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員退款,董事長叫屈,“互聯網學車NO.1”怎麽了?

在號稱買下教練車、培訓場地、駕訓班等設施的豬兼強,承諾學員報名2-3個月就能考完,但有學員半年還未安排練車,如今豬兼強深圳分公司遭遇的投訴、欠薪、駕培資質質疑等,會不會在這個“互聯網學車NO.1”平台上持續上演?

本文由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原創並首發,作者:陳運動,編輯:陳澗,設計:甄開心,編輯助理:蘇欣然

互聯網學車平台“豬兼強”正陷入危機。

自2019年4月起,陸續有多位學員發現平台未能按照合約履約安排學車。7月27日,多名深圳市民向媒體反映豬兼強退款難。消費者“fanniezero”在黑貓消費者投訴平台反映,豬兼強以簽退款協議為理由拖著不處理4480元報名退款,之後甚至以離職為由刪除微信好友。

消費者“fanniezero”投訴微信截圖,圖片來自黑貓投訴。

7月30日,據《證券時報》消息,豬兼強深圳分公司在前兩天搬離,現場一片狼藉。與此同時,豬兼強深圳分公司業務員向“深廣電第一現場”透露,公司拖欠100多名員工工資。

重重問題背後,輿論將關注點集中在豬兼強的資質上。上月底,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對媒體稱,豬兼強深圳分公司“未獲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不具備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許可相關資質”,涉嫌違法經營、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引發多起涉嫌經濟詐騙案件。

不過,7月30日,無冕財經研究員向豬兼強官方客服谘詢深圳場地報名事宜時,客服依然按流程詢問具體信息,並稱會讓深圳地區業務員進行聯繫。

否認非法運營

“說我們非法運營真的有點過分!”豬兼強董事長陳志林在接受無冕財經研究員詢問時表示。

據介紹,豬兼強平台本身確實沒有駕培資質,但近年來一直在全國各地控股或收購有駕培資質的合法駕訓班,早已經不是此前簡單的駕訓班中介了。

陳志林向無冕財經坦承,深圳分公司目前沒有駕培資質屬實,但這是因為此前豬兼強控股60%的深圳卡爾遜實業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駕駛員培訓業務)與之產生股權糾紛,目前正在打官司。“我認為在官司判決下來之前,嚴格來說卡爾遜駕訓班還是豬兼強旗下子公司,不能簡單地說豬兼強在深圳沒有駕培資質。”陳志林表示。

為了印證陳志林的說法,無冕財經研究員翻閱企信寶、企查查等工商資料查詢平台後發現,豬兼強作為絕對大股東,旗下共有七家駕訓班,分布在佛山、杭州、中山等七個城市,但在武漢和贛州等豬兼強分公司所在的地區,並未找到控股的駕訓班。

豬兼強收購的部分駕訓班。

針對無冕財經研究員提出“深圳公司無資質卻依然招生”的質疑,陳志林表示,駕培行業裡招生和培訓是兩部分,而招生的部分並不需要資質。使用豬兼強APP進行約課的學員,是通過豬兼強的平台去和合作的駕訓班以及個人教練約課,在駕訓班與教練均有培訓資質的情況下,隻負責招生的豬兼強並沒有違法行為。

針對深圳分公司撤離問題,陳志林對無冕財經表示:“遭遇壓力之後,6月開始深圳分公司的核心團隊就已經散架了,員工既沒在崗又沒辦理離職手續的情況有很多,現在已經派了廣州的團隊過去組織梳理,確實有在崗的員工,我們一定會按勞分配。”

“買買買”背後的模式硬傷

作為曾經的互聯網駕培新星,豬兼強為何落入窘境?

早期,豬兼強打著“互聯網學車NO.1”的旗號,吸引不少資本關注。截至2018年4月,豬兼強一共獲得4輪融資,總金額超2億元。

豬兼強融資歷程。

但“互聯網學車NO.1”的稱號背後,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本輸血。

2015年1月,豬兼強正式殺入駕培市場,此後走上從廣告到教練車、培訓場地、駕訓班等一系列資本投放的征途。

曾有媒體報導稱,在廣深兩地,豬兼強兩年內總計投入3.8億進行品牌行銷推廣。而“無冕財經”2016年也曾發文稱,豬兼強進行教練車牌收購行為,讓車牌價值水漲船高。2015年初,豬兼強收購車牌的單價是8萬元,到了2016年一下漲到20萬元。

在當時的豬兼強看來,這些重金部署自然有其道理。比如在駕訓班市場裡,車是重要的生產工具,收購車牌意味著獲得教練車的絕對使用權。

除了教練車牌收購,豬兼強還將視野瞄準訓練場地。豬兼強的邏輯是,訓練車牌照是“生產工具”, 訓練場是“生產車間”,如果兩樣都搞定,作為“生產者”的教練就完全被剝離了,所以招募自營教練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彼時豬兼強一心想用“買買買”撬動駕培行業這塊誘人的蛋糕,卻在第三方平台與有資質駕訓班的主動權博弈中躊躇不前。這點在今年豬兼強深圳分公司與深圳卡爾遜駕訓班的合約糾紛官司中可見一斑。陳志林並未向無冕財經過多透露案件細節,只是表示正是此次糾紛凍結了豬兼強4000多萬元,造成了深圳公司資金緊張。

