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孟母三遷,五子登科,從三字經裡看教育的力量

如果把一個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話,那麽他的成長和教育環境就是花朵所賴以生長、綻放的土壤,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這點很重要,我們可以從《三字經》裡找到答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是三字經裡非常知名的一段,講的就是關乎教育成長的例子,那麽,我們現代人,又該如何正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點呢?

“昔孟母,擇鄰處”這六個字,以另外一種說法而聞名,就是“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這本書講歷史上各種偉大的女性,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也在裡面。孟子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貧寒,所以只能住在一個城外的破房子裡頭,這個破房子正好在墓地旁。由於經常有人出殯,辦喪事,小孟子從小就學人家哭喪,他沒事就哭,學各種各樣的喪儀。孟母看在眼中急在心裡,怎麽辦呢?竭盡所能搬家。搬到哪裡呢?搬到市集上,搬到商業街的附近,隔壁恰好是個肉鋪,天天要殺豬賣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沒事乾,又學著肉鋪夥計剁肉,學討價還價,變成了一個賣肉的小孟子。孟母當然更著急了,更何況,當時人們還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這對於一個生活很貧寒的家庭來講,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孟母這一次搬到一所學校的附近,弦歌不絕,書聲朗朗。孟子受到了學校的熏染,從此開始學打躬、作揖,因為這是師生之間的規矩。又憑耳朵聽在那兒學著背書,言行也變得彬彬有禮。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

接下來“子不學,斷機杼”是什麽故事呢?小孟子長大了,要讀書去了,但是孟子畢竟還是個孩子,感到讀書煩,經常不去上課。有一天,小孟子聽著聽著課覺得沒勁兒,於是就逃回來了。孟母正好在織布。那個時候孟母主要靠織布、賣布來維持生活。孟母看見兒子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就意味著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無數個夜晚的辛勞就白費了。孟子是個好孩子,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就跪下來問媽媽:“為什麽要這樣?”孟母就告訴他:“讀書、學習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像我織布,我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後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單。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像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怎麽能夠成才呢?”孟子受到了母親的教訓,從此以後,專心致志,一心向學,後來成為一代亞聖,成為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也許孟母並沒讀過書,也許孟母連字都不識,但母親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親是一個孩子最早的老師,更是一個孩子終生的導師。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門望族的女性,很多並不識字。我的老師季羨林先生的母親就是不識字的。但是,每當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季先生也好,胡適也好,很多大學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卻都是自己的母親。儘管在傳統社會當中母親一般都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是,對孩子道德的養成,對一些生活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人格的養成,母親的作用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三字經》接下來講的是一個比較冷僻的故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又是四句。竇燕山,是五代時期的人,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人物。他出身於富豪人家,非常有錢。但是,年少時的竇燕山為人不怎麽樣,雖然很有錢,卻經常恃才傲物,不僅小心眼,還見死不救。年到三十,膝下依然無子。有一天他夢見自己的父親,父親教育他:“你現在這樣的為人處事,這種做法和行為舉止是不對的,你應該改過。你應該樂善好施,多做好事。”醒過來以後,竇燕山領受了父親的教誨,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仗義疏財,修橋鋪路,濟難扶困,變成了名甲一方的一個好人,一個善人。不久以後,就有了五個兒子。按照傳統的說法,年過三十才有子,幾乎就是中年得子了。竇燕山牢牢記住自己的教訓,嘔心瀝血地去教育這五個孩子,後來三個中了進士,兩個中了舉人。這就是“五子登科”這個成語的來歷。

《三字經》覺得僅僅講“五子登科”的故事還不夠,接下來就是非常有名的六個字,“養不教,父之過”。養,養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來,而不教育他。你隻管生他,隻管養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當父親的過錯。在現代社會當中,人們也會經常考慮給孩子留點什麽。孩子還很小,就琢磨著他將來要結婚,先把房子給他買好吧。孩子剛剛進入大學,就琢磨著給他買輛車吧。但是,在傳統中國有一句話:“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留給孩子千兩黃金,不如留給他一本經書。當然,“遺子一經”這句話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給他知識。與其留給他千兩黃金,還不如留給他一種安身立命的知識,給他創造一種受教育的機會。應該培養他對學習的渴望,和對學習的依賴,而不是對財產的依賴。

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那麽,這又是誰的責任呢?老師。所以《三字經》接下講的是,“教不嚴,師之惰”。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惰,有疏忽、過錯的意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師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在傳統的中國,老師是什麽地位?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孩子正式入學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頭,因為這是至聖先師。孩子要向一個牌位磕頭,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接著就是師,這就是老師的地位。在1905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之前,私塾門口一般都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四個字:“溺愛免送”。

儒家文化十分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但是,為人師表者,未必都合格。時代進步了,老師應該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學內容教給孩子。孩子還是應該以一種尊敬老師的心態,刻苦學習的心態,從老師那裡領受知識和教誨。自然,老師自己也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準,以一種敬業的精神來履行自己的職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