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300萬就業崗位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在過去的2018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三成,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並提供了1.91億個就業崗位。

4月18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31.3兆元,佔GDP比重超過1/3,達到34.8%。2018年數字經濟發展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超越部分發達國家水準,成為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力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表示,未來伴隨著數字技術創新,並加速向傳統產業融合滲透,數字經濟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愈發凸顯。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具備更高速率,更低時延和更大用戶連接能力等顯著特徵,對構築數字化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意義重大。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0.6兆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3.3兆元,間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24.8兆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兆元。

就業貢獻方面,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余曉暉表示,與4G相比,5G應用將與更廣泛的實體經濟領域結合,極大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壯大,形成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數字經濟也成為我國優化就業結構、實現穩就業目標的重要選擇。

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達到1.91億個,佔全年總就業人數的24.6%,在全國總就業人數同比下降0.07%的背景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實現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同比增長11.5%。

數字經濟助力實現穩就業目標,催生了靈活就業新模式,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眾包”、“眾創”等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的快速發展,除了產生傳統的雇傭型就業外,還催生了自主創業、自由職業、兼職就業等靈活就業新模式。

余曉暉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發展數字經濟,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既保障城鎮勞動力就業,也為農業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創造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數字化轉型也會帶來經濟波動風險,數字經濟帶來的數字技術應用、新舊業態更替、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會加劇結構性失業風險。

比如,機器換人風險加劇。余曉暉稱,我國製造業處在全球價值鏈中低端,主要從事的是生產組裝等常規工作,就業者只需要具備較低技能即可被機器替代的可能性極大,一旦被機器人大規模替代,將帶來巨大就業壓力。

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呈現上漲趨勢,在2018年上半年全國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73,849.1套,同比增長23.9%,智能機器設備的運用使得廠家能夠更加從容的應對人工流失率高、交貨周期短、安全問題等多方面的挑戰。

雖然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但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余曉暉表示,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舉步維艱,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尚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數據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等環節相關制度尚不完善,成為大數據產業乃至數字經濟發展的製約因素。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陸續頒布數字經濟相關政策。比如,浙江省提出把數字經濟作為1號工程來抓,頒布多項舉措推動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等發展,深入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經濟發展。貴州省政府2017年2月發布《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7~2020)》,提出加快謀劃和布局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主體產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