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昌善大和尚:修行,就在當下這一念之間!

2018年12月7日下午,由騰訊佛學組織的“一萬菩薩繞清涼”朝禮五台山活動開展小朝台活動、參訪黛螺頂。

在黛螺頂的三學堂,“治地住隊”的隊員們有幸聆聽了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台山佛教協會會長、黛螺頂住持昌善大和尚的開示。

時值隆冬,大雪節氣,依然有隊員再三堅持三步一拜登上黛螺頂。

大和尚從五台山的氣候講起,為大家分享了“一萬菩薩繞清涼”的經典依據、五台山佛教傳入與發展的歷史、黛螺頂及其小朝台的歷史、五台山文殊菩薩的智慧以及自己在五台山30多年的修行體會等。

大和尚說:“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大家今天來這裡朝山,很辛苦。”

在節氣交替之際,氣候進一步加劇、氣溫進一步寒冷。大家第一次在冬天來“繞清涼”,南方來的居士體會肯定更加深刻。

這還不是最冷的時候,最冷的時候零下30多度。在這個時候,要觀察天地萬物的變化,不能與天地對抗,要順勢而為,隨著規律走。

他說,大家來五台山,朝禮文殊菩薩,“氣候是寒冷的,但大家朝聖的心是溫暖的”。

文殊菩薩曾經發大願,迎一千送八百,你來的時候,文殊菩薩在一千里外就歡迎大家了;你回的時候,文殊菩薩會送你們八百裡。所以,歡迎大家朝禮五台山。

一萬菩薩繞清涼:經典依據

大和尚說:“一萬菩薩繞清涼”這個活動“意義非凡”。

“一萬菩薩繞清涼”在《華嚴經》中是有記載的。《華嚴經》是佛陀成道以後在定中講的,用了21天的時間,共60多萬字。這是佛陀講的最長的一部經典,分別在忉利天、夜魔天、菩提場等7個地方分9次講的,因此又叫“七處九會”。

在該經的《菩薩住處品》中,佛說:“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這段經文奠定了五台山“一萬菩薩繞清涼”的經典基礎。實際上,經文提到的“清涼山”,在中國有很多,比如河北、江蘇、陝西等很多地方都有,山西懷仁也有。

那麽清涼山在哪裡?具體以哪個來定名?最終是唐代的澄觀國師確定了下來。澄觀國師經歷過九位皇帝,又是其中七位皇帝的國師。他世壽102歲,手能過膝,為華嚴宗和五台山做出了重要貢獻。

清涼國師經過考證,認為經典裡的清涼山就是山西的五台山。通過這一緣起,奠定了五台山文殊菩薩應化道場的地位,也奠定了五台山是四大名山之首的地位。

五台山佛教:歷史與影響

佛教傳入五台山的時間,幾乎和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是一致的。

昌善大和尚說,佛教傳入五台山,開始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據史書記載,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夜夢金人。第二天早朝時,召集文武大臣,讓文武大臣解夢。有人說,西方出現一位聖人釋迦牟尼佛,要將教理流傳到中國。

於是漢明帝派人西行。在新疆這一帶碰到了攝摩騰和竺法蘭。於是就有了白馬馱經。白馬馱了三部經典:《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和《八大人覺經》。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尊者也來到洛陽弘法。第二年,兩位尊者祈請在五台山開辟佛教道場。

但是,五台山歷史上是道教聖地,又名紫府山。為評判高下,皇帝讓佛道兩家鬥法。正月十五,在白馬寺建了焚經台,將兩家經典進行焚燒。道教經典化為灰燼,而佛教經典完好無損。

隨後,攝摩騰和竺法蘭還做有偈語:“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山嶽嶸。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群萌。神通稀有事,處處化群生。”

