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茵陳的食用方法以及對健康有哪些好處?

白蒿,又名茵陳,是野菜、是草、更是葯。茵陳有疏肝解鬱、清熱利濕的作用。

肝火、肝膽濕熱的一般表現,眼睛易發紅、或乾澀、失眠、頭暈頭痛、口苦口乾、眼屎多,兩肋脹脹的、容易發脾氣;肝鬱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氣兒不順,長期的精神不舒暢,又發泄不出來,就會肝鬱。愛嘆氣、胸悶、噯氣。長期肝鬱還會引起乳房結塊。


清熱解毒

茵陳對於由於上火而引起小便不利或者黃疸的人群,有清熱利濕,退黃的功效,可以用茵陳煎藥,當涼茶飲用,效果顯著。


保肝作用

據《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及《抗腫瘤中草藥》著載,茵陳以果穗精油含量較多,主要成分有B一旅烯、茵陳炔酮、茵陳原色酮、茵陳烯酮等,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濕熱、退黃疽作用。長期飲用,保肝利膽,有直接阻礙肝膽系統腫瘤細胞增殖的功效。尤其是患有肝炎的患者,飲用茵陳可以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並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製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


增強免疫力作用

茵陳中的咖啡酸等可提高人體白細胞數量,增強T淋巴細胞的活性,參與人體免疫調節,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力。


降血脂與抗動脈粥樣硬化

茵陳蒿能使高血脂動物血清膽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動脈壁中膽固醇含量明顯降低,動脈壁粥樣硬化斑塊病變減輕。


解熱、鎮痛、抗炎

茵陳中的茵陳二炔酮,有較高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預防感冒。茵陳蒿對傷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體溫升高均有明顯解熱作用,茵陳中6,7-二甲基七葉苷元對熱板法和醋酸扭體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鎮痛作用,並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蹠關節腫脹程度有抑製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

茵陳蒿有較強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對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牛型及人型結核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病原性絲狀體,以及黃曲黴菌、雜色麴黴菌等皮膚真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茵陳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茵陳炔酮、對羥基苯乙酮和其他揮髮油成分。


黃疸

本品苦泄下降,性寒清熱,善清利脾胃肝膽濕熱,使之從小便而出,為治黃疸之要葯。若身目發黃,小便短赤之陽黃證,常與梔子、黃柏、大黃同用,如茵陳蒿湯(《傷寒論》);若黃疸濕重於熱者,可與茯苓、豬苓同用,如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若脾胃寒濕鬱滯,陽氣不得宣運之陰黃,多與附子、乾薑等配用,如茵陳四逆湯(《衛生寶鑒·補遺》)。


濕瘡瘙癢

本品苦微寒,有解毒療瘡之功,故可用於濕熱內蘊之風瘙隱疹,濕瘡瘙癢,可單味煎湯外洗,也可與黃柏、苦參、地膚子等同用。


皮膚病

《本草綱目》上說茵陳可以治黃疸、風疾攣急、眼熱紅腫等疾病,且用茵陳和皂莢湯配合著沐浴,有助於皮膚病康復。


一個祛黃氣的葯浴方

茵陳汁治療新生兒黃疸是最有效的,茵陳具有清熱利膽的功效。茵陳、艾葉、側伯葉、菖蒲等煮水兩次,將藥液合在一起來泡浴或泡腳。


茵陳酒

智慧的古人或許是考慮到每個人對酒的把持力不同和常常會傷及肝臟的原因,所以在酒中加了一味茵陳。茵陳的加入,非但不減酒力,反而可以更好地對酒提香。


唐魯孫先生曾在《中國吃》中寫道:「北平有一種酒叫綠茵陳,這種酒綠蟻沉碧,跟法國的薄荷酒一樣的翠綠可愛……從前梅蘭芳在北平的時候,常跟齊如老下小館,梅蘭芳最愛吃素炒豌豆苗,齊如老必叫櫃上打四兩綠茵陳來。」梅蘭芳常和師友去的那個酒館叫「吉慶恆」,就在菜市口鶴年堂東邊不遠的鐵門衚衕口。見梅蘭芳一到,酒館掌櫃必叫小夥計去鶴年堂打綠茵陳酒,小夥計一進門就喊:梅老闆茵陳酒半斤!


