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小米1沒有發布 我們現在都買不起手機了?

不說不知道,原來今天就是著名的七夕節,當然對於我國的男男女女來說,無論是什麽節日,都能過成情人節。

相較於人人都知道的七夕,昨日(8月16日)就很少人知道是什麽節日了。

其實,在7年前, 也就是2011年的8月16日,互聯網、智能手機中迎來了一件重磅事件。

小米手機1,正式發布了。

估計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難想象,2011年的智能手機市場是怎麽一番景象。

現在的中國手機市場,國產手機佔了絕大多數份額,而像小米,華為這些品牌,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在2011年的時候,三星、摩托羅拉,甚至諾基亞都在市場上呼風喚雨,被稱為四巨頭的中華酷聯雖然在市面上有一席之地,但也只能偏安一隅。

至於小米?拜託,當時你要是說小米,大多數人想到的要不是小米粥,就是“小米加步槍”好嗎!世界上,根本沒有“小米手機”這一概念。

著名的“如果丘處機沒有路過牛家村”猜想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了,雖然天馬行空,但邏輯上好像也說得通,環環相扣講得還頭頭是道(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扯淡)。

如果丘處機沒有路過牛家村,那麽中國就會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如果雷軍當初沒有發布小米1,那麽今天的智能手機格局,也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嗎?

如果小米沒有在當年發布小米1,那麽中國智能手機的廉價化和普及速度肯定會大幅延後,高價低配肯定依然是市場主流,具體可以參考前兩年的印度市場。

小米手機1在當時的配置絕對是頂級,但是售價卻僅僅為1999元。要知道,同樣配置的國際品牌產品,售價都往4000元去了。

還記得HTC麽?別看他現在沒聲沒氣,當年玩高價低配,比在座的各位都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小米手機的性價比風暴,將國內手機市場吹得地動山搖。憑著“性價比”三個字,小米手機簡直賣瘋了,成為一匹超級大黑馬。

小米的成功,仿佛給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指明了路線。由於成本可以壓得很低,所以某些手機廠商索性把利潤也定得很低,把售價降下來,瘋狂地打“性價比大戰”。

雖然“性價比大戰”最終導致如樂視等手機品牌熬不下去了,但對於消費者來說確實一件大好事。便宜買到好產品,這對於花錢的人來說,總是沒有虧的吧?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這種主打性價比的產品出現並衝擊市場,相信到今天依然會有很多廠商心安理得地賣著高價低配的手機(三星,說的就是你),我們購買好手機的成本要高很多。

如果小米1沒有發布,那麽今天我們花2000元,可能還只能買到高通驍龍4系列處理器+3GB記憶體的智能手機;想要驍龍636,驍龍710?起碼得3000元以上。想要旗艦手機?不準備個四五千,想都別想了。

小米1的出現,對於小米科技的自家關鍵產品MIUI來說,意義也非常深遠。

如果當年雷軍沒有發布小米1會怎麽樣?很可能MIUI會因此失去最佳的硬體載體,最後只會和百度雲OS、樂蛙OS一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可以這樣說,小米手機1的出現不僅拯救了MIUI,也間接造福了中國的消費者,推動了國產手機互動的進步和發展。

作為“弟弟”的小米手機1,在某個程度上來看,是拉了哥哥MIUI一把。

雖然定製系統非小米首創,可以說今天的定製系統都是借鑒了HTC的Sense系統。

但從後來的發展軌跡來看,Sence進步的速度實在是太慢,在針對國內民眾、環境的優化上,已經被國產定製ROM拋離了。

乃至後來的諸多定製系統,如EMUI、Flyme等,多多少少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MIUI的身影,足以證明MIUI對國內定製ROM的推動作用。

一言蔽之,小米MIUI的誕生,讓安卓智能手機擁有了蘋果式的體驗。如果當初小米1沒有發布,MIUI極有可能不會成功,定製ROM陣營群龍無首,當下“出色的手機體驗”自然也無從談起。

小米手機1的誕生讓小米手機站穩了陣腳,可以看作是小米一切發展的起點。

沒有小米手機1,哪來的小米科技;沒有小米科技,可能就不會有廠商在2016年推出“全面屏”概念;沒有“全面屏”概念,那麽現在的智能手機形態可能就不會有飛躍,至今依然是死氣沉沉。

別說小雷腦洞大,你們仔細一想,是不是細思極恐?

這沒有強行讓小米攬功,雖然三邊窄邊框設計的手機是夏普先推出的,但“全面屏”概念也確實是由小米提出來的,這是事實。

小米手機推出“全面屏”的概念絕對是一大壯舉,因為自此行業對“高屏佔比”設計有了具體的定義。

就比如,人人都知道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落到地面上,但為什麽只有牛頓將這項規律總結為萬有引力?小米的作用,大抵也是如此。

後來全面屏戰爭達到白熱化,手機屏佔比一再突破,那也是後話了。

但是,縱然小米1的發布給我們帶來了那麽多的正面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小米1發布的那一天,潘多拉的魔盒裡,也有不少東西跑了出來。

如果小米沒有在當年發布小米1,且啟動了所謂的“互聯網銷售”模式,那麽大多數手機廠商還不知道手機能這樣賣:玩搶購,和搞饑餓行銷。

小米手機好不好?就價格而言確實不錯。性價比高不高?高。但能不能順利買到?對不起,不是說不能,只是非常非常難。

到底有多難?放在小米玩饑餓行銷最瘋狂的那段時間裡,你搶個一周都搶不到那是正常不過了。

對消費者來說最慘的是,其他廠商不僅模仿了小米的高性價比和互聯網模式,連饑餓行銷、手機搶購都學了過去,頓時中國手機市場遍地歪風邪氣。

某某某廠商新推出的手機好不好?就價格上來看是不錯。買不買得到?對不起,慢慢搶購吧!

整個市場的風氣都被帶歪了,氛圍非常奇怪。本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很正常的交易行為,但在當年的中國市場中,“現貨”居然成為了良心的表現。

此外,小米手機1的性價比確實是高,這是因為成本都花在硬體上了,以至於在設計和細節方面,簡直慘不忍睹。

你敢信?雷軍曾經說,“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反正小雷是驚呆了。

光是追求性價比而漠視設計的風氣也在手機圈裡流行了很久,在中低端機上顯得尤為嚴重。

如果小米手機1沒有發布,手機廠商估計還是會以傳統的模式賣手機,至少不會那麽早就擁有“互聯網思維”。或許他們會老老實實地,提前備貨,讓我們不用辛苦搶購也能買到手機?

可惜沒有如果,這個“如果”可能要在平行時空裡才能看到了。

權衡小米這七年來的種種表現,小雷認為,小米手機1的誕生,依然是具有劃時代意義,而小米科技對市場的貢獻,也是功大於過的。

我們不會為小米手機的“饑餓行銷”作任何辯解,畢竟這損害了大多數消費者對手機品牌的信任;但我們也不該無視小米手機對整個市場帶來的貢獻,至少在花少錢買好手機這事情上,也得感謝小米的推動。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消費者從中是得益多,還是損失多?如今山寨手機基本被消滅,手機價格下降明顯,成為大眾消費品,被迅速普及,這難道不是一大好事嗎?

總之,小雷還是感謝小米手機的到來的,如果小米手機1沒有在七年前發布,或者是推遲一兩年發布,估計我們今天在中國市場,也不會買到那麽多非常實惠的手機。

2000元只能買驍龍450了解一下?那樣的日子,估計誰也不願面對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