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面癱:必須糾正的3個誤區!

面癱即面神經麻痹,是面神經受損傷引起的面部肌肉運動障礙的一種疾病,又稱「吊角風」「口眼歪斜」。各年齡人群均可發病,以青壯年多見。發病後,病人連最基本的皺眉、閉眼、鼓腮、吹口哨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冬天晝夜溫差大。在各大醫院的急診室裡,因「突然發現自己嘴歪、眼斜」來就診的面癱患者漸漸多起來。由於面癱發生後沒有明顯不適感覺,故許多患者是在洗臉或照鏡子時,發現自己的臉變得很怪——半邊臉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才來就診的。

進食時,食物常停留在病側齒頰之間,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味覺減退或聽覺過敏。病情一般在起病後48小時內達到高峰,以後大多可逐漸恢復正常,積極、正確的治療有助於縮短病程。臨床上,因對面癱的起因、診斷、治療和預後判斷方面存在認識誤區而導致病情延誤或加重的患者不在少數,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誤區1:面癱是因為「吹風」引起的

面癱通常發生在季節變換或溫度變化明顯的時候。近些年,冷氣機、電扇的普及,造成室內外溫差明顯,開車。坐車人多了,對著窗戶吹風或睡覺,都會導致面癱的發生。可能有人會問:「同樣吹風、忽冷忽熱,為什麼有人沒事,有人卻發病呢?」實際上,個人的身體狀態對發病與否起著重要作用。

疲勞。睡眠不佳、情緒低落或激動,以及女性在妊娠或月經期等,都是易發病因素。因此,要預防面癱,不僅要避免風寒邪氣對面部的直接襲擊,還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平和心態,多鍛煉(如散步、慢跑、做體操,放風箏、打球、爬山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誤區2:把面癱當「中風」

「中風」可以出現面癱,但面癱不一定是「中風」,有的患者發現自己「不能閉眼、不能皺眉、嘴歪眼斜、直流口水」後,—下子就懵了,以為自己患了「中風」,就此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其實,絕大部分面癱患者都是普通的「周圍性面癱」。

周圍性面癱與大腦病變(「中風」)引起的「中樞性面癱」的發病原因不一樣,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方法也不同。後者常伴有「中風」的其他癥狀,如頭痛、嘔吐、偏癱、失語、半側肢體麻木、大小便失禁等。雖然兩者都有面部異常的表現,但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誤區3:面癱不治療也會很快康復

大多數患者需要正規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研究表明,神經損傷後的再生速度為每天2毫米,因此,面癱從起病到恢復一般需要4~6周。雖然面癱有一定的自愈性,少部分體質較好、癥狀較輕的患者,即使不治療也能慢慢恢復,但對大部分患者而言,及時、系統的治療還是必需的。

特別是那些重症患者,若起病早期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另外,由於面癱存在一定的複發傾向,故即使已經治癒的面癱患者,在生活中仍應注意避免上述誘發因素,預防病情複發。

健康榮耀 口碑相傳很重要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神經內科,北京德勝門中醫院中醫神經內科診療中心,匯聚眾多的神經醫生和面神經醫生。不僅醫技精湛,精通各類神經疾病及疑難雜症的診治,更是醫德高尚。

在弘揚傳統祖國醫學的同時,以患者健康為己任,不斷創新突破,把辨證論治、與先進的醫療檢查技術靈活地運用到了治療各類神經疾病及疑難雜症的臨床實踐當中,保證診療性和權威性。

在患者診療方面,資深醫生親臨親診、全程把關、規範化操作,高度保證面癱患者治療效果,是患者好的選擇。

【推薦專家】

擁有近30年神經內科疾病及疑難雜症的臨床診治經驗,臨證傳承古人「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中醫論治核心,注重四診合參、司外揣內、辨證論治;醫治根據病機病理、病因病症不同,從經絡、臟腑、陰陽等方面綜合施治。2009年遠赴英國倫敦,進行中醫學術交流與現代技術研討,在中醫、中藥治療的基礎上,引入融合現代醫學先進技術,以更高的診治水準,造福廣大國內外患者。

擅長:癲癇、面肌痙攣、面肌萎縮、面癱及後遺症、三叉神經痛、頭暈頭痛、神經損傷、各類疼痛及疑難雜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