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特寫|自己掏錢給球員加餐!一個校園足球教練的不悔路

王悅。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圖王悅。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蒲垚磊 圖

  來源:澎湃新聞 

  我感覺現在有點‘走極端’,校園足球鋪天蓋地全是外教。非洲外教、英國外教、西班牙外教……反而中國教練很少。

  國家隊和中超固然吸引眼球,但中國足球的基礎,在青少年當中。

  做一個青少年教練,沒有那麽豐厚的收入,沒有那麽大的名聲,能在這個崗位上一年年堅持,靠的只有對足球的熱愛。

  今年,是王悅當上校園足球教練的第13年。因傷無法繼續球員生涯的他,把夢想放在了孩子們身上。他光是給小球員們買雞蛋,就花了將近10萬。

  十多年來,他也見證了中國足球從谷底到蓬勃。對於如今校園足球的火熱,他有自己的呼聲:“我們不能一味學習國外,把自己原有的好東西丟了。”

  2018年,對於中國足球人而言,他們腳步匆匆,片刻都不敢停歇。

  ❉ 王悅帶隊獲得的獎杯。

  ✪ 折翼的職業球員夢

  今年3月初,在2017年上海青少年足球最佳教練頒獎典禮上,來自上海大學附屬學校的王悅是8位捧得獎杯的教練之一。

  如果把時間倒撥十多年前,或許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將會以青少年足球教練這一身份走上領獎台。

  他的足球生涯從幼稚園大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區裡老師來選苗子,他被挑中,就這樣走上了足球路。

  父母是雙職工,對他常沒空照看,也就放手讓他去踢球。原本,他的目標也和大多數踢球的孩子一樣,是向著職業球員去的。

  在小學踢、進少體校、進乙級隊、進上海中遠預備隊……這條路的開頭,走起來按部就班。

  然而就在前路漸明時,他的球員生涯卻戛然而止——一次比賽中他遭遇重傷,肩部韌帶嚴重撕裂外加鎖骨骨折。

  “傷了之後,就離開了中遠預備隊。後來也曾試著去五人製足球的球隊試訓,但是身體、狀態,還是感覺有些跟不上,就徹底退下來了。”他對澎湃新聞記者回憶。

  那之後,他兜兜轉轉,也在公司上過班,但因為“受不了坐辦公室”,最後還是回到了足球。

  那時,正是2005年前後,中國足球開始跌入谷底的年代。中超誕生後接連不絕的假球黑哨,讓足球在大眾眼中的形象不斷下跌。

  而當年,跟王悅一起踢球,但後來沒有走上職業路線的隊友,絕大部分也沒有繼續待在足球這個行業。

  就像王悅說的,“(退下來後)去開酒吧的也有,做生意的也有。很少有人願意還留下來搞青少年足球。”

  這不意外,在那個假賭黑的年代,誰願意送孩子踢球呢?

  ❉ 獎杯、證書

  ✪ 800塊工資,每個月都在倒貼

  王悅說,自己還清楚地記得,2007年第一次走進上海申華小學時心裡的感受。

  “在上海不可能還有這樣的學校。”——這便是他的第一印象。

  作為一所外來民工子弟學校,校園的條件並不盡如人意。場地是煤渣的,跟王悅在小學時踢過的場地差不多。操場的球門則東倒西歪,在他來之前,顯然沒人會去踢球。

  他跟校長提了,自己想帶一支足球隊,“畢竟是踢過球的,有這個專業”。而校長也很開明:你就去做吧。但是,學校條件所限,並沒有任何的經費支持。

  那個時候,因為還不是學校的在編老師,王悅每個月的工資只有800塊。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他開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足球創業路。

  “那時候學校條件也不是很好,也不好意思提(要經費)。沒有標誌桶,我就自己去一元店買那種塑料小盆,倒扣過來當標誌桶。標誌杆要十幾塊錢一根,太貴,就去買了抽馬桶的吸子,立在地上當標誌杆。”

  事實證明,塑料盆和馬桶吸,一樣可以培養出好球員。兩三年之後,他從一年級帶起來的這支球隊,就開始在市裡面拿冠軍,成了上海青少年足球的一顆“新星”。

  從足球層面,那時的王悅可以說已經開始成功了。但從大眾眼光來看,卻不一定如此。

  原因也很簡單,他乾這份工作,不僅沒什麽錢,還要“倒貼”。

  看學生每天清晨和放學後要練習足球,他覺得需要一些“營養品”給學生補補。於是自己花錢給孩子們買雞蛋,每天每人一個。

  偶爾,他還會買一些牛羊肉、甲魚,給孩子們加餐。平時球隊外出打比賽,包一輛麵包車300塊,也是他自己掏錢。

  算下來,800塊的工資,光是用來買雞蛋就能差不多花光,加上平時的各種支出,每個月還得自己貼上1000多塊錢。

  好在自己家裡條件還不錯,王悅對此沒有半句怨言。直到後來有一次,家長端著燉好的甲魚湯進學校碰上校長,才“暴露”了王悅貼錢的行為——之前,他一直“騙”家長說這些營養品,都是學校給出錢買的。

