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脹氣、吐奶、不愛睡、濕疹、腹瀉怎麼辦?醫生來給你支招啦!

新生兒對於奶量的需求是個謎,按照科普的奶量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寶寶,我們該怎麼判斷寶寶吸入的奶量是否飽腹,避免過度餵養?

若是母乳餵養,那對於奶量的判斷,和配方奶的奶瓶餵養是不同的。如果寶寶一直在哭,或者媽媽覺得自己乳房沒有脹,並不代表寶寶沒有吃飽。我們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可以通過以下3個指標:

體重的增長--通過觀察寶寶的生長曲線來判斷。這個需要去醫院測量,家裡不一定有條件和時間去經常測量。

通過小便量來判定。對於出生一周後,還沒有添加輔食,和還沒有額外添水的純母乳寶寶來說,若1天有6塊以上的比較濕的尿片,說明吃進去的母乳是夠的。

通過大便量來判定。如果寶寶的排泄物不是太少,而且是軟的,說明母乳是夠的。尤其對於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特別受用,一般來說,新生兒前三天可能會排胎糞,3-4天有一個轉化便(黃綠色的),到了4-5天應該是金黃便。如果4-5天還在排胎糞,那可能就是有攝入不足的風險存在。


寶寶經常有脹氣的情況,該怎麼辦?

脹氣與很多餵養情況有關,比如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若奶量大,會導致前奶比例高。前奶是指乳房前部先產出來的奶,後奶是指乳房後部更新鮮產出的奶,前奶的乳糖含量較後奶高。所以,如果攝入的乳糖超過了寶寶消化吸收的能力,就容易產生乳糖不耐,從而發生脹氣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媽媽可以適當減少對乳房不必要的刺激和排空,比如寶寶沒吸完的奶,無需用吸奶器再吸空,從而減少奶量。其次,若是噴乳反射比較強的媽媽,寶寶來不及吸,也會吞入比較多的空氣從而產生脹氣,建議媽媽採取半躺式的哺乳姿勢,把身體稍微躺下來一些,重力作用可以減少寶寶噴乳反射的強度。並且,在餵養時,奶瓶的角度,奶嘴的選擇,都是有關係的。若是已經發生脹氣的,可以通過腹部按摩的方式(順時針沿著肚臍)來緩解脹氣。

寶寶經常有吐奶的情況,該怎麼辦?

吐奶的情況對於寶寶來說很常見,很多是生理性的,對於4個月前的寶寶來說,胃沒有發育成熟。胃的出口幽門比較緊,胃的入口賁門比較松,這樣容易形成壓力流,發生溢奶的情況。有些寶寶吐奶,但不多,而且長得很好,這樣屬於「快樂的吐奶者」,不用太多顧慮。如果想要緩解吐奶的情況,需要通過【拍嗝】來實現。

拍嗝有技巧,若是在背部給寶寶拍嗝,則需要把孩子位置往上移,將寶寶的腹部貼著自己的肩,給腹部加壓。另一個方式是,寶寶坐在媽媽身上,媽媽手掌托著腹部去拍。所以必須腹部加壓,拍嗝才是有效的。

對於吐得很頻繁的孩子,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的問題。可以在一次哺乳過程中,多次拍嗝。以喂一點、拍一點的方式,來緩解吐奶的情況。若是吐得特別嚴重,甚至影響到他生長髮育的,就需要前往醫院檢查是否有疾病方面的問題。


寶寶吃母乳一天,容易腹瀉好幾次,這樣是否會影響營養吸收?還如何處理?

其實這個情況,並不是腹瀉。對於1-2月齡的孩子來說,母乳餵養下,一天十幾次的排泄,只要寶寶長得好,精神好,是正常的。因為母乳裡,有一些通便的物質,也會幫助寶寶排出膽紅素,減輕黃疸。到了2-3月齡後,母乳成分會有所改變。酪蛋白成分更高,清蛋白成分降低,這樣嬰兒的排泄物會更加成型,變成固體狀,次數也會減少。加上寶寶自身肛門括約肌發展成熟,腸道節律發展成熟,排泄次數就會減少。所以在寶寶非常小的時候,比如3個月前,排泄次數很多,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何時斷夜奶,怎樣可以順利斷掉夜奶?

