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加入鐵軍第一課:走路!參謀長要求多走田埂,親自考我

海戰英雄張逸民回憶錄5

1947年,我在東北民主聯軍的外國語專科學校學習俄文,即將分配時,我提出要到野戰部隊去。學校安排我們一行4個想去野戰部隊的同學,於6月中旬趕到民主聯軍第六縱隊駐哈爾濱辦事處報到。

辦事處主任告訴我們:“現在六縱正在四平一帶作戰,你們現在先在這裡休息等待,等部隊有了固定地點你們再去。”6月底的一天,辦事處主任通知我們:“現在六縱機關駐在吉林省的煙筒山,你們明天就出發,自己去找部隊吧。”他給了我們到駐地的車票及糧票,還有一周的菜金。就這樣,我們4個同學,告別哈爾濱市向煙筒山六縱駐地進發了。

我們4人在兵站的安排下順利地到了吉林敦化。從敦化到煙筒山的路只能靠兩條腿走了。這段路並不算遠,也就是三、四百裡路吧,但走的都是偏僻山區小路,再加是七月盛夏,雨水頗多,給行軍增加了很大的困難。七、八天走下來,我們個個都成了小叫花子了。這也算得上是我們走進野戰部隊之前的一次小考吧。我心裡對自己未來適應野戰部隊的生活充滿信心。說實話,若說這三四百裡路是我的人生之路的一次小考,公平地說這次小考基本合格。

我們4個同學在煙筒山六縱司令部住了兩天就分配工作了。我的同學趙立傑被分配到16師46團工作,當文化教員。鄒小舟同學被分配到軍部的軍報當油印員。我被分配到1852團團部當書記。王玉發同學被分配到53團團部當書記。我們從此都有了自己在野戰部隊的家,就此分手各奔前程了。我帶著一紙介紹信,來到了第52團。

在六縱軍部待了兩天,我很快從老兵那裡了解到了這支部隊的大概情況。六縱下轄16、17、18三個師。這是個有著老紅軍血脈和新四軍基礎發展起來的部隊。其前身最早是北伐戰爭時期的“葉挺獨立團”。

“葉挺獨立團”也被稱為“鐵軍獨立團”,其紅一連是參加南昌起義時朱德總司令的警衛連,還有從井岡山下來的紅三連和由林彪擔任過連長的紅九連。這支部隊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五次反圍剿、長征和平型關大戰,被譚政稱為紅軍中打仗最多的部隊,是解放軍的老祖宗,是一支具有鐵軍精神的拖不垮的部隊

我所在的52團也稱“黃團”,因第一任團長黃海榮而得名。黃海榮在長征前是肖勁光同志的警衛員。

52團雖然不是紅軍部隊,卻是抗日初期新四軍五師進軍山東後帶來的一批老紅軍骨乾與山東渤海軍區地方武裝改編而成的。部隊帶有濃厚的地方烙印,兵員大多是來自滄(滄州)、南(南皮縣)、鹽(鹽山縣)、慶(慶雲縣)的子弟兵。“滄、南、鹽、慶”這一帶民風確實強悍,具有好鬥性。那時有一種說法叫:“楊三木、呂家橋、雁過拔根毛。男人不在家,女人也不饒。”

滄州自古以來就是出英雄好漢的地方。52團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指戰員個個如狼似虎、視死如歸。所謂如狼似虎,就是具有一種爭強好鬥的戰鬥精神。作戰任務剛下達,所有戰鬥連隊都會輪番到團部請戰。各個連隊不止威武不屈的勁頭十足,且表現出一種誓死不回頭嗷嗷叫的必勝精神。該團還有一種帶兵素養:幹部最忌諱的語言是“裝孬”、“怕死”。誰若是說某人裝孬,那他一定來跟你拚命。

在這個團裡,當連長的一仗下來,若是打得不好,尤其是被認為怕死,那戰後他會自盡的,絕不會給別人留下話柄。除此之外,就是有一種永不服輸的戰鬥精神。團裡、營裡常舉行比賽,是比賽就會有第一、第二。凡是第二的是絕不甘居第二,會從此不停地找你比試,何時贏得第一才肯罷休。總之,“黃團”是一支有極高戰鬥素養的鋼鐵部隊,是一支從戰火中煉出來的英雄團隊。“黃團”的這種戰鬥精神對我的感染和影響是巨大的,成為了日後我在海戰中的敢死精神的源頭。

此刻,我深切地感到,進入“黃團”找到了我真正的用武之地。頓覺渾身都是勁,決心在“黃團”錘煉自己,將“鐵軍”的精髓融入自己的血脈裡,使自己迅速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

為此,我在跨進52團的頭一個星期裡,就給自己今後的行為準則作了五條約定:一是,爭取一年內入黨。二是,放下學生架子虛心求教,向全團一切有本領的人求教,一定要把52團的能打勝仗的經驗學到手。三是,搞好本職工作,份內的事要主動做,別人的事也要去幫助做。四是,今後的行軍打仗要爭取到最前線。一句話,不裝孬。五是,在52團幹什麽都是一份革命工作,要能吃大苦耐大勞,勤勤懇懇工作,好好學會做革命軍人。

這五條既是誓言,又是我的奮鬥目標,我要準備多流汗,多流血,早日成為優秀的革命戰士。

我走進黃團的第一課,是學走路。開始我不以為然,認為不就是用腳走路嘛,有什麽好學的。可是學了之後才知道走路是革命者,尤其是作為“鐵軍”軍人的基本功。不會走路的軍隊是很難體現戰鬥力的,更談不上打敗敵人。

我到“黃團”報到的當天下午,參謀長王傑就來檢查我的全套裝備。我從學校帶來的配發裝備不符合戰鬥部隊的要求。參謀長親自讓後勤部門給我領了兩雙布鞋、一套夏裝、一床棉被、一套背包,外加一塊毛巾。參謀長又指令司令部幾個通信員輪流陪我去學走路。他還特別囑咐,不要光走好走的大路,要多走小路、窄路和田埂路。

就這樣,走路成為了我到達野戰部隊後領受的第一項任務。

一周後,王參謀長要親自來測驗我走路訓練的成果。當時我覺得參謀長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但又一想,或許是因為我是剛從軍校裡來的學生兵,才受到領導如此的重視。後來才知道,那個時候部隊裡有文化的人不多,尤其是像我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更是鳳毛麟角。我這麽個大專生來到團裡後,團長、政委都很器重,都想將我放在自己的身邊用。爭執不下後,最後妥協說先擺在參謀處吧。王參謀長認為我是個參謀好料,希望我今後能留在參謀處當參謀。或許他親自進行的這走路的測驗正是培養我的開始吧。

測驗開始,王參謀長不愧是“鐵軍”的一員,他是位走路高手,不僅走得快,且又十分穩當。大路、小路、山路,田埂路樣樣走得好,可一步也沒能甩掉我。一個小時後,參謀長說話了:“小張,你是個好兵,走路的進步超出了我的預料,很不錯,你合格了!”

他接著鼓勵我繼續鍛煉,要努力成為一名“鐵軍”中的走路高手,並說這是合格“鐵軍”將士所必須的。這之後我按照參謀長指示繼續刻苦練走路。每天都要練上幾個小時,練得腰酸背痛仍咬著牙堅持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走路成績後來超過了一些老兵的水準。這同時,我還發現我走路的方向性、平衡性特別好。再複雜的道路,我從不轉向也從不摔跤。戰友們說我有走路的“天賦”,是天生“鐵軍”料。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