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米爾·汗又出一部好片,能看透它的人都不簡單

前兩年,因為作品屢次被引進到國內,阿米爾·汗的出鏡率格外的高。

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憑借超高的口碑實現了票房上的驚天逆襲。

2018年的《神秘巨星》勵志又揭露現實,之後完全商業娛樂向的《印度暴徒》少了社會價值且水準一般,表現不盡如人意。

印度片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中國院線,今年偏偏就沒有了這個帶頭人。

阿米爾·汗暫時淡出了銀幕,但他一直都在肩負著身為印度良心的使命。

今年阿米爾·汗製片公司推出了一部紀錄片,和每一集的《真相訪談》一樣探討著沉重又須加重視的話題。

《光明之下》

開頭,阿米爾·汗向觀眾表示這部影片深深地打動了他,其中傳遞出的價值觀也非常被他所認同。

影片由3段關於仇恨與寬恕的真實故事組成。

它們都始於慘劇,最後卻都得到了善終。

一、罪過與遺孤

1985年,年僅6歲的阿婉蒂卡失去了她的父母。

她的爸爸是國會議員,媽媽是國大黨員,那天他們準備前往國會時在家門口遭到槍殺。

暴徒的目標只是爸爸,但媽媽衝上去擋在愛人的前面,堅決不肯躲開。

28槍之後,夫妻雙雙殞命。

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兩邊都想撫養阿婉蒂卡,因為這事兩個親家還打過官司,最終誰都沒能如願。

阿婉蒂卡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給父母報仇,無論如何。

去了寄宿學校的她易怒,不容易相處,是別人議論的焦點,但一向都不是好的方面。

有一次去一個山莊避暑度假,阿婉蒂卡就說自己很想回家。

一個親戚聽到了回答道:“什麽家?你有家嗎?

這句話像刀子一樣刺中了她,但確實又說的沒錯。她是個孤兒,哪還有什麽家。

她迫不及待地想用再生家庭來填補原生家庭的窟窿,18歲就結了婚,高考時懷著三四個月的身孕,19歲生下了第一個兒子。

幾年後丈夫拋棄了她,阿婉蒂卡又成了單親媽媽,生活再度墜入地獄。

好在第二任丈夫讓她重新感受到了愛,她久違地體會到了來自家庭的溫暖與幸福。

不過她仍舊被不堪回首的往事壓製著腳步。

父親的照片她總是帶在身上,沾有母親血跡的項鏈她永遠都不會洗。

與阿婉蒂卡交叉敘述的是一個庫奇的男子,光看言談舉止就知道他不是粗鄙之人,實際上他是當年殺害阿婉蒂卡父母的凶手之一

他們的人生軌跡之所以能有所交集,全拜1984年的政治事件所賜。

庫奇是錫克族人,他們為了爭取更好待遇,想要將旁遮普邦分裂出去。

當時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英迪拉·甘地下令在神聖的金廟發動軍事襲擊,這樣的鎮壓使當地群眾頓時陷入水深火熱。

