中國人口總數的一種大概的估計與認識。

民國二十年(1931年),國民政府內政部公布了民國十七年(1928年)人口普查的結果。由於此次全國人口普查僅有13個省的完整調查結果,因此內政部在《民國十七年戶口調查統計報告》中,對完全沒有調查數的12省、外蒙古、西藏及有部分調查數3個省的戶口數進行了估計,最終得出的全國戶口統計結果是民國十七年(1928年)全國人口總數(不包括當時處於日本佔領下的台灣省)為474787386人,這不僅是民國政府第一次正式發布的全國人口總數,也是中國中央政府自鹹豐元年(1851年)後第二次正式發布的全國人口總數,此即為“四萬萬同胞”一詞的第二個重要來源。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內政部對民國元年(1912年)沒有完成的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進行了修正與補充,得出了民國元年(1912年)全國人口總數為419640279人,這是“四萬萬同胞”一詞的第三個重要來源。

此外,內政部於抗戰前夕的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以及抗戰後的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又幾次發布了全國人口統計結果,人口總數均是4億多,這些全國人口數字無疑即是毛澤東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公布的1949年全國人口統計數字的直接來源。

影響人口增長的負面因素

1、戰爭

回顧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歷史,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可能就是頻繁的戰爭,戰爭必然會直接導致參戰人口和平民的大量死亡,也即會提高人口的死亡率。

除了造成人口的直接死亡外,戰爭對人口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在戰爭過程中,生產、生活設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原有的經濟活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樣也就會不同程度地降低人口的生活水準與質量,從而有可能提高人口的死亡率和降低人口的生育率。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建立後,直到1949年的近40年內,中國歷經大大小小的持續的軍閥混戰,民國十六年(1927年)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兩次國內革命戰爭,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全國性的抗日戰爭,戰爭之頻繁和規模之大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罕見的。這些戰爭毫無疑問會從不同途徑給中國人口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由於當時缺乏可靠的因戰爭死亡的人口統計,現在已經沒有辦法精確地估量這些戰爭帶來的中國人口死亡狀況。

根據對湖北、江西兩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人口統計數與民國二十年(1931年)人口統計數進行比較,江西地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的人口數比民國二十年(1931年)下降了300萬人,湖北地區則為160萬人,而這兩個地區正是當時內戰的主要戰場,但並沒有此次戰爭直接導致的人口死亡數的統計。

20世紀上半期更大的戰爭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的抗日戰爭。日本發動的此次侵略戰爭對中國造成的人口死亡數由於缺乏可靠的統計始終未有定論,近年有多種的估計和官方宣布的數字,前後變化也頗大,其中相對比較準確的是中國軍人的傷亡數。

據國民政府軍令部戰後的統計,中國國民黨軍隊陸軍陣亡1319950人,失蹤130126人,負傷1761335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另據統計,中共武裝部隊傷亡584267人。

1994年,中國軍事科學院編寫的《中國抗日戰爭》稱:“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傷亡380餘萬人,中國人民犧牲2000餘萬人,中國軍民傷亡總數達3500萬人以上”。這一數字可能是目前最新的官方發布的抗日戰爭中傷亡數字,但是卻用了“犧牲”這種含糊的字眼,其含義與“死亡”應屬一致,也即意味著在抗日戰爭中死於戰爭的人口達2000萬以上。

當然,如前面已經提到的,戰爭不僅造成直接的人口死亡,還會導致間接的人口死亡。戰爭導致的流行病以及造成的生產、生活設施的破壞,青壯年人口的離家服役等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導致死亡率的上升和生育率的下降,,從而降低人口增長速度。

據估計,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初中國人口總數為5.2億,低於戰前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初的5.3億;而如果排除抗日戰爭的影響,中國人口仍以宣統三年(1911年)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間的速度增長,那麽,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人口數應該達到5.87億,比實際的人口數多出了6000多萬,遠遠超過了抗日戰爭中的戰爭死亡人口統計的2000萬,這意味著抗日戰爭間接造成的人口死亡數是極為巨大的,並且降低了人口的生育率。

2、災荒

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是一個災荒頻繁的國度,其中最為嚴重的災害是民國九年(1920年)北方大旱災,民國十七年(1928年)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西北一華北大饑荒,民國二十年(1931年)江淮流域大水災,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到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中原大饑荒。這幾次大災害造成的各地人口損失都是極為駭人的。

民國九年(1920年),中國北方發生的特大旱災的地域包括今天的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此次旱災是從民國八年(1919年)夏秋季節開始,一直到次年的秋收後,各地才相繼下了透雨,旱情才得以緩解。