最終,漢明帝認為佛教是究竟的,於是就把五台山讓給佛教來弘法。此後,佛教開始在五台山流傳。

大和尚說,五台山第一座寺院是大孚靈鷲寺,也就是現在的顯通寺。為什麽叫靈鷲寺?因為顯通寺後面的山頭像印度釋迦牟尼佛說法的靈鷲峰。所以以山名命名為寺名。

其實不止靈鷲峰,五台山好多聖跡乃至事物都和印度相似,比如東台頂的那羅延窟,又如五台山也有娑羅樹。

北魏孝文帝時期,五台山寺院廣布,迎來了佛教發展的高峰。唐朝時候,五台山台內台外360座寺院,方圓500裡,轄二州五縣,即忻州、代州,五台縣、繁峙縣、原平縣、定襄縣、阜平縣。之後,歷經宋元明清,五台山的發展雖然起起伏伏,但也多次出現了鼎盛局面。

因此,可以說,佛教起源於印度,發展於中國,並最終完成了中國化,而五台山佛教是非常重要的代表。

昌善大和尚說,五台山對其他的佛教名山也有很大影響,大家都知道普陀山有不肯去觀音。當時有位日本僧人慧鍔來五台山,請了觀音菩薩像要帶回日本,但是到了普陀山這個地方,船無法行駛,就把觀音菩薩供在那裡,此後就開辟了普陀山觀音道場。金喬覺也是來五台山朝拜以後,去九華山開創了地藏道場。

大朝台與小朝台:乾隆與青雲

在五台山的五個台頂塑有文殊菩薩像,大和尚說,朝拜這五個台頂叫大朝台。乾隆皇帝來過五台山6次。第3次來的時候,聽說黛螺頂住著一位青雲和尚。青雲和尚在中台頂住了20年,修行很好。

乾隆皇帝知道台頂氣候嚴寒惡劣,變化多端,加之年齡已大,於是讓青雲法師想個辦法,下次來的時候“不登五個台頂,還要朝拜五方文殊”。青雲法師就想了一個辦法,把五個台頂的文殊菩薩像合塑在黛螺頂,命名為五方文殊殿。

五年之後,皇上第4次來五台山,果然在黛螺頂同時拜了五方文殊。他曾經在黛螺頂住了一宿。還寫了一首詩,讚美黛螺頂:“巒迥谷抱自重重,螺頂左鄰據別峰。雲找屈盤歷霄漢,花宮獨湧現芙蓉。窗間東海初升日,階下千年不老松。供養五台曼殊像,闈黎凝未識真宗。”

從那以後,朝拜黛螺頂就被叫做小朝台。“大家來朝台,來黛螺頂,朝拜一下,等於把五個台都拜了。”

黛螺頂五方文殊:歷史與寓意

黛螺頂唐代時有出家人,但沒有形成道場。明成化年間,初具規模。大和尚說,在歷史上,黛螺頂被稱為佛頂庵、青峰頂,就如普陀山有佛頂山、峨眉山有金頂一樣。

黛螺頂在台懷鎮中心,又是制高點,這座山座東向西,仿佛一隻海螺扣在這裡,佛教中有吹大法螺的說法,因此這也是演教說法之意。每當信眾去不了五個台頂,就來黛螺頂拜一下,相當於把五個台頂的文殊菩薩都拜了。

五方文殊,有五個名字,東台聰明文殊、北台無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西台獅子吼文殊、南台智慧文殊。名稱不一樣,體現的都是文殊菩薩智慧廣大的意思。這種智慧是不二的,沒有二元對立。

佛教有句話,“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走向成佛之道。大和尚說,要想有這種智慧,就需要轉——“轉八識成四智”。

我們的前五識加上意識共六識,對六塵,分別起作用,通過末那識起作用。第七識是分別識、獨頭意識。而第八識阿賴耶識如同儲蓄所,一切都要收納。佛教為什麽要打禪七,念佛七,其實就是破除我們第七識的分別執著,要破除疑情。

五方文殊的“五”,寓意深廣,昌善大和尚說,“五”是佛法,也是世法。

五台山的五個台頂代表五方佛;五方文殊,代表的是佛的五種智慧,這是佛法。在世法層面,“五”的運用也很廣泛,如人體多是由“五”來組成的,如五官、五藏、五個指頭;如生活中的五穀、五味;又如青黃赤白黑、東西南北中等,他說,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五年計劃、五年發展等也是“五”的運用。