  ❉ 熬出頭,校園足球火了

  王悅的妻子後來給他算了一筆账,在申華小學10年,他自己投入進去的錢就有15到18萬。其中,光是每天每人一個雞蛋,算下來就花了近10萬。

  對於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這樣一筆錢不是個小數目,但王悅卻有著自己身為足球人的“固執”,“當初妻子認識我的時候,我就是這樣了。”

  常年的付出,換來的是弟子們的尊重。之前從下手下帶出來的孩子,現在有的進了職業隊預備隊,有的已經進了國少。直到今天,他們還會記得王悅,逢年過節,總是會上門看望恩師。

  就像一位他曾經的弟子所說,“我還記得當年王老師買了牛肉羊肉,都是給我們吃,自己在邊上吃便當。小時候不懂,但現在我們明白,誰是真正對我們好的人。”

  多年的帶隊訓練下來,王悅也得上了“職業病”——一開口,嘶啞的嗓音就顯得跟他30多歲的面容有些“違和”。

  但就算這樣,他也從沒想過轉行,“(嗓子)好不了了,開完刀繼續這樣還是會長(息肉),沒用。除非不幹了,不過我還沒想過‘退休’。”

  事實上,在當上了校園足球教練以後,王悅也有過轉行的機會。那是家裡一個在上海開體育品牌連鎖店的親戚,願意給資源讓王悅也開一家店。如果認真做下來,一年賺個二三十萬並不困難。

  但王悅還是回絕了這份好意,“我還是比較喜歡足球,錢夠用就好了,我覺得一個人最開心的,就是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毫無疑問,王悅所喜歡的足球的大環境,到了今天,已經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相比的800塊工資,現在校園足球教練的收入已經好了太多,兩三年前達到了6000元左右。隨著校園足球的火熱,各家學校的投入也增加了許多。

  2015年,申華小學就翻新了自己的球場。而去年夏天王悅結束借調,回到編制所在的上海大學附屬學校後,上大附屬學校也專門修繕了足球場地。

  現在,王悅帶的這批孩子每天有豐富的免費早餐,下午還有點心。服裝、裝備、各種開銷都是學校包辦。王悅也笑言,“自己貼錢的時代過去了。”

  ✪ 學習國外,別忘了自己的好東西

  如今,王悅以及他手下的這批孩子,在整個上海的校園足球圈都是被關注的存在。這和他多年來的訓練方式密不可分。

  和一些教練為了快速出成績,讓小孩子從小練力量不同,他更注重的是技術、速率和敏捷方面的訓練。

  “對小孩子來說,在身體上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水準。而且成績不是衡量青少年教練的唯一標準,關鍵是出人才。”

  針對青少年球員,王悅一直都在摸索和學習正確的訓練方法,很多老教練、外教的訓練課,他都會去觀摩,然後做筆記、實驗、總結經驗。

  一年年下來,他也總結出了更科學的細節方法。

  比如在固定區域內的帶球訓練,成年隊員可能一組是1分半2分鐘,他就隻做30秒,“不然小孩子體能不夠,後面一分鐘完全就浪費了,而且後面拖遝下來,也不利於形成高速率的身體記憶。”

  事實上,在自己18歲那年,王悅就曾留洋前南斯拉夫踢過一年球。那時他的感覺是:中國球員在基礎技術上並不比外國球員差,而是差在技術的運用和比賽分析上面。到了比賽,外國球員能發揮七八成,中國球員只能發揮兩三成。

  如今,這一短板也被許多青少年足球人重視,小球員也有了更多實戰機會。比如王悅的球隊,幾乎每周都有比賽,包括其它省市甚至國外的球隊都會前來交手。

  不過,在熱潮之中,王悅也觀察到了一個讓他有些擔憂的現象。

  “我感覺現在有點‘走極端’,校園足球鋪天蓋地全是外教。非洲外教、英國外教、西班牙外教……反而中國教練很少。”

  “我覺得這有點丟掉我們自己的東西了,外國有好的東西我們學過來,但不是一股腦全拿過來。我們中國足球也有好的東西,比如小快靈,這種風格適合中國球員的體質,就像日本、泰國,都是打小快靈。這些好的東西,我們應該去保留傳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