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黑水先民傳》:收錄黑龍江自漢魏至清末歷史人物451位

在近代以來的黑龍江史志文獻中,黃維翰的《黑水先民傳》是很獨特的一部著作。此書共收錄黑龍江省自漢魏至清末近1700年間的歷史人物451位。其作者黃維翰曾供職黑龍江,撰述此書除了本身的學養條件外,也與他對祖國和黑龍江地方的熱愛分不開。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黃維翰出任呼蘭府知府。作為一個關心時弊的學者,他通過對社會的觀察和體驗,探尋救國之策。在多年對黑龍江地方史的研究中,他不僅對於黑龍江地區的史事、人物多加關注,也對各民族的源流和興衰變化,各民族(以及部族)之間的關係,歷代民族政策、管轄體制乃至地方的開發建設等問題加以研究,並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

《黑水先民傳》體例嚴謹,與一般方志人物傳相比確有獨到之處。黃維翰在“自敘”中申明兩點,“不以棄地者棄人”和“不以籍其人而諱其所自出”,顯示出《黑水先民傳》在體例上與一般方志人物傳的不同,即根據黑龍江地方歷史而在傳主收錄範圍、族姓追溯等方面有其鮮明特點,由此可以看出黃維翰獨到的史學見解及深沉的愛國主義思想。

“不以棄地者棄人”中所說的“棄地”,是指1858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的《璦琿條約》及1860年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侵佔了我國黑龍江以北的大片領土,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又侵佔了“江東六十四屯”。為了記載上述這些已劃入“異域”的土地上的歷史,記述其傑出人物,黃維翰才在體例上進行了創新。

“不以籍其人而諱其所自出”,所謂“籍其人”,是指將其人定為黑龍江籍的。不“諱其所自出”,是說對其籍貫族姓來源仍要加以記述。黃維翰強調此點是針對黑龍江原為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歷史情況,表明他對族姓源流的重視。黃維翰熟悉黑龍江古代歷史,對於隋唐以來的契丹、蒙古、女真等族的源流演變多加留意,意在提示世人,記述少數民族族姓源流是為了便於後人考察研究,而不要淹沒這部分史實。

黃維翰在各族的分布情況、地理位置以及歷史地名的演變方面,均下了許多功夫。按照其考證出的黑龍江地域範圍,黃維翰將正史(或其他史籍)的有關紀傳進行地名考釋,知其地所屬,進而考求可以入傳之人,然後證實今屬何地何族。知其人屬於當地少數民族後,進而探求其事跡進行充實。對於當地少數民族人物,黃維翰往往要採訪其子孫後代,詳詢其氏族,將口碑資料與檔案及文獻記載相互驗證。正如其同代文人魏元曠所說,黃維翰在撰著此書時,“凡舊籍未詳盡及書載失實者,複遍詢龍江誓舊,直筆紀事,褒貶無私”。

關於人物傳主的確定,則與黑龍江地方史的研究息息相關。在當時的地方史研究基礎上,黃維翰又作了很多開拓。例如肅慎歷史悠久,為東北最古的方國之一,但缺乏人物方面的記載。黃維翰通過研讀《晉書·肅慎傳》,釋出“褥雞”一人,並據此為之立傳。收載了肅慎人物後,黃維翰又將勿吉使臣乙力支、室韋使臣張焉豆伐等人列為此書的傳主,都不因事跡記載過簡而遺漏。在收載遼代人物時,黃維翰既注意了大黃室韋、敵烈、烏古等部人物,也注意了五國部以及與女真完顏部對抗的一些部族人物。在收載元代人物時,黃維翰著意表現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的歷史及分封在黑龍江地域的諸王的歷史,傳主既有劄木合等人,也有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兒、帖木格及哈赤溫之子阿勒赤歹等傑出人物。在收載明代人物時,黃維翰既注意到了北元殘余勢力的代表人物、奴兒乾都司衛所的少數民族人物,還注意到了遷徙來黑龍江的奎蒙克塔斯哈喇,以及叛後金的博木博果爾等人。清代,黃維翰收載了300多位人物,除涉及到許多平定叛亂、維護祖國統一的戰爭和鎮壓農民以及少數民族起義的戰爭外,他還著意記述各族有貢獻的傑出人物,如維護祖國統一的巴爾達奇,以屯田呼蘭著稱的卓爾海,為民請命除弊的奇三,與沙俄進行外交鬥爭的愛紳泰等。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