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市財險公司非車業務飆車 多保險公司發力保證保險業務

  上市財險公司非車業務“飆車” 平安產險以47.4%增速居“C位”

  本報記者 冷翠華

  上半年,上市財險公司的車險業務增速相對緩慢,而非車險業務則如“飆車”般快速增長,非車險業務增長最快的平安產險實現了47.4%的增速。

  在非車險業務方面,保證保險的增速尤其亮眼,成為拉動非車業務增長的主力軍。從銀保監會的業務審批結果來看,今年保險公司在申報保證保險條款費率方面十分活躍,同時新產品、新業務也不斷出現。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車險市場總規模增速將維持緩慢上漲態勢,但競爭激烈。在非車領域,可挖掘的市場更加廣闊,業務增長更加亮眼。但如何防控風險,實現穩健經營,也是保險公司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平安 太保非車業務佔比低

  上半年,滬港兩地上市的保險公司非車險業務皆實現快速發展。根據公開披露的資訊,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的非車險保費同比分別增長了33.6%、47.4%以及33.1%;非車險保費在公司總保費中的佔比也明顯提高,人保財險的非車險業務佔比已超過四成。

  具體來看,上半年人保財險實現總保費收入2050.41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車險保費同比增長3.9%;非車險總保費收入826.08億元,同比增長33.6%,非車險佔比40.3%,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

  人保財險指出,上半年該公司其他險種的總保費收入為127.11億元,同比增長51.4%。其中,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履約保證保險和短期出口信用險業務均實現較快增長,拉動信用保證險業務快速發展。

  同時,人保財險實現責任險保費收入118.08億元,同比增長了33.1%。其在繼續發展雇主、產品、公眾責任險等傳統規模性險種的同時,積極開拓首台套、農產品品質安全、政府扶貧救助等責任險業務,有力支持責任險業務增長。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人保財險指出,下一步要“推動非車險業務跨越式發展”。

  從平安產險來看,上半年,其實現非機動車輛保險297.16億元,同比增長了47.4%,其在總業務中的佔比為25%,佔比上升了5.5個百分點。該公司指出,其保證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由2017年上半年的95.15億元大幅增長69.85%至2018年上半年的161.61億元,主要原因是在線保證保險業務模式快速推進。同時,其責任險、特殊風險保險、家庭財產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3.9%、42.0%、52.6%。

  從太保產險來看,上半年,其非車險業務實現業務收入168.30億元,同比增長33.1%,非車險業務收入佔比提升了3.6個百分點,達28.6%。太保產險表示,這主要是受農險、新型責任險、個人貸款保證保險等新興領域實現快速發展的推動。其中,農險業務加快與安信農險的全面融合,打造一體化業務發展平台,提升基礎管理和專業化服務能力,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5.59億元,同比增長63.6%,市場份額提升至行業第三。

  多保險公司發力保證保險業務

  在非車險業務中,保證保險的發展尤為亮眼,不僅上市保險公司該項業務發展迅速,其他財險公司也非常重視該項業務。

  從今年銀保監會的業務審批結果來看,近期,富德財險、永安財險都獲得建設工程合約履約保證保險條款和費率的批複,人保財險青島分公司獲得建設工程合約款支付保證保險、建設工程合約履約保證保險條款和費率的批複,人保財險還獲得支農支小融資還款保證保險多年期條款和費率的批複,太保產險獲得建設工程施工合約履約保證保險條款和費率的批複。

  從眾安在線上半年的保費收入看,意外險、健康險和保證保險是其保費收入最高的三大險種,保證保險的增速也是最快的險種之一。數據顯示,上半年其保證保險保費收入約為8.1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153%。

  在業務推廣方面,近日,北京、上海等十地海關開始試點關稅保證保險業務,企業投保保證保險業務後,可以用比銀行保函低得多的資金成本,實現同樣的先行通關後續繳稅款的效果,同時不佔用流動資金和銀行授信額度。目前,中銀保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等保險公司已經開出了相關保單。

  可見,對於諸多財險公司而言,保證保險已經成為其發展非車險業務的重要抓手,從未來趨勢來看,保證保險也存在較大的發展太空。不過,對於信用保證保險類業務,業內人士表示,防範風險、保持經營穩健非常重要,否則業務波動可能很大,尤其是涉及到大額保單,一旦出險,將對保險公司經營產生很大影響,浙商保險曾經在保證保險上栽過的跟頭就是前車之鑒。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在線保證保險業務發展速度較快,這類業務重點針對個人業務,單筆業務額度小、風險分散,避免因為風險過於集中而出現大的賠付危機。

  非車險業務的苦與樂

  對於財險公司而言,避免車險業務一險獨大,平衡各版塊業務是其追求的理想目標。不過,與相對成熟的車險業務相比,非車險業務也存在一些經營風險,需要保險公司平衡好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的關係。

  太保產險表示,上半年,受企財險、信用險、意外險等險種承保虧損影響,非車險綜合成本率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至101.7%。“非車險業務再次出現承保虧損,說明非車險業務承保盈利基礎仍然薄弱。”中國太保在半年報中指出,下一步,其將通過產品和技術創新,大力推動農險、責任險等高品質非車險業務發展,進一步鞏固新領域發展成果。

  從綜合成本率來看,上半年,太保產險的企財險綜合成本率為101.5%,責任險、農險和保證保險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4.6%、96.4%和93.9%。從平安產險來看,上半年,其保證保險、責任保險和企財險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87.5%、89.6%和98.2%。可以看出,這兩家保險公司多數非車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控制較好,實現了承保盈利。但業內人士指出,中小財險公司的非車險業務規模較小,經驗數據也較少,還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要從多方面做好風險控制,防止大的經營風險。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