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嘉興海寧:小城鎮打好“大花園”建設三張牌

前不久,嘉興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長官小組辦公室通報了5月份全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情況,70個小城鎮中,海寧市黃灣鎮得分高居榜首;豐士集鎮、周王廟鎮包攬計劃達標小城鎮得分前兩名。此外,繼一季度之後,5月份各縣(市、區)小城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巡查考核中,海寧市得分平均值再次排名第一。

在已達標小城鎮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製考核的同時,今年海寧市將有6個小城鎮迎來省級考核。“每座小城鎮都是一枝鮮花,我們要建設好海寧這個‘大花園’,就要種好每一株花。”海寧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亞東形象地打了個比方。“以大花園標準建設大景區,實現產業發展、生態和諧”,沿著海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路徑,該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步入了“快車道”。

嘉興海寧

精耕細作打好專業牌

累計完成“道亂佔”問題點位共187個,“道亂佔”問題銷號率達100%!這是今年5月底,海寧拿出的成績單。今年初以來,海寧市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每周開展集中整治及區域聯動整治,今年初以來,已查處十類交通違法3.74萬餘起。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建設“大花園”,海寧精耕細作,打出了“專業牌”。

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今年初以來,海寧市整治辦完善了月度巡查考核機制,增加了督導頻率,由每月一次增加到每月兩次。創新督導方式,建立了由市整治辦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部門作用的專職巡查機制,實現了“專項部門查專項事,專項事由專項部門查”,使巡查督導更加精準。

怎樣根治“線亂拉”頑症?如何在整治的同時營造小城鎮特色風貌?……6月4日,海寧市2018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專題研討班開班。研討班采取理論學習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來自海寧各個小城鎮環境整治工作者認真總結經驗,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前我覺得,搞小城鎮整治就是拆除違建、清理街道,參加專業研討後,我明白了不少經營好一個小城鎮的門道。”一名來自袁花鎮的基層幹部說。

同時,今年海寧市還以全市基層治理“一張網”工作體系和“街(路)長製”為基礎,各鎮將整治範圍全域劃分為若乾個責任片區,明確長官班子成員擔任責任片區片長,屬地政府各部門為片長部門,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工作中的環境衛生、城鎮秩序、鎮容鎮貌等12個方面41項指標全面納入網格化管理,並落實到各片區和片區責任人員。

小城鎮管理需要更多智慧,當前,海寧各鎮“數字警務室”和各主要路線路口影片監控均已實現全覆蓋。此外,依托“四個平台”建設,以“數字城管”建設為重點,海寧正在加快現代資訊技術與小城鎮管理服務融合,促使各類資訊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不斷提高小城鎮管理的精準化、精細化和常態化水準。

百花齊放打好文化牌

許村鎮是海寧連接杭州的橋頭堡,家紡產業底蘊深厚,地區生產總值佔海寧全市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準獨佔鼇頭,猶如一枝絢麗時尚、價值不菲的玫瑰;曾經的“皮革第一鎮”周王廟,轉型更新後專注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諧發展,如荷花吐露芬芳;山水黃灣,四季果鄉好似一枝吐露豐收喜悅的丹桂,小城鎮整治後環境進一步提升,產業更加集聚,發展更有品質。2017年規上產值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一;還有千年古鎮長安、潮鄉名鎮鹽官、後來居上的袁花……展開海寧市全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作戰圖,就仿佛展開了一卷美不勝收的百花圖。每個小城鎮不同的經濟文化特點構成了海寧“大花園”圖景中的萬紫千紅。

每一株花朵都需要個性化的栽培。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海寧讓每個小城鎮循著歷史坐標,在新時代找到了文化定位。

在鹽官鎮,環境綜合整治讓郭店、豐士兩個老集鎮相繼脫去了髒亂的外衣。“我們將致力於打造杭州東部生態休閑大景區、後花園。全面推進以鹽官旅遊度假區為核心的百裡長廊文旅產業大平台建設,用‘潮文化’打造世界一流生態旅遊目的地。”鹽官鎮相關負責人說。而在斜橋這個出過南宋女詩人朱淑真、藝術大家錢君匋等文人名士的小鎮,街市上紛亂的店招不見了,許多建築恢復了它原有的風貌,“一街一景、一橋一韻”的“斜橋古鎮”氛圍又回來了。“我們既要弘揚地方歷史、彰顯本土名人,更要充實斜橋鎮文化建設內涵。”斜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已通過評審的《海寧市域總體規劃綱要(2016-2035)》,未來海寧將把市域太空風貌劃分為六大風貌區,分別為中心城市風貌區、古鎮田園風貌區、尖山新區風貌區、田園鄉村風貌區、小城市風貌區、特色鎮風貌區。在這張“大花園”建設的設計圖上,海寧小城鎮環境整治工作正以一片匠心精心雕琢每一個花圃、塑造每一處風景。

“護花使者”打好自治牌

“我是‘護花使者’,車子當然不能亂停。”黃灣鎮治江路上的超市業主何曉陵打趣道。她告訴記者,原來自己圖方便,總是把電動車停在店門口。但是去年,黃灣鎮(尖山新區)首創了“鮮花公約”機制,通過對經營戶實施守法經營、環境衛生和文明停車考評,來分別獎勵一至三盆鮮花。“若是再隨便停,集不齊三盆鮮花,那多難為情!”何曉陵說。

“鮮花公約”激發了一條街、一個鎮的商戶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熱情,而“大花園”建設的藍圖,也正激勵著越來越多的海寧市民加入“護花使者”的隊伍。

小小花木箱變身“站樁”管理員,讓“不能亂停車”正在成為當地居民的共識,賦予老街區新的秩序,這是鹽官鎮破解集鎮治理難題的嘗試;在大力查處“紅頭蒼蠅”的同時,聘請載客電動三(四)輪車車主成為路線秩序管理員,這是長安鎮在“治堵”工作中探索出的自治機制;睜大眼睛“挑刺”、宣傳垃圾分類、為“線亂拉”等難題出謀劃策……這是遍布海寧的各類志願者隊伍不約而同的自覺行動。在海寧多個鄉鎮,一套群策群力的自治機制已經形成,市民代表、人大代表、在校學生及第三方測評機構紛紛參與到所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中來,通過組織實地察、代表督、群眾評等形式,查找不足,推進問題解決,強化社會監督,助推長效管理整體進程。

唯有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才能達到小城鎮管理和環境之間的良好“微循環”。

“我們要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最後一平方米’管起來。要讓環境治理成為每個海寧人的追求和自覺行動。”陳亞東說。(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