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林深瞳趙勇:失蹤20年的逃犯也難逃AI的視野

AI 百人

未來圖靈推出首檔訪談欄目《AI百人》,專注人工智能垂直領域,邀請頂級AI行業領軍者,呈現獨家觀點。

本期嘉賓:

格靈深瞳創始人&CEO

趙勇

趙勇

格林深瞳創始人、CEO。趙勇畢業於布朗大學,曾是谷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專注於把先進的人工智能科技轉化為具備低成本、大規模部署能力的產品和服務,並深度結合應用場景,為用戶提供高性能、可靠實用的智慧解決方案。

北京格靈深瞳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格靈深瞳,成立於2013年4月,是一家同時具備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以及嵌入式硬體研發能力的人工智能公司,作為一家影片大數據產品和方案提供商,自主研發的深瞳技術在人和車的檢測、跟蹤與識別方面居於世界領先水準,公司主要關注的領域包括公共安全、智能交通、金融安防等,同時公司在無人駕駛、機器人和智能醫療方面也進行了深入的布局。

走進人工智能企業格靈深瞳,與其說這是一個辦公室,不如說這是一個試驗場地。有不同的實驗室,有的放置著機器人底盤和不同的智能硬體,發出嗡嗡嗡的聲音,有的則為未來上千塊顯卡而備,用於完成模型的訓練。

更與眾不同的是,這家公司分布著數十個攝影頭,其中一個橢圓形的黑盒子尤其引人注目,如同人眼一樣,滴溜溜地轉,觀察著來往的人群。一會看看這個人,一會看看那個人,每一秒鐘都在做不同的決定。

正是這些攝影頭,記錄著每一個人的行走軌跡,自然,每一個員工的人臉資訊也在系統中。打開系統,哪怕是輸入員工的側面背影,也能瞬間知道員工的蹤跡。

“假設你在城市,可以從正面、背面、側後面多個角度搜尋到一個人。我們的客戶用這樣的方式去尋找他們的目標,甚至有些客戶去幫助老百姓尋找丟失的狗。”趙勇,格靈深瞳創始人兼CEO說,“我希望這項技術以後使得找人成為一件更容易的事。”

安防將成為第一個“翻篇”的行業

博士時期,趙勇就開始研究人工智能其中的電腦視覺技術,畢業後,就職於英偉達、惠普、谷歌等知名公司研究院。

隨著深度學習的興起,2012年,趙勇看到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堅信人工智能即將爆發,隨即離開居住10余年的美國,回國創業,將電腦視覺應用於安防領域。

張學友被稱為 “逃犯克星”,實際上,格靈深瞳同樣貢獻了這樣的破案案例。

2018年上半年,格靈深瞳的智能攝影機抓拍到某個人,竟是失蹤20年的殺人犯。一樁懸案就此破解。

趙勇表示,如今破案,90%以上的線索,都來自攝影機。然而中國是安防大國,就拿北京來說,就有200多萬個攝影機,由此產生的影像數據,規模之大,遠非人力能處理。

人工智能則能解決這樣的問題,警方將線索輸入系統,通過人臉識別、人體識別、車輛識別等技術,答案在分秒之內即可顯示。

“人工智能能夠閱讀這些影像數據,並理解其中個體或群體的身份或行為。”趙勇認為,人工智能改變了安防的現狀,而安防也將是首個通過人工智能“翻篇”的行業,因為相對其他行業,中國作為安防大國,數據基礎最好。

而警方一旦使用過這樣的智能工具,他就“翻篇”,再也回不到過去。“你一旦用過它,就會發現你過去使用的東西太糟糕了。”趙勇說。

基於端+雲,格靈深瞳擁有多個行業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改變安防領域,很大程度上在於人臉識別準確率超過了人眼。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攝影機的實際作為範圍只有四五米,超出這個距離,抓拍的人臉就會很模糊。

早在2013年,趙勇就已意識到這樣的問題。

一次開車,趙勇發現50米外的車牌號碼,他能看清楚,而他隨身攜帶的谷歌眼鏡,配有高清攝影頭,拍下的錄像中,十米外的車牌號碼都無法清晰顯示。

這是為何?

趙勇開始研究人眼視網膜,視網膜是一個廣角,大概160度,但視網膜中間的黃斑,雖然只有2.5度,卻集中了人眼75%的像素。

趙勇表示,人眼有兩套光學系統,一個充當望遠鏡,一個充當廣角。人的大腦實時分析這兩套光學系統的影像,指揮眼球轉動。

格靈深瞳開始研究人眼攝影機。2016年10月,格靈深瞳推出深瞳人眼攝影機,基於人眼運作原理,深瞳人眼攝影機擁有兩套光學系統,一套相當於廣角,一套相當於望遠鏡。一面鏡子,則朝兩個方向,快速的隨意旋轉。兩個神經網絡則充當大腦,進行決策。

趙勇介紹,深瞳人眼攝影機能捕捉距離50米的物體,適應機場、火車站、商場、廣場等大多數場景,而那時,市面上的常見監控攝影機還無法清楚地遠距離拍攝。

花力氣研發智能終端設備的同時,格靈深瞳推出深瞳雲,基於端+雲,如今格靈深瞳已有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學校、智慧能源、新零售等行業解決方案。

最多10年,中國將實現《疑犯追蹤》場景

目前,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在於破案,壞事發生之後,搜尋罪犯。實際上,基於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還可以用於反恐。相比破案,反恐則是阻止恐怖事件的發生,預測何人在何時實施恐怖事件,是預防行為。

美劇《疑犯追蹤》描述了一個被稱為“The Machine”的系統,能夠預測何人會在何時實施犯罪。趙勇希望有一天他們也能達到這樣的目標。

要達成這樣的目標,跟破案相比,就不再是分析跟線索有關的少數人,而是分析所有人,因為每一個人理論上都可能是嫌疑人。因此,人工智能要做的則不僅僅是找出嫌疑人,而是研究人們的行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找出異常之處。

如何分析一個人?趙勇說,這可以由他的行為來界定。比如他在室內的步行軌跡,在室外駕駛車輛的行使軌跡,當這些數據全部聚合時,就能挖掘不同身份的人,他們在小環境或大環境中有何行為,如何與他人接觸,如何與環境互動等,借此就能判斷一個人,從而預防犯罪。

趙勇認為,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技術已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數據,將這一切都數字化,而這需要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的滲透率要足夠高。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對安防領域的滲透才1%-3%,剛剛開始。

趙勇指出,基於目前的產品和行業現狀,一是需要不斷增加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的滲透率,而這需要解決成本問題。二是解決方案要不斷從破案轉向預防。

當滲透率到達90%這樣的程度,則能基於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屆時,不僅能實現美劇《疑犯追蹤》和電影《速度與激情7》中展現的能力,而且性能會更好。

趙勇判斷,在中國,這一天的到來,最多需要10年。

“電腦視覺產生了大量的商業價值,這個賽道既要快,也要慢,它不是簡單的短跑,也不是枯燥的馬拉松,更像足球聯賽,其中有很多角色,也有很多視窗,該快的時候快,該堅持的時候也得堅持。”趙勇總結。

請回答2028

預測2028,趙勇認為到那時,基本會全面數字化,到時很難分清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差異;服務機器人會成熟到今天我們無法想象的程度,它們能夠非常有效地觀察人並跟人去溝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