不久之後,英迪拉·甘地被自己的錫克族衛兵刺殺,此舉讓先前尊嚴盡失的錫克族人民收獲了復仇的喜悅。

但這所謂維護榮譽報仇雪恨的暴行,卻將葬送了更多錫克族人的未來與生命。

印度教徒徹底地將錫克族視為自己的敵人,對他們進行燒殺搶掠。

一時間,錫克族人死傷無數,上萬人都擠在德裡的難民營裡艱難求生。

倍感痛心的庫奇在一本名為《誰之過》的暴亂綜合研究報告中讀到了幾個被歸結為是罪魁禍首的人的名字。

於是他們決定先鏟除最容易下手的,阿婉蒂卡的父親不幸中選

因為作案時間有限,他們沒能從目標身上拉開阿婉蒂卡的母親,只能連同她一起殺害。

如果不是因為扛起了槍,他本可以來到美國讀博深造,而不是遠離家鄉流亡到美國。

在美國被捕後的他吃了十多年的牢飯,被引渡回印度後就在髒亂差的環境下蹲監獄數年。

堅決不同意他保釋,甚至想讓他被處以絞刑的阿婉蒂卡在槍擊案已過去19年後,第一次和凶手庫奇見了面

兩人都沉默良久,一個傾倒怨恨,一個虔誠懺悔,最終共同意識到上世紀的那場政治鬥爭是一切的元凶。

被民族的信念洗腦,被仇恨的蒙蔽了雙眼,庫奇已經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

再給庫奇和他的家人再添多少倍的痛苦也換不回自己的父母,何況他們在20多年的生離中遭受了足夠多的懲罰。

阿婉蒂卡寬恕了庫奇,並為他奔走,讓他在09年得以被提前釋放。

她給了他第二次機會,也給了自己第二次機會。

二、農夫與修女

1995年2月25日,喀拉拉邦的修女拉尼遇害身亡。

她公車上被刺數刀,司機見此情形只是說不要在車內打鬥。

於是歹徒將她拖到下車又補了幾刀,留身上有54處傷口的她慘死荒野

拉尼的死不禁令人譴責上天為什麽要讓這麽好的一個人遭受此劫。

心系民生的拉尼在生前不僅帶頭解決了村民的吃水問題,還教他們學會去銀行貸款,把他們從地主和債主的魔掌中解救了出來,真正地掙到了錢。

農民發家致富導致財主利益驟減,於是這群人決定除掉拉尼這個禍根,還不想髒了自己的手。

他們索性找了個信印度教的傀儡農民薩穆達,請他吃請他喝,叫他覺得自己很重要,無端地培養他對拉尼的憎恨。

事實上他們只是在薩穆達的腦海中植入不切實際的幻想,可惜他對拉尼下了手之後才幡然醒悟。

拉尼的妹妹也是修女,既然主是仁慈的,她覺得自己也應該寬恕凶手。

憤怒和悲痛過一段時間後,她調整好了心態去見薩穆達。

羞愧難當,無地自容的薩穆達都認為自己不配活著,但拉尼妹妹以德報怨,賜予他新生。

她站在了更高的視角去看待這些,眼前的男子對她而言不是仇人,而是一條待解救的生命。

拉尼一家都最終接納了薩穆達。托他們的福,這個被判無期徒刑的凶手重獲了自由。

自己的餘生是拉尼一家給的,原本已對人世絕望透了的薩穆達發誓要感恩地活下去。

他用後半輩子去實現自我救贖,即使深知再多的善行也抵消不了自己的犯下的罪。

三、恐襲與慈母心

巴基斯坦伊斯蘭恐怖組織“虔誠軍”在2008年11月26日在孟買12個地點實施恐襲。

美國人奇婭的老公和女兒不幸遇難,原本美滿快樂的一家三口只剩下一位傷心欲絕的妻子和母親。

奇婭在低迷過後振奮起來,傾情投身到反對暴力的和平項目中來。

她來到孟買,把對家人的無盡思念轉化為對生命的博愛,做慈善在教育上幫助當地的孩子。

寬恕無關他人,不是為了讓他人解脫,既不是為了原諒某個人也不是為了容忍某件事,更不是以將他人從被仇恨的困境中解救出來為目的。真正的寬恕,是為了讓自己從負面情緒的桎梏中解脫。”奇婭從自己多年的感悟中總結出了寬恕的奧義。

拉尼的母親在20多年後談到女兒仍聲淚俱下,奇婭面對鏡頭也時常哽咽。

寬恕不等於遺忘。他們緬懷逝者,但也需要卸下壓在自己心頭的那塊巨石。

仇恨造就的必將是悲劇,上文中的人無不是它的受害者。

如果這樣的思想傳遞下去,造就的只會是更多的悲劇。

叔在幾個月講過紀錄片《恐怖分子的孩子》就揭露了這一點。

生長在敘利亞的那群孩子還沒到明別是非的年紀,就潛移默化地繼承了上一代人的仇恨。

然後呢?

恐怖分子的孩子也變成了恐怖分子,循環往複。

如今有了妻子和女兒的庫奇感言:“暴力是一把雙刃劍,而且往往事與願違。本來打算用它傷害別人,結果卻把自己傷得更深。

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恨一個人太容易了,原諒才需要莫大的勇氣。

做不到寬恕無可厚非,能達到如此超脫的境界的人終究佔少數。

但請每一個人都至少做到尊重生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