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又失眠了怎麼辦?中醫認為,失眠是心火太旺的表現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習慣性熬夜,等到想睡覺的時候卻總感覺睡不著,我們稱之為「失眠」。失眠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則徹夜失眠。《黃帝內經》又稱為不得臥、目不瞑。

如果人長期失眠,身體容易堆積毒素,內臟器官也會受到損害,因此保持高質量的睡眠,對人體的健康還是比較重要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睡眠的問題。

對於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多種原因都可引起陰陽不和,營衛運行失常,從而導致睡眠障礙,大致有下面幾類:

1、外邪侵襲。邪氣猶如客人進入體內,家裡來客了嘛當然會熱鬧一些,人也睡不著了,這些逆亂之氣滯留在五臟六腑,衛氣獨自守衛在外,行於陽而陽氣盛,不得入於陰而陰虛,所以也就睡不著了。

2、內邪干擾。情志所傷、飲食不等因素導致的水液、痰濁等產物滯留體內,陰陽失和,導致睡眠障礙。

3、營衛不足。內經裡提到,老年人由於生理因素而夜不瞑的機制,營氣衰少、衛氣內伐導致睡眠障礙,而當前也有很多年輕人也如老年人般。

4、體質因素。不同的體質會影響到衛氣的循環,進而影響睡眠,這點放在講解體質的時候聊,目前對於失眠的治療,應從調節陰陽,調和營衛,調理臟腑,等方面入手,對於治療睡眠障礙的原則,補虛瀉實以溝通人體經絡運行的通道,使陰陽調和,人才得以安然入睡,首先也應詳細了解患者的形體和情志情況,再制定治療方法。

熊輔信,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全國名老中醫,享受國務院津貼。現將熊老治療失眠的經驗介紹如下。

一、膽鬱痰熱型

主症:心煩失眠、多夢、易驚,伴胸悶脘痞、噁心欲嘔、口乾苦、目眩、頭昏,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本證是以 「心煩失眠、多夢、易驚」為特點,多因情志內傷,膽失疏泄,鬱而化熱,氣鬱痰生,痰熱內擾,心神不寧所致。

療效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處方:茯苓30克,白芍、生牡蠣、生龍骨各20克,柴胡、法半夏、枳殼各12克,陳皮、苦參、鬱金、甘草各 10克,竹茹6克,遠志4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二、心脾兩虛型

主症:不易入睡、多夢易醒,伴心悸健忘、自汗、四肢倦怠、食少、面色蒼白,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本證以「多夢易醒、睡眠不安」為特點,多由久病或手術後失血引起氣血不足,不能上本於心,以致心神失養所致,張景嶽日:「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眠。」

療效補益心脾,養心安神。

處方:黃芪、茯苓、生牡蠣各30 克,白芍25克,黨參20克,酸棗仁、當歸、白朮各15克,夜交藤、苦參各 12克,炙甘草10克,木香6克,遠志 4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三、陰虛火旺型

主症:難睡易醒、多夢健忘,伴心神不寧、心悸怔忡、手足心熱、氣短乏力,舌紅,少苔,脈細數。本證以「心煩失眠,手足心煩熱」為特點,多因素體陰虛,思慮太過,勞傷心脾,以致心氣不足,營陰更虛導致本病發生。

療效益氣養心,滋陰寧神。

處方:丹參30克,白芍25克,沙參20克,天冬、柏子仁、酸棗仁各15 克,苦參、麥冬、生地、熟地、當歸各 12克,甘草10克,五味子4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四、氣滯血瘀型

主症:長期頑固性失眠,伴心煩易怒,舌有瘀點,脈弦。本證以長期頑固性失眠為特點。多由肝氣鬱結日久,疏泄失常,失眠與氣血關係個分密切,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凝滯腦氣,神明受擾導致失眠。熊老依據古訓「頑疾多從瘀」論治。

療效活血化瘀,通絡安神。

處方:丹參25克,白芍20克,川芎、枳殼各12克,當歸、赤芍、生地、柴胡、懷牛膝、苦參各10克,桃仁、紅花、石菖蒲、甘草各8克,桔梗5 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總而言之,從中醫角度來說,失眠是心火太旺的表現。因此要對症下藥,清心去火,通絡安神,還你一個寧靜舒適的夜晚,不再受失眠的困擾。更多中醫知識盡在「快問中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