據內務部賑務處統計,此次華北各省受災縣共340個,災區面積2712700余平方裡,其中京兆區17縣,直隸省86縣,河南省77縣,山東省21縣,山西省64縣,陝西省75縣。

另據內務部賑務處的材料估計,災民至少有3000萬人,佔各縣原有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三。災民的生活狀況自然也在不斷地惡化之中。他們“始則采摘樹葉,參雜粗糧以為食;繼則剝掘草根樹皮,和秕糠以為生”。據北京國際統一救災總會的估算,此次華北大饑荒造成了約50萬人的死亡。

就在北方廣大地區經歷特大旱災的時候,民國九年(1920年)12月16日晚20:05,一次世界歷史上造成人口損失最大的地震之一——甘肅海原(今屬寧夏)大地震爆發。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在甘肅海原,震級為8.5,震中烈度達12(1976年唐山地震的震中烈度為11)。此次地震極其劇烈,持續時間長達十幾分鐘,嚴重破壞區的範圍包括東起慶陽、南至西和、西至蘭州、北達靈武的現寧夏、甘肅、陝西三省的廣大區域。

極震區的海原城全城房屋蕩平,全縣死43026人,牲畜被壓斃者41638頭。海原東南的固原縣,城區也全部被毀,全縣死39176人,壓斃牲畜6萬餘頭。據華北救災協會刊發的《救災周刊》第18期所載的《甘肅被震各縣災情略表》統計,甘肅省62縣共震斃266186人,傷76611人,震斃牲畜總數為1760340頭,再加上其他省份的損失,此次海原大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數當超過了30萬人。

民國九年(1920年)北方特大旱災過後不到10年,又一場更大規模的大饑荒開始席卷西北、華北的廣大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陝西、甘肅兩省持續遭受了長達3年之久的大旱災襲擊,此次旱災由於持續時間長,並且伴隨著傳染病的流行,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民國九年(1920年)那次旱災。

陝西省在3年的災荒中,死於饑餓及傳染病者高達300萬人,甘肅省死亡人數也高達250萬到300萬。另外,旱災也波及了山西、河南、河北、綏遠等省。

民國十七年(1928)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西北一華北大旱災剛剛結束,南方的長江、淮河流域又爆發了特大的洪水。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季,長江流域降雨量比平常多了一倍半到三倍以上,並從7月中旬延續到了下旬,上遊的洪水與中下遊的洪水遭遇,導致了長江乾流大堤從湖北石首到江蘇南通,共有354處潰口,沿江諸城市武漢、九江、范湖、安慶、南京均不同程度地受淹。

與此同時,淮河流域也爆發了大洪水,7月15日,蚌埠上下100公里的淮河大堤崩潰,大水淹沒了3.2萬平方公里的淮北平原。此次江淮水災波及8個省,受災人口達531萬,其中死亡人口達422499人。

繼民國二十年(1931年)江淮大水後,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北方的黃河又發生了一次水災,但這一次卻完全出於人為。國民政府為阻止日軍佔領鄭州,竟命令軍隊爆破河南花園口黃河大堤,以水代兵。大堤炸開後,滾滾黃河水沿賈魯河、潁河、渦河之間的低窪地向東南一瀉千里,注入正陽關至淮遠一帶的淮河,橫掃了黃淮間的平原地帶。

花園口決堤雖然遲滯了日軍的進攻,但給居住在黃淮平原的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形成了著名的“黃泛區”。此次人為的黃河水災漫淹3省44個縣市,受災人口1250萬,其中89萬人死亡。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夏,正是抗日戰爭最為艱苦的年代,又一次特大的旱災降臨已飽受戰爭災害摧殘的中原地區。這次旱災以河南省的災情最為嚴重,一直持續到了次年的5月,隨後又遭受了蝗災、水災的襲擊,全省饑民3000萬,死亡達200萬到300萬人。與此同時,遠在華南的廣東也遭受了大旱災,伴隨著傳染病的流行,全省死亡人口達50萬人。

僅以這幾次特大的災荒合計,直接死亡人口數已經超過了1000萬人。災荒不僅會導致人口的直接死亡,在災荒中結婚率肯定有所下降,而且處於災荒中的人口由於營養不良,生育能力也會受到影響,這些必然導致生育率的下降。

因此這些災荒對人口增長的抑製作用遠遠超過直接造成的死亡人口數。

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僅戰爭與災荒直接造成的死亡人口數至少在2000萬以上,如果包括間接減少的人口數(包括生育率下降)兩者合計可能超過了1億(僅抗日戰爭就使中國可能達到的人口數減少了6000多萬),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這些戰爭和災荒,中國人口會以遠超過宣統三年(1911年)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間平均年增長率10.27‰的速度增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