大和尚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世法同一個體系、同一個道理,任何時候都是殊途同歸。佛法彰顯的是一種精神,世法彰顯的是一種物質。精神和物質是不二的、分不開的。歸納起來,都是體現在智慧當中。

文殊菩薩:煩惱與智慧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其精神主要體現在智慧方面。大和尚說,“不論是搞工作、做事業還是學佛、成佛,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智慧。通過智慧,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照破我們的煩惱,彰顯我們自性的光明。”

有智慧、有福報,才能真正接觸到佛法,才能感受到佛法的熏習,“大家要在學佛當中親身感受,去經歷,慢慢感悟。”這無量無邊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

智慧是用來斷除我們的煩惱業障的。佛陀初轉法輪時為五比丘講過四諦法,通過四諦三轉十二因緣,讓眾生知道苦,知道這個世界是不究竟的,是幻化無常的。

四諦法說“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苦從哪裡感召的?從煩惱和惑業方面感召的。這個“感召”就是“集”。“慕滅修道”,慕就是羨慕的意思,羨慕佛陀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得到涅槃的境界,涅槃就是圓寂。圓寂就是圓滿所修的三世一切的功德,斷除種種的業障。佛陀達到這種境界了。凡人看到佛陀有這樣的修證,羨慕佛陀,就常隨佛學。通過這樣,就知道要斷除煩惱、惑業。要通過思維,同時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內心,“把智慧用在生活當中。”

那麽如何運用在生活中呢?大和尚說,衝動是魔鬼。當你煩惱生起的時候,是魔鬼佔據內心了,這就把我們的清淨智慧本心給掩蓋了。

所以佛法告誡我們,修行在哪裡?就在當下這一念之間。一念之間是善是惡、是菩提還是煩惱?如何取捨?怎麽去對待?就在當下這一念,你來下決心。通過一種思維、通過一種智慧來破解,這是最主要的。

好多人說,煩惱不能控制。我不知道該怎麽辦,生煩惱了發了脾氣了,反過來後悔了。但有時我們想想,生起煩惱,要觀照。如果我們心裡很愚蠢,自私自利,一直圍著煩惱轉,什麽話都聽不進去,這就是愚蠢的表現,就是沒有智慧。

所以生活當中,煩惱生起來了,要想想,誰在煩惱?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被煩惱主宰。我們如果被煩惱主宰了,我們就在痛苦、輪回、墮落當中。

大和尚說,其實這個世界是很無常的。學佛需要智慧來觀照,智慧現前。我慢恭高,煩惱升起的時候,失去本心,福報減退,魔障隨之而來。這就是大家常講的“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大和尚說,在五台山住山30多年了,深深體會到文殊菩薩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文殊菩薩每天都在與我們相應,我們要用心去感知。種種心念、種種行為、種種修持都在文殊菩薩的智慧裡。

真正有智慧了,就懂得了規範自己的心念、行為。只要我們用心做事,真心對待,天地萬物就和我們對話,文殊菩薩就與我們相應。

文殊菩薩怎麽和我們相應呢?須知“心同法界”,與十方法界、佛菩薩都是相應的。只要眾生感念佛菩薩的恩德,佛菩薩都知道我們眾生心裡想什麽。我們“一念的思維、一念的感召都會和文殊菩薩響應”,這是“感應道交,真實不虛”。我們的念頭和虛空法界是相呼相應的。

“我經常和弟子們講,作為佛弟子,要多去要多去念佛、誦經,做種種善事。”當你念佛時,佛的光明在普照我們,令我們業障消除、智慧現前、光明現前;當我們不念佛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念煩惱。念煩惱帶給我們的是墮落、痛苦。因為我們的痛苦、業障皆從煩惱、妄想所產生。所以,來到五台山,要來求智慧。

開示完後,大和尚還為六名隊員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前後將近一個半小時,隊員們聽得津津有味。這是“一萬菩薩繞清涼”活動開展以來,昌善大和尚開示時間最長、最全的一次。雖是冬天、寒風凜冽,但隊員們能為“心開意解”而無量歡喜。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