作家亦舒在作品《禁足》裡這樣描寫法國苦艾酒:「碧綠色的苦艾酒極之容易上癮,茵陳釀製,麻醉作用比其他酒又更加厲害,現在已很少人敢喝它,酒杯上打橫擱有一隻銀匙羹,上邊放著小塊方糖,融在酒內,比較容易入口,這是一杯毒酒。」


茵陳麥飯

原料:茵陳500g,麵粉100g,鹽,蔥,蒜,花椒,芝麻油等。


做法:

茵陳淘洗乾淨,晾到八成乾,撒上麵粉(薄薄的一層)。

放入食鹽、花椒面、蔥花攪拌均勻,大火蒸8到10分鐘出鍋。

加入蒜汁,淋點芝麻油,拌勻,即可食用。


養生功效:利濕退黃,祛風明目。

適宜人群:適用於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疥瘡,兩目昏花等症。


涼拌茵陳

需要300克茵陳的嫩莖葉,適量的麻油和白糖,把茵陳去除雜質清洗乾淨,放在開水裡焯5分鐘撈出來,瀝乾水分切碎,直接放在盤子裡面,加入白糖麻油,鹽味精調拌均勻就可以了,味道爽口,具有祛風明目以及利濕退黃的功效,特別適合於濕熱黃疸、視力減退,夜盲症,皮膚瘙癢以及小便不利。


茵陳窩頭

需要150克新鮮的茵陳,適量的米面,把茵陳徹底的清洗乾淨,搗爛過濾渣取汁,加入適量清水,調和米面,做成窩頭,直接放在鍋裡面蒸熟就可以了,特別適合於急性黃疸性肝炎。


茵陳荷葉粥

需要30克茵陳,一張新鮮的荷葉,150克粳米和適量的白糖,把茵陳洗乾淨放在鍋裡面煎湯,過濾去渣取出汁,然後把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在鍋裡面煮成粥,最後放入白糖攪拌均勻,此方法具有利膽退黃和健補脾胃的功效,特別適合於慢性肝炎患者恢復期間,能夠幫助病情的恢復。


茵陳煮雞蛋

茵陳加水煮雞蛋。吃了清熱利濕,解毒療瘡。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風癢瘡疥。


茵陳粥

先將茵陳洗凈,加水煎汁,去渣,加入淘洗乾淨的粳米,再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可加適量白糖調味。


茵陳車前飲

取茵陳、車前草(或車前子,用紗布包煎)加水1000毫升浸10分鐘,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煎20分鐘,煮取800毫升。


茵陳能清熱利濕、退黃疸;車前草能利尿止瀉,兩葯常相伍增強療效。清熱除濕,利膽退黃,清熱利尿,滲濕止瀉。適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


茵陳薑糖茶

將鮮茵陳50克(乾品15克)、紅糖、乾薑(切片)、生薑(切片)加水適量,煎取汁。能清熱除濕,利膽退黃,故可用於輔助治療急黃疸型肝炎。


茵陳紅棗湯

材料:茵陳45克,紅棗5枚,冰糖少許,薏米100克。


將茵陳洗凈,入沙鍋內加水200毫升,煮沸後改為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備用。再加入紅棗、薏米加水至6000毫升。煮沸後改為文火,慢慢熬煮至湯稠後,加冰糖拌勻即可食用。


止癢、爽身。

茵陳還有很好的清熱止癢、爽身的效果,以茵陳適量煎湯兌入澡水中洗浴可治療遍身風癢、頭皮瘙癢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茵陳性涼,味苦,不宜大量食用,食用過多容易產生腹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