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什麼中藥泡澡驅寒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中藥調理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中藥泡澡是中醫的傳統療法之一,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那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濕的?用什麼中藥泡澡具有驅寒的功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重要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吧。

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濕的

1、生薑:生薑是我們常見的配料了,它也屬於中藥必備的配料,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作用,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薑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2、香薷:香薷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及石香薷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廣西、湖南、河北等地。夏、秋二季采割,曬乾,切段,生用。傳統認為香薷有發汗解表驅寒、化濕和中、利水消腫等功效。

3、蓽澄茄:蓽澄茄屬溫裡性中藥,用於胸腹疼痛,嘔吐反胃,食慾不佳,寒疝腹痛,寒濕鬱滯引起的小便混濁。

4、羌活: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風濕痹痛,肩背酸痛。

5、蒼耳子:蒼耳子屬祛風濕中藥,主治: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6、附子: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大辛大熱,溫陽逐寒。

7、肉桂:適宜平素畏寒怕冷,四肢手腳發涼、胃寒冷痛、食欲不振、嘔吐清水、腹部隱痛喜暖、腸鳴泄瀉者食用。

用什麼中藥泡澡驅寒

1、艾草泡澡:艾草裡有種芳香物質,可以活血通絡,有一定的驅蟲殺毒滅菌作用,煎水洗澡,可殺菌治皮膚病,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效。取新鮮艾葉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

2、菊花泡澡:菊花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之功能,能防治頭暈、眼花等癥狀,還可使肌膚細嫩潔白。用鮮菊花500~800克,加水放入鍋內,煎成汁倒入浴盆待其降至適宜的溫度即可浴用。

3、葛根泡澡:葛根具有鎮痛、降壓、降血糖、清除皮膚老年斑和汗斑的功能,使關節更靈活,肌肉收縮力更強,不易疲勞,中老年人及膚色較黑的人適用此浴法。一般每次用葛根50~100克,加水熬汁,倒入浴盆,待其變溫即可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