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媽媽,我會死嗎?」 99%的父母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媽媽,你會死嗎?我會死嗎?

孩子對於死亡的好奇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特別是當他目睹樹上的落葉、寵物的過世、親人的離去……他會越發對生命的離去和消失感到疑惑。

當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問「媽媽,狗狗到哪去了?」,「好久都沒有見到奶奶了,她去哪了?」……當他開始面對死亡這個話題的時候,也是我們進行生命和死亡教育的最佳時期。

當家長碰到這樣的問題時,是怎麼回答呢?

狗狗只是睡著了,並且永遠不會醒來……

奶奶飛到天上去了,不能再回到地面了……

家長以為這樣善意的回答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不讓孩子提前面對這殘酷的分離。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

「死亡」,與「生命」是連在一起的,如果孩子不能正確地對待死亡,那麼就不會尊重、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們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孩子知道生的可貴。死亡教育是生命的一部分,如何面對死亡也決定了我們如何面對生命,以及如何選擇對待生命的方式。

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既能讓孩子理解和接受,也不會過分害怕呢?來聽聽英國的皇家育兒師凱瑟琳老師的分享吧!

凱瑟琳老師教孩子們理解死亡的好辦法是:觀察植物或動物的一生

我們都觀察過蝴蝶、蟋蟀、拿棍子拍過黃蜂,還有人試圖去了解蜘蛛。通過真實的體驗,讓孩子認識死亡、面對死亡,慢慢提高孩子對死亡的接受能力

家長可以用動植物的生命循環切入,以更加具象的方式告訴孩子「寶貝,你看小草,它從發芽、生長到枯萎有一個過程,人也是這樣的,爺爺以前也是一個小嬰兒,然後慢慢地長成媽媽這樣的大人,之後又慢慢變老了,最後像小草一樣,在死去以後和泥土合為了一體。」

當家中不幸發生親人離世等事情時,我們都不要在孩子面前隱藏情緒。孩子們必須注意到,父母也是有情緒的。

孩子會看見,儘管我們是成年人,但我們也會沮喪。孩子們也會看見我們生氣,當我們的親人離去,他們也會看見我們的悲傷,我們也會哭泣流淚。孩子們會模仿我們的情感,讓他們看到這一點很重要,我們都是有情感的人,我們也會有反應,不用總是很堅強。這樣,孩子就能學會自由地表達自己,尤其是關於「死亡」的複雜感受

另外,在家裡放置些有象徵意義的東西也很重要。在凱瑟琳老師的家裡,有一顆放在架子上的小石頭,所有人都能看見,這是她跟奶奶在沙灘上一起撿的。小石頭就在那兒,不管何時想念奶奶,或是為她哭泣、或是為她的離去而憤怒,那顆小石頭都會讓孩子感覺到離奶奶很近。

否認、逃避,只會增加「死亡」的神秘感,引起孩子不恰當的想像。只有直面死亡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生命。

最後,再來回答下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媽媽,你會死嗎,我會死嗎」

「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會死,但我們現在都會活很久很久。就像樹上的葉子,我們曾經絢爛過,最終落下,但到了來年的春天,新的樹葉又會長出來,就像寶寶出生一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