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為什麽人類愛跳舞?

路上總能碰到的廣場舞、到家一癱就打開的“這就是街舞”、四肢不協調也被要求在年會上跳個舞……

街舞、芭蕾舞、現代舞、踢踏舞、民族舞、鋼管舞、肚皮舞、拉丁舞、佛朗明哥、草裙舞、孔雀舞……舞蹈的種類根本數不過來,它們都是不同年代、不同地區、不同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每一種舞蹈,又隨著時間和地區的變化,而不斷地演變。

今天,舞蹈在世界各地依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富有創造性的運動。過去,歐洲的基督徒和美洲的殖民者曾將這些視為異端,試圖抹去原住民的舞蹈傳統。然而,他們卻改變不了人們愛舞的天性:但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就會有舞蹈

跳舞,是一項如此普遍的人類活動,但是,人為什麽要跳舞呢?

要回答“人類為什麽要跳舞”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解釋,為什麽跳舞的習俗不分民族和地域,以及從古至今人們都一直對其如此熱愛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挑戰我們對於人性的觀念——我們認為人類的能動性與身份,是源於我們的思維,但答案恰恰相反:身體本身,很大程度上定義了我們自身的行為。

人類為什麽跳舞?

關於人類為什麽跳舞,目前的解釋有兩種。

第一種解釋,把人類的舞蹈看作是個體行為,為了娛樂、鍛煉身體、藝術表達、或其他個人原因而選擇的。這種解釋認為,跳舞是一種對個體有益的活動,對人而言,它是可取的,但不是必需的。

而另外一種解釋,由許多社會學者與人類學者提出,他們的重點放在社區上。他們認為,跳舞是人類最早用來穩固社會聯繫的方法之一,無論是否有血緣關係,人都能通過跳舞來形成強大的社會紐帶。這種解釋稱,舞蹈最終會被跳舞本身帶來的更理性、更有效的社會聯繫方式所取代,例如語言、道德及宗教。

然而,第一種解釋很難解答,為什麽選擇跳舞的人這麽多;而第二種解釋無法解答為什麽人類還在繼續跳舞。那麽,這些解釋究竟少了些什麽呢?

跳舞不是人類的專利,一些鳥類和哺乳動物也會跳舞。人類這種靈長類動物的舞蹈能力,會不會是一種特有的演化策略?跳舞能讓我們演化出了非常大、且互相連接的大腦,擁有共情能力以及生態適應能力?這種作用,不僅在史前時代幫助人類生存,也延續到了現在?還有沒有可能,舞蹈促成了人類身體的發育?

跳舞,有助於大腦發育

跳舞促成了人類的演化,這個論點的最新證據,在多個學科中都有發現。身體的運動不僅在人類物種的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在如今的社會和心理的健康發展中起了關鍵作用。

此外,在這些情況下扮演重要作用的不只有身體運動本身,還有身體運動所伴生的功能。它讓我們注意、並重建運動模式;讓我們記住、並分享運動模式;它讓我們用這些運動模式來感知和回應身邊發生的事情。舞蹈技巧和舞蹈傳統,發揮、培養的正是這三種作用。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羅德佛·利納斯(Rodolfo Llinás)在《漩渦中的我》(I of the Vortex)一書中寫道,身體運動構建了大腦。大腦記錄下神經肌肉的協調過程,接著以痛苦或愉悅這種情感標簽來記下結果,並根據情感標簽來判斷是否重複這一運動,以及如果重複這一運動的話,該如何運動。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大腦逐漸成形。

既然身體運動構建了大腦,那麽人類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很重要。每個動作的重複都會加深、強化做出這個動作所需的身心協調模式;這種重複也定義了未來人們的注意力和能量流動的途徑。每一個做出來並被記住的動作都會塑造機體的生長方式——它感知到什麽,以及它如何做出反應。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身體的每個方面——從一對染色體到感知器官到肢體形狀——反映的都是通過自身的運動過程而發展出來的運動能力。例如,一隻手臂從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就開始通過其自身的運動而發展成手臂。細胞因此構建出滿足運動需求所需的生理形態,將骨骼和肌肉拉伸成形。

從這個意義上講,人類的存在,就是一種身體成形的節奏。而跳舞,是我們的身體參與到這個節奏中的方式。

跳舞,建立人與他人、外界之間的聯繫

人類學家與發展心理學家的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理論,他們記錄了身體運動對嬰兒的生存的重要性。正如美國人類學家莎拉·布拉弗·赫迪(Sarah Blaffer Hrdy)在《母親與他人》(Mothers and Others)一書中所寫,和人類的靈長類表親相比,人類嬰兒出生得更早:如果一個人類胎兒想在從子宮裡出來時就擁有和黑猩猩嬰兒同樣的神經肌肉成熟度,那得在子宮裡待上21個月。

於是,只能依賴別人的人類嬰兒,必須要有讓照顧者對自己保持忠誠的能力,而他們唯一的手段便是注意、重建、記憶運動模式,而這些運動模式成功地在他們與照顧者之間建立了連接。也就是說,嬰兒在子宮外鍛煉著跳舞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他會與其他有相同動作的人建立連接,這整個過程也塑造了他們的大腦。

人類具有一種注意、重建與記住運動模式的獨特能力,這一觀點在鏡像神經元的近期研究中獲得了進一步的支持。人類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多於其他哺乳動物,當人注意到一個動作時,鏡像神經元會做出反應,重現那個動作所需的神經肌肉協調模式。

通過這種方式,人類可以學會重建他人的動作——不僅是其他人類,還有樹木與長頸鹿,捕食者與獵物,火、河流,以及太陽。正如神經科學家維萊亞努爾·拉馬錢德蘭(VS Ramachandran)在其著作《泄密的大腦》(Tell-Tale Brain)中所寫,鏡像神經元“似乎是我們獲得成熟文化的演化關鍵,”它讓人類“接受彼此的觀點,並與他人產生共情。”

然而,“鏡像”一詞具有誤導性。它隱藏了身體運動的自主性。大腦的動作,不是一種像鏡子一樣的被動反射。當一個人的眼睛記錄動作時,其他部分的感官意識會被調動起來,而這些意識,是以前的動作幫他發展出來的。他沿著這些先前運動產生的注意力軌跡做出反應。

換句話說,你腦子裡的一整套感官意識都必須很好地配合,才能讓你學著“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跳舞的愉悅,與他人共鳴。

總之,跳舞是一種人的能力,而不僅僅是一種活動。每一種舞蹈技巧或傳統都是一種知識流——一種不斷發展的運動模式集合,人類不斷發現、記住運動模式,從而完善了做出動作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舞蹈為人類提供了了解人類動作重要性的機會。他們可以意識到他們所做的動作是如何訓練他們的(有的時候甚至不需要特別訓練),從而培養共情所需的感官意識。從這方面來看,舞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藝術。

人腦和身體是密不可分的。從身體形成的角度來看,人類不能不跳舞——能夠學著別人的舞步,與許多人一起共情,這是人類所共享的情感紐帶,而在這種紐帶裡面,則是我們為人的身體和意識本源。

編譯來源:

https://aeon.co/ideas/the-dancing-species-how-moving-together-in-time-helps-make-us-human

作者:Kimerer LaMothe

翻譯:Amaranth

編輯:李子李子短信、Cloud

一個AI

談戀愛不如跳舞,用這個方式相處,沒有人覺得孤獨。

譯文版權屬於果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果殼

ID:Guokr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