豬兼強無法控股卡爾遜,令深圳分公司陷入了被動。有相關從業人士告訴無冕財經,所有駕駛員培訓資格考試人員名單,都必須通過國家駕培資質認證的合法駕訓班登記在冊,也就是說,無論是通過與駕訓班還是與掛靠駕訓班的教練合作的方式招生,最後的決定權都在駕訓班手上。

教練車的掌控也並未如預期那樣順利,曾有深圳本地的司機教練向《每日經濟新聞》爆料稱,“深圳豬兼強有幾個直營場地,但是沒有自己的教練車,都是用其他駕訓班的車。”

“沒能按照此前的重資產部署的原因很多,最有可能是受到資金或政策的掣肘。”上述人士告訴無冕財經。

對駕訓班、司機教練的掌控不夠,讓豬兼強學員的培訓課程質量受到直接影響。

上述從業人士表示,“失去了與有駕培資質的駕訓班高度綁定的豬兼強,只是個普通的駕訓班中介,無法對想要考取駕照的學員真正負責。這種情況下,在平台上通過與教練進行合作的方式(讓學員與教練對接,教練再與掛靠的駕訓班分成培訓)學車的學員,優先性遠遠低於直接找教練報名和在正規駕訓班報名的學員。”

如此一來,儘管豬兼強一直號稱消滅了傳統駕訓班模式的灰色收入,也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一度“經常一天能夠乾掉傳統中小型駕訓班一個月的單量”,但一路招黑的售後服務,不斷扼殺豬兼強的獲客能力。

資金問題會壓垮豬兼強嗎?

“豬兼強能不能挺過這關,錢是關鍵。”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者表示,如今像豬兼強、YY約車這類靠資本支持的經營模式,已經開始喪失部分投資者的信心了,服務沒跟上,導致有名氣沒品質。”

此次到豬兼強深圳分公司要求退款的學員,大多數都是3月報名,被平台承諾2-3個月能考完,結果迄今為止還沒有拿到流水號。

豬兼強廣告。

但這並不是豬兼強第一次說到沒做到。

基於互聯網思維起家的豬兼強,深諳廣告轟炸佔領市場的快速手法。自2016年起,豬兼強廣告攻勢不斷,在地鐵、電梯等隨處可見的廣告牌裡,“快速學車,四個月拿證”、“明碼標價”、“一口價”、“一人一車”等宣傳吸引到不少學員。

但比起前期宣傳的信誓旦旦,豬兼強的服務體驗卻沒有得到學員們的認可。在實際學車過程中,有不少學員不僅4個月拿證的承諾沒有兌現,甚至報名後6個月連練車都沒有安排。

承諾四個月拿證卻屢屢讓學員失望的豬兼強接到的投訴不斷。據媒體報導,2016年9月,豬兼強遭到學員集體投訴售前承諾未兌現。

人員流動的不穩定性加劇了學員對豬兼強的投訴率。當時曾有在豬兼強平台報名的學員告訴《南方都市報》,因為不滿意服務要求退款的時候,被告知此前對接自己的業務員已離職。而在和其他退款學員交流時發現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

2016年10月20日,豬兼強因涉嫌虛假宣傳、誇大宣傳,被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通報此外,有消息稱豬兼強曾被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河分局處罰38萬元。

豬兼強為何屢屢被投訴?

在陳志林看來,此次偶然成分居大。他表示,“今年以來學員培訓進度緩慢的問題確實是存在的,一方面3月一直是駕駛培訓的旺季,另一方面在和深圳卡爾遜的官司裡一下凍結了豬兼強4000多萬的資金,導致豬兼強在學員問題少有所疏忽。”

豬兼強的資金問題有多嚴重?

事實上,重資產入局的豬兼強隻收取學員低價報名費。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曾有卡爾迅駕訓班練教練簡單算了一筆账:現在駕訓班招入一名學員,平均成本在4200元左右,豬兼強收費為5600多元,所賺的1000多元“利潤”,光日常教練車的油費也不止這個數目了,定價並不合理。當時豬兼強對外回應稱其希望通過規模獲益,側面印證了外界對其暫無盈利的猜測。

有接近豬兼強的人士透露,豬兼強實際上是在拿新報名學員的費用,補前面的資金漏洞,這也是整個駕培行業都心知肚明的“流通手法”了。

對此,艾媒CEO張毅認為,如果企業還沒有大規模盈利,對資本非常依賴,資本後續又沒有跟上,出問題在所難免。事實上,豬兼強的最新一輪融資停留在去年4月。

如今,豬兼強的日子並不好過。據陳志林介紹,被“抓住沒有駕培資質把柄”的深圳豬兼強已經數日沒有新學員報名了。

他同時表示,豬兼強其他分區會調動資金幫助深圳分區盡快解決問題,也會努力服務好堆積下來沒能及時跟進的學員,“這次的資金問題可能不如外界所期盼的會那麽快解決,但我們一直在努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