其實,引入奶瓶、輔食都是離乳的開始,在夜裡離乳,和寶寶的睡眠有很大關係。基本上,4-6月齡後的寶寶在夜間吃奶的需求,並不一定是營養生長的需求,而是情感安撫的需求。對於這些寶寶來說,睡眠周期比較短,可能40分鐘左右進入淺睡眠,很容易醒。若他沒有自主入睡的能力,並且需要靠吃奶作為睡眠的聯繫,靠吃奶來安撫入睡的話,就要不斷喂夜奶。如果4個月齡後,希望適當減少夜奶的情況,可以從以下2點調整:

第一、要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習慣。從白天開始培養,在寶寶睏倦的時候,就把他放在小床,讓她自己開始睡覺。如果寶寶能自主入睡了,夜醒會減少,那夜奶也會減少。

第二、有些寶寶在夜間精力特別旺盛,有可能是因為在白天時,寶寶和媽媽分離,與媽媽的陪伴互動的較少造成。所以白天要儘可能滿足寶寶安撫的需求,滿足哺乳需求。


抱著就睡,一沾床就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這與嬰兒睡眠問題有關係,對於比較小的寶寶,因為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她習慣被包裹、晃動的感覺。如果一下子獨立睡小床,就會不太適應。而且對於小嬰兒來說,她需要頻繁的哺乳、並且通過頻繁跟媽媽身體接觸,來促進生長和神經系統的發育,親子之間,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建立親密感和信任感的。

對於3月齡前的嬰兒,建議儘可能滿足嬰兒的需求,若是醒了,就根據他的需求哺乳、或者抱、或者互動。對於3月齡之後,寶寶自主睡眠能力也越發成熟,很多寶寶有能力深睡眠而不是淺睡眠入睡,也有能力自主入睡。需要父母不斷培養寶寶的自主入睡潛能,觀察到寶寶睏倦時,可以將寶寶放在小床上,拍一拍寶寶身體。但是,要逐漸減少抱起來的時間,即可緩解這個情況。

寶寶只會左右睡,不會平躺著,怎麼辦?

對於非常小的孩子,比如新生兒,盡量還是以平躺的姿勢為主,這樣最為安全。側睡的話,比較容易發展成俯臥的姿勢,容易堵住口鼻。對於大一點的寶寶,會自主翻成側睡,堵住口鼻也大多會自己避開,側睡的問題就不大,但需注意左右兩邊都能平均一下,這樣有利於頭型的發育,並且注意床面的安全,沒有太多柔軟的物品比如被褥枕頭之類,床面也不是太軟,來避免睡眠中呼吸暫停的情況。


吃母乳還需要給寶寶喂水麽?是不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DHA呢?

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吃母乳時,不需要額外喂水。可以在添加輔食之後,按需喂水。1歲後,寶寶對水的需求量會比較大,可能需要800-1000ml/天。

如果這個媽媽有條件一周至少吃2次魚,並且是深海魚的話,母乳裡的DHA則可以滿足寶寶需求。如果媽媽做不到一周吃2次魚,寶寶需要補充DHA。


濕疹、熱疹和痱子的區別是什麼?濕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過敏性和熱性濕疹怎麼區分?又該如何護理?

濕疹、痱子、熱疹在形態上是不一樣的。濕疹表皮會比較乾燥,會破壞皮膚鎖水層。熱疹與寶寶過熱有關係,痱子也是同樣原理,又叫汗皰疹,痱子在形態上會更密一些。但在發病的原理上來說,痱子和熱疹與出汗多有關係。濕疹很大程度和過敏有關係。

在處理上面,寶寶的皮疹不管哪一類,只要不是太嚴重,可以在保濕上多下功夫。保濕主要增加皮膚的屏障功能,保證皮膚鎖水層的正常。皮膚屏障功能強了之後,自我修復能力就會增強。除此之外,要避免過熱,任何疹子,過熱之後,都會加重。對於特別嚴重的情況,比如破損、或者濕疹很厲害,就需要前往醫院就診。建議寶寶使用面霜來保濕,因為霜類的保濕性會更強。無論什麼季節,都要塗霜,而不是乳液或油,冬天的霜需要更厚一些。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