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航系資金困局:250億債務壓頂 無力購當當

  海航系資金困局:250億債務壓頂,無力購當當

  來源:市界  作者 | 張洋

  海航系深陷資金困境,海航科技75億元收購當當的交易告吹。9月19日晚間,海航科技發布公告稱,目前資本市場等外部環境較預案披露時已發生較大變化,決定終止收購。實際上,海航科技面臨250億的短期債務壓頂,資金鏈緊繃。

  海航收購當當黃了。

  9月19日晚間,海航科技發布公告稱,目前資本市場等外部環境較預案披露時已發生較大變化,現階段繼續推進本次重組的相關條件不夠成熟,決定終止收購北京當當科文電子商務及當當網資訊技術。

  當當隨即在官方微博中回應稱,海航是令人尊重的集團,但發展過程中目前存在流動性困擾。並購的終止,對當當顧客、當當供應商、當當員工沒有影響。

  市界(ID:newsseeker)發現這筆交易其實早已暗藏危機,海航科技面臨250億的短期債務需要償還,資金鏈岌岌可危,無力再出資收購當當。

  可憐李國慶、俞渝本以為找到“如意郎君”,無奈遭海航半路拋棄。

  250億債務亟待歸還

  5個月前,海航科技、當當“喜結連理”,一個是激進的資本貴胄,一個是深耕近20年的老牌電商,這樁聯姻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4月11日,天海投資(現航海科技)發布公告稱,以75億元的價格,收購當當科文100%股權以及北京當當100%的股權,其中,支付包括34.4億元現金,以及募集不超過40.6億元配套資金。

  ▲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

  不過17天后,海航科技2017年年報,被審計師出具“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的無保留意見。

  審計師提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航科技的貨幣資金餘額累計人民幣75.2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9.8億元和290.2億元。其中,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暴增497.88%至290.2億元,是審計師出具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的無保留意見最重要的理由。

  市界(ID:newsseeker)發現,海航科技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暴增,緣於子公司兩筆合計42.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 278.4 億元)的長期銀行貸款逾期,根據相關借款協定條款,銀行有權要求海航科技的子公司 GCL 隨時償還上述借款,導致這兩筆長期借款轉入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科目。

  ▲ 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夫婦

  42.7億美元的債務要從收購英邁說起。

  2016年2月,天海投資(現航海科技)以GCL為主體斥資59.2億美元跨境收購英邁,其中,天海投資自有資金87億元人民幣、聯合投資方國華人壽出資40億元人民幣,剩餘收購資金全部來自部銀行借款,即42.7億美元。

  這42.7億美元中,有40億美元借自中國農業銀行,海航集團將其持有的若乾股權作為質押物,並由海航集團、大新華航空、海航資本、海航物流集團提供擔保,利息每季度支付一次,本金於借款起始日七年內按合約約定比例償還。

  另外2.7億美元借自中國建設銀行,由天海投資(現航海科技)母公司海航物流集團提供擔保,利息每季度支付一次,本金應於借款起始日五年內按合約約定比例償還。

  然而,海航科技因資金緊張未能履行相關借款約定,導致銀行發送還款通知。

  2017年年報出爐的當天,航海科技立即對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做出解釋。

  航海科技提到,公司子公司GCL已歸還銀團(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借款共計4億美元,並額外自願提前歸還借款本金5000萬美元。並已收到銀團的還款通知,列明GCL未來五年應償還借款金額,表明GCL尚不需集中一次性償還銀團借款,公司後續將繼續與銀團保持溝通。

  雖然海航科技聲稱GCL尚不需要集中一次性償還銀團借款,但海航科技2018年半年報顯示,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仍舊高達257.30億元,這意味著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並未轉回至長期借款科目。

  一位審計師告訴市界(ID:newsseeker),如果海航科技真的跟銀團達成協定,可以分期付款,那麽基於審計原則,2019年以後應還的借款應該轉入長期借款科目。

  然而,從2018年半年報來看,審計師仍舊將這兩筆借款留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科目內,令人生疑。

  6月2日,證監會就42.7億美元的貸款問題問詢海航科技,但海航科技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回復,至今未能回答。

  自有資產無力變現

  整個“海航系”債務壓身,海航科技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海航科技2018年半年報顯示,前6個月營收1501.54億元,僅較去年同期增長2.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只有8.3萬元,同比下降103.34%。

  海航科技的流動比率從2016年的1.35下降到2018年上半年的0.99,短期償債能力變弱。資產變現能力也不斷走低,速動比率2016年為0.92,到2018年上半年只有0.67。

  ▲ 海航集團 圖/視覺中國

  截至6月30日,海航科技账上的貨幣資金因回購6.5億元 “16天海投資債券”,同比下降10.29%,至67.50億元。67.50億元貨幣資金中,還有32.63億元因監管账戶、稅務账戶資金、 定期存款、票據保證金而受限,海航科技可用的貨幣資金只剩34.87億元。

  海航科技2018年半年報還披露,截至上半年,本集團帶息債務主要為以美元、歐元及澳元計價的浮動利率合約,金額為278.51億元。海航科技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84.64%,即使在海航系上市公司中也屬於較高水準。

  債台高企,海航科技卻斥資75億元收購當當,且給當當的估值較高,增值近235倍。“出手闊綽”的海航科技還跟交易對方協商一致,不就標的資產業績做承諾或補償。

  75億元中,海航科技需要支付34.4億元的現金,账上的貨幣資金僅僅是剛夠付,為了確保公司账上存有流動資金,海航科技想要順利收購當當就必須在資產或股權上打主意。

  實際上,海航科技在2017年就已開啟“賣賣賣”模式。2017年9月,海航科技將持有的天津市天海海員服務有限公司、天津市天海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天海國際船務代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上海海航海運有限公司,獲得416.03萬元收入。 

  2017年12月,海航科技又將深圳前海航空航運交易有限公司19%的股權、天海金服(深圳)有限公司 100%的股權(含天海金服及其全資子公司深圳鑫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所合計持有的前海航交所 31%的股權),分別轉讓給海航創新金融有限公司、海航創金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獲得1.073 億元資金補充。

  今年5月,有消息傳出英邁也將被出售,不過海航科技發布公告澄清沒有出售英邁國際的計劃與意向,並對英邁成長前景充滿信心。

  英邁成立於 1979 年,是一家全球性的電子產品分銷及相關服務提供者,分銷成千上萬的技術產品,是全球電腦與移動網絡設備硬體供應鏈綜合服務商。

  2018年上半年,海航科技電子產品分銷業務對外交易收入達到1501.14億元,為公司貢獻淨利潤0.62億元,英邁是主要功臣。

  ▲ 英邁國際(中國)有限公司

  當下,海航科技的非主營業務基本變賣完畢,再想變賣資產就只能動主營業務公司。

  另一條股權融資的路同樣行不通,海航科技的“海航系”股東中,海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20.76%股權,全部處於質押狀態。大新華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質押了2.66億股,質押比例達到99.96%,到了押無可押的境地。

  變賣資產和股權質押兩條融資之路幾乎被堵死,再加上250億元的債務催命符,迫使海航科技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麽冒著巨大的債務風險繼續收購當當,要麽放棄當當自保。

  顯然“棄車保”更加明智。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