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結核知多少?沙巍教授來教你!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呼吸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一文搞定肺結核重點難點!

文 | 利多卡萌

受訪專家 | 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 沙巍教授

來源 | 醫學界呼吸頻道

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肺結核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熱點,其仍然是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之一。

WHO數據

2017年,估計全世界有1000萬人患結核病,結核病防治資金缺口為23億美元。近年來結核病領域的研究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診斷新技術、臨床新葯、潛伏性結核乾預等都有新的突破。

儘管如此,由於結核感染的特殊性,結核病防治仍面臨巨大的挑戰與困難,離世界衛生組織的「2035年終止結核病」的目標還非常遙遠。

為便於臨床醫生和民眾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我國肺結核的現況、預防、診斷、治療等知識重點,醫學界傳媒就「肺結核防治的熱點問題」採訪了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沙巍教授,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

01

「肺結核復燃」是真的嗎?

近年來,對於「肺結核有復燃趨勢」這種說法,沙巍教授表示事實並非如此。

我國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結核病患病人數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印度,但經過政府、醫療和預防機構的不斷努力已有明顯成效,近十年來我國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步下降,下降速度是全球所有國家中最快的。

沙巍教授專訪

02

哪些人容易患肺結核?

結核病雖然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但是其發病與感染的結核菌毒力和個體的狀況密切相關,當機體營養狀況良好、免疫力強的情況下即使感染了結核菌也不一定會得活動性結核病。

我們一般把人體感染結核菌後的狀態分為三種,分別是:

  • 感染後即把細菌清除,即未感染結核分枝桿菌者


  • 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後細菌未能清除,但沒有活動性結核病的表現,也叫結核菌潛伏感染者


  • 活動性結核病患者。

肺結核是呼吸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講話時,肺內的結核菌會排出,在空氣中懸浮形成帶菌的飛沫核,當室內空氣不流通、空氣中結核分枝桿菌濃度較高時, 密切接觸者會感染結核菌。

但是沙教授說:

這部分感染者中也只有約10%的人可能發病,尤其是當自身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腫瘤病人、長期服用免疫抑製劑、合併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及過度疲勞時發病的風險非常高。

因結核病的發病機制並未十分清楚,目前還沒有100%保護力的結核病疫苗。接種卡介苗(BCG)後機體並沒有獲得永久免疫,隨著年齡的增加,卡介苗的保護作用越差。接種卡介苗只是減少了兒童罹患重症肺結核的幾率,不是種完就絕不會患肺結核。

03

診斷肺結核難嗎?

肺結核早期癥狀雖然可能非常輕微,但是患者儘早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對疾病的良好預後至關重要。肺結核發現得越早,病變的範圍就越小,疾病治療難度就越低。

當我們遇到肺結核可疑者、痰菌陰性者、臨床排他診斷者分別要怎樣處理呢?

  • 病原學檢測、影像學檢查、結核相關免疫學檢查。近幾年隨著分子技術的發展,結核病的診斷技術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結核分枝桿菌塗片(樣本來源:痰液、胃液、尿液、糞便、淋巴液等):

  • 顯微鏡下讀片,操作簡單、價格便宜,耗時1-2天,但是陽性率低;

結核分枝桿菌培養:

  • 敏感性強於塗片,但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特性決定了耗時較長,一般需要1-2個月的時間,陽性率比塗片略高;

結核分枝桿菌基因片段檢測:

  • 最快的檢測方法耗時約2小時,有的方法還可以同時診斷結核分枝桿菌是否對利福平耐葯,但價格較貴。

  • 胸部X片

  • 胸部CT 等

結核相關免疫學檢查主要包括:

  • 結核相關抗體檢測、結核細胞免疫檢測。

根據檢查結果,可將肺結核患者分為兩大類,分別為:

確診病人:

  • 病原學檢測陽性(三項中只要有一項陽性,即為確診);

沒有病原學陽性結果的病人:

  • 這是診斷最難的一部分患者,需根據臨床表現診斷。

肺結核病的治癒標準是以痰結核菌病原學檢查陰性為主要考核指標的。

PPD試驗、T-SPOT試驗均為肺結核的輔助檢查,結果陽性只能證明這個人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但並不能確認罹患活動性結核病,有時結果顯示陰性意義對臨床醫生的幫助更大,提示患者患結核病可能性較低,尤其是免疫狀態正常的中青年患者。

此兩項檢查在臨床中開展很廣泛,主要用於病原學陰性肺結核的輔助診斷,因病原學陰性肺結核的診斷需要多方面證據,證據越多,診斷的可靠性就越大。

往 期 精 彩

沙巍教授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主任,結核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華醫學會結核分會常務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結核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防癆協會非結核分枝桿菌專業分會主任委員,青年理事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防癆協會臨床委員會介入組組長,上海市防癆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醫療促進國際保健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委員,NTM學組組長。

《中國防癆雜誌》副主編。2005年德國柏林肺科醫院訪問學者。2011年-2012紐約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級課題2項和省部級課題1項,在國家級雜誌和SCI雜誌上發表論文近六十篇,主編、參編多部著作。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華夏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一項,2017年獲得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分會「傑出青年人才獎」,2018年獲得中國防癆協會「全國最美防癆人」稱號。

參考文獻:

1.陳灝珠,林果為,王吉耀,葛均波. 實用內科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 530-533.

2.中國防癆協會, 耐葯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5). 中國防癆雜誌,2015, 37(5):421-468.

3.WHO.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2015.

4.WHO.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