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拉松遞國旗#如果你不懂跑步,那就不要瞎帶節奏!

很開心,跑步和馬拉松這種「非主流」的運動終於登上微博熱搜,被大家所看見;

很難過,上熱搜的原因、討論和結果都和跑步本身無關。

事情是這樣的——

11月18日(也就是昨天),蘇州馬拉鬆開跑。

中國選手何引麗與非洲選手爭奪冠軍時,志願者上前兩次為選手遞國旗,打亂何引麗節奏,最後她被非洲選手拉開距離,惜敗5秒,遺憾獲得亞軍。

而事情不斷發酵,在網路上形成以下3個討論點:

「志願者該不該在選手衝刺的時候遞出國旗?」

「何引麗第一次未接國旗、第二次甩出國旗到底該不該罵?」

「國旗重要還是冠軍重要?」

超過5000萬的熱議,連當事人在比賽之後也被迫在微博回復「胳膊僵了,擺臂的時候(把國旗)甩出去了,很抱歉」。

經過吃瓜群眾一起帶節奏、扣帽子,很簡單的一場跑步比賽最終演變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大課。

對於這件事,小編同樣有話說。

你,究竟有沒有跑過馬拉松?

5000多萬人參與討論,但是真正跑過馬拉松的有幾人呢?

吃瓜群眾可以躲在電腦背後,輕鬆翹起二郎腿,敲擊鍵盤帶起話題節奏;而真正付出努力、用心參與、流下汗水的選手卻要被推上「審判台」,這真的不公平。

跑過馬拉松的我們知道,無論你是什麼水準的選手,跑到最後一刻,腦子裡除了「堅持下去」和「下次絕對不跑了」的念頭,哪裡還有什麼精力可以思考?

從過了35KM開始,雙腿從有意識的奔跑變成機械、無意識的交替向前。過了40KM,每一步都是數著路邊的路標和小樹在拚命堅持。

內心裡不斷告訴自己,「還有1公里了,我一定可以!」「跑完這次就拉倒!老子再也不跑馬拉松折磨自己了!」

普通選手自由自在的跑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與非洲選手焦灼激戰的何引麗?

在最後衝刺的時刻,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歡呼、是加油、是感同身受的鼓舞和期待。

而不是志願者隨意衝進賽場,多次將已經濕了的國旗強行塞給她,來干擾兩位選手的比賽節奏。

愛國,靠的不止是形式!

在運動賽場上,運動員最自豪、最驕傲的時刻莫過於身披國旗,為國爭光。

每一場奧運會上,都有人為國旗升起而流淚;

每一次破紀錄時,都有人身披國旗喜極而泣。

但是遞國旗、披國旗,同樣講究時間,講究場合。

沒人在劉翔跨欄的時候強行給他遞出國旗,也沒人在乒乓球比賽過程中強製選手選手身披國旗。其他運動是這樣,馬拉松更是如此。

我們相信,在蘇州馬拉松結束後,無論何引麗獲得冠軍還是亞軍,她都願意身披國旗,向場內外的比賽對手和夥伴展示中國選手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實力。

但時機錯了,整個事情就變味兒了。

馬拉松賽場上的愛國,靠的不是奔跑過程中身披國旗的形式,而是不服輸、不認輸、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的運動精神啊!

在運動場上搞形式主義,結果只能是憤怒和尷尬。

跑步本身,更值得關注。

明星換了一個髮型,能上微博熱搜;

明星戀愛和失戀,也能上微博熱搜;

明星隨隨便便乾點啥,都能上微博熱搜。

而跑步呢?

夏天中暑跑死人,才能上熱搜;

和中產階級論掛上鉤,才能上熱搜;

上升到愛國層次,才能上熱搜...

在鍵盤俠帶節奏的背後,我們希望更人明白,跑步本身,更值得關注。

關注跑步本身,親身體驗一次路跑。感受跑在路上、跑在風裡,自己心情和思維的變化,體會跑步帶給身體無限的活力和激情;

關注跑步,親身體驗一次跑步比賽。在技術戰術、生理心態不斷調整和提升的當下,體驗一次次力竭卻又一次次超越的快感和樂趣;

關注跑步,自己交幾位跑友。大家不會在線上瞎評論、帶節奏,而是相約運動場,一起跑個步。有補給一起分享,有傷病一起治療。

關注跑步,自己親自當一次跑步志願者。在烈日下、在寒風裡、在沙漠中、在荒山上...感受每一秒等待、每一次服務、每一個笑臉和歡呼。

......

關注跑步本身,遠比「評論跑步」來得更實在,更有意義。

別讓簡單快樂的事情變得複雜。踏踏實實跑好腳下每一步路,讓每一秒的人生,都不辜負。

高門檻福利

跑步聖經全馬群開啟啦!以後跑馬名額、跑步裝備測評、跑友各種福利都優先在這個群裡送,歡迎加入。入群要求:添加小秘書微信號(RunningBible-xms1),發全馬完賽證明入群。

PS:我們送出的名額,北京馬拉松、上海馬拉松、青島馬拉松、襄陽馬拉松、南昌馬拉松、長沙馬拉松bulabula~等等

轉載前請與跑步聖經聯繫【微信號:runningbible】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