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什麼吃掉了媽媽們的「免疫力」

??近些年對於孕、產婦來說,「抑鬱」這個詞的出鏡率很高,成為了現代女性常見的一個特殊時期的心理疾病。而產後抑鬱的悲劇頻發,其主要原因應該追溯到女性孕期的激素水準上。育齡期的婦女雌激素水準本身就非常高,而孕期的雌激素水準又逐漸升高,孕晚期甚至可以達到月經周期最高值的50倍,分娩後又急劇回落。在提倡母乳餵養的大環境下,產後自然哺乳的行為又為女性雌激素的回升設定了一道門檻。

部分女性從懷孕初期開始就因為激素水準的原因,出現持續的情緒不穩定、身體疲倦、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等情況,如果再發生孕酮低水準的情況還會有先兆流產的跡象,容易給孕婦造成心理壓力產生自卑自責等負面情緒,加之嘔吐、頭暈等身體不適很容易形成身體免疫力低下的狀態。而多種疾病病程發展的快與慢以及發展方向也都與免疫力有著莫大關係,很多疾病久治不愈也可能是免疫力的持續低下在作祟。

在中國說到孕產婦,我們就不得不提女性生產後的頭等大事,中國傳統獨有的「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不能運動,不能出門,不能接觸任何涼的東西,有的家庭甚至不讓開窗換氣,部分地區坐月子時間甚至可以達到百天,三個月之久。而產後身體虛弱,再加上長居室內,整體環境不良,各項衛生情況也很難控制,對產婦其實是非常不利的,免疫力也難以提高,所以現在婦產科對於產後「月子期間」的指導也有了很多新的觀點,大部分的醫院都設定了相關課程,準媽媽們應該提前去學習一下。

即使平穩度過孕期順利生產,出了月子之後,也需要大量的體力和精力來照顧嬰兒。對於一些高需求寶寶新媽媽們可是說是24小時無休,隨叫隨到,哺乳、哭泣、排泄以及餵養和疾病問題都會讓她們異常疲憊,而夜奶、換尿布等也非常影響這些新媽媽的睡眠品質。並且,產後在雌激素的抑製下,催乳素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甚至包括甲狀腺激素的共同作用下,都會對產後媽媽的情緒有一定的影響,不良情緒是身體健康的大敵,而免疫力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情緒的影響,所以產後蕁麻疹,產後易敏,產後頻繁感冒的女性都是非常常見的。也包括一些產前宮頸病變的女性,產後複查時,病變發展迅速的情況,這都與其自身激素水準和免疫力有著很大關係。

上述情況無論哪一件都可以造成免疫力下降,而新手媽媽們通常面對的是多種工作的疊加,免疫力情況可想而知。在我門診中一些產前僅為單純HPV感染病毒的孕婦,通過跟蹤她們的病程也發現,其發展方向和結果也大相徑庭。同樣是經過十月懷胎,有的不治而愈,而有的卻發生高級別病變或病情發展異常迅速,這也是受個體差異下的激素水準和免疫力水準影響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HPV病毒感染的持續性和一過性,是否可以自我清除,與免疫力有很大關係。

對於每個人來說不變的醫囑是:注意休息,早睡早起,提高免疫力。這對於照顧新生兒的女性來說她們大部分都無法做到,甚至是恰恰相反。另外,在順產時容易發生宮頸撕裂的情況,出現子宮頸管黏膜向外翻出,對於孕前已有病毒感染和已有病變的女性來說,就有疾病發展迅速的概率出現。

女性生產就是鬼門關前走一遭,都說30歲是女人的分水嶺,我看來,生孩子才是,不論是追二胎的高齡產婦,還是20歲或者30歲的育齡期女性,只要是生育,對身體的影響就是存在的,呼籲男性多關懷我們的柔弱敏感的寶媽們,助她們走過人生既甜蜜又艱難的階段。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不管經歷多麼艱辛,作為新媽媽,相信你不是一個人,共同面對的還有你那謀面不久的寶寶,面對逝去的青春和不再自由的時光,那都是甜蜜的負擔,調整好心情,才能有健康的體魄,接受新的旅程,勇敢堅強的繼續前行吧。


轉載請註明作者:北京地壇醫院劉彥春,否則謝絕轉載。

新浪微博:地壇醫院劉彥春

微信公眾號:春芽HPV講堂

微信小助手:2057086725

QQ:2057086725

劉彥春,北京地壇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最高人民法院法醫鑒定組性病專家,全國子宮頸癌防治協作組成員,北京首批256位醫學科普專家。研究領域:性傳播疾病(尤其對HPV病毒感染造成的各類尖銳濕疣和宮頸疾病)、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愛滋病、常見皮膚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