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交大海洋學院將迎首屆大學生,實施全員導師製

2019年5月8日,界面新聞記者從上海交大獲悉,該校海洋學院即將迎來首屆大學生。上海交大海洋學院實施全員導師製,學生一年級即進入導師專業實驗室進行實驗與實踐,全過程參與科研訓練、科研實習和海洋科考。

當天,上海交大海洋學院院長周朦專程從北極科考返回上海,為媒體介紹上海交大海洋學院的概況。

2013年,上海交大成立海洋研究院,希望將最好的海洋工程和技術與海洋科學相結合。2014年,海洋研究院開始與其他學院合作招收研究生,2018年,海洋學院正式成立,建立了海洋科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9年,海洋學院建立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據周朦透露,海洋學院每年都有上千萬經費進入,截至目前累計超過1個億;目前已發表論文103篇,專利申請數40項,專利授權23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與自然資源部海洋二所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共建海洋學院,這是教育部和自然資源部探索高水準大學與高水準研究院所合作共建新機制。上海交大海洋學院將發揮部部共建優勢,圍繞學校大海洋科學發展戰略,實現海洋科學與技術交叉融合發展,以建設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創新基地、領軍人才集聚高地為目標,培養海洋科學與技術拔尖人才。

據周朦介紹,上海交大海洋學院的定位是打造海洋科學與技術交叉融合發展的國際化一流學院,培養科學基礎扎實,人文素養深厚、興趣驅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海洋學科領軍人才,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國際化視野和多元文化包容理解能力的交叉複合型高端人才。海洋學院將培養學生扎實的數理化基礎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的金工、電子基礎和動手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

上海交大海洋學院院長周朦。攝影:劉素楠

上海交大海洋學院每年將招50名博士生、50名碩士生和60名大學生。

“美國的一流海洋科學家都是從MIT等名校培養出來的,中國大學目前缺乏一流的海洋科學本科教育。我們希望培養海洋科學方向的大學生,未來他們不進能成為國內一流的海洋科學研究‘幼苗’,也能成為國際一流大學的‘幼苗’。”周朦解釋。

他表示,上海交大海洋學院將為學生提供與國際接軌、科學與技術融合的本碩博貫通課程和培養體系;實施全員導師製,結合學生個人專業興趣雙向選配學術導師,一年級即進入導師專業實驗室進行實驗與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與自己專業興趣點契合的發展方向。

海洋學院注重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課程學習的同時,全過程參與科研訓練、科研實習和海洋科考,發揮海洋科學與海洋技術交叉融合優勢,鍛煉學生獨立科研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海洋學科複合型人才。

上海交大海洋學院還將積極營造大師治學氛圍,依托高水準師資團隊開設系列核心課程和專題講座,開展與大師面對面系列活動,培養數理基礎扎實、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過硬、專業視野開闊的未來學科領軍人才。

“科學大師一定要進課堂。我在交大開了通選課程‘走進海洋’,3個小時,學生全程盯著你看,很有興趣。另外,我們要不斷舉行科學學術報告,第一時間告訴學生科學的最前沿。我們也讓學生在二、三年紀就進入實驗室,進入科研組,進行海上實習。上課、報告和實驗室,不僅僅能培養學生的興趣,還能讓他們扎根海洋科學。”周朦說。

目前,上海交大海洋學院有專任教師49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美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特聘專家計劃2人,國家特聘專家計劃(外專項目)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2人,國家特聘專家計劃(青年項目)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超過95%的教師具有海外長期留學、訪學或工作經歷。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講席教授Michael L. Bender Alfred Wegener出席了當天的發布會。

Michael L. Bender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地球、大氣和海洋科學教授,2015年受聘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講席教授。

“我們稱他為Giant,偉人。”周朦如此介紹。

據上海交大官網消息,Michael L. Bender教授是國際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著名權威,長期從事冰期與間冰期之間的氣候變化及全球碳循環過程研究。自1980年代初期起,Michael L. Bender教授致力於研究海水、大氣、冰芯、沉積物和土壤中氣體分析方法,開創了測量冰芯氣體性質的古氣候研究領域,建立了冰期與間冰期、生物圈生產力與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關係研究;他不斷創新分析方法,開創海盆至全球尺+A143度碳循環與生態系統生產力海上走航式連續觀測系統研發。他所發展的分析方法已成為國際上此領域的基本方法,他所開創的領域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規律以及理解全球變暖的自然和人類因素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觀測數據。

近年來,上海交大海洋學院師資團隊承擔了包括科技部的973、863和重點研發項目,以及基金委的重大、重點和國際合作等項目。團隊研究足跡已涉及全球七大洲五大洋,研究領域涵蓋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及生態現象和過程、海洋觀測和勘探技術等。

“我們不僅去了南極,也去了北極。”周朦希望,未來海洋學院的學生具有國際化視野,能夠到任何地方從事國際化科研項目。

上海交大海洋學院擬為大學生提供全覆蓋的海外一流大學短期貨流、學期貨換、雙學位等交流交換項目;依托國際化師資團隊,開設系列全英文專業課程,採用小班化教學,保證不同學生差異化發展,保證整體高水準教學質量;選用高標準和國際前沿的課程教材,對標世界一流大學,選用國際公認的一流教材;依托每年數十位海外知名學者到院訪問傳統,為學生開設系列學科前沿講座,營造國際化氛圍,引領學生走在國際前沿,提高學生學術水準,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胸懷天下的情懷,為學生就業和畢業後海外深造打好基礎。

總而言之,周朦指出,上海交大海洋學院的本碩博培養體系將人才培養與科研、國家任務緊密結合,將海洋科學與技術、海上實踐相結合,實施全員導師製,營造國際化教育環境,以培養海洋科學的世界高端人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