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舉世公認中國數字經濟牛,體量為何只有英美德一半

文 | 馬克

過去一年發生的最大事情,無疑是還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但數字化轉型卻因疫情這隻黑天鵝而因禍得福。

遏製疫情的關鍵是阻斷人際傳播,減少人員接觸,而數字技術不僅能幫助掌握人員健康狀況流動狀況,還能在虛擬空間維持人際互動,能提升遠程控制能力、現場自動化水準,從而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保持生產生活不中斷。

在線會議、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生鮮電商、快遞服務,這些行業的爆發式增長是人們直觀感受到的,而支撐這些增長的,是高速寬頻、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算法、AI、AR、VR、數字孿生這些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技術應用。

這正是數字技術公司的用武之地,他們中有人感概,過去數年所做的培育客戶培育市場的努力,不及一場疫情的效果明顯。這也說明,數字化不是一件靠外部技術驅動,而是靠企業自身需求驅動的事情。

數字技術廣義而言是DT (Digital Technology)、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C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統稱,在這三個領域,中國都不乏頂尖企業,尤其是CT和DT領域。他們有的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成為行業龍頭,有的依托中國市場成為巨無霸級公司,並正在走向海外成為全球化公司。但另一方面,中國龐大經濟體量的主體,無論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還是農牧業,軟體化、自動化、標準化的程度都很低,套用德國人工業4.0的概念,就是還停留在工業2.0到3.0之間。

這也是為何全世界都認為中國的數字經濟領先全球,但量化分析結果卻並非如此的原因。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每年都要做一次主要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報告,最新的數據是2018年。當年中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為34.8%,排名第九,位列第二梯隊,而第一梯隊的英國、美國、德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都超過了60%。(見下圖)

信通院的研究是把數字經濟分為數字化產業(數字產業化)和數字經濟融合產業(產業數字化)兩部分,前者包括基礎電信業、電子信息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後者指傳統產業由於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新增產出。

比較數字化產業佔GDP的比重,中國和英美大致持平,超過德國,四國的比重分別為7.06%、7.22%、7.44%、6.02%。但數字經濟融合產業佔GDP的比重,中國就大大落後英美德,四國的比重分別為27.63%、53.98%、52.81%、53.99%。

這說明中國經濟的數字化程度呈金字塔型,數字技術對整體經濟的滲透還遠遠不夠,而英美德三國則呈紡錘形,數字技術已深度滲入整體經濟。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數字化產業相對新興,後發國家追趕起來相對容易,而醫藥、化工、機械、機床、汽車等傳統行業,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一兩百年,自動化、信息化早已完成,在這個基礎上吸收最新的數字技術,就是水到渠成。

比如工業軟體,中國長期落後,受製於人的程度絲毫不亞於芯片。但正如美國資深華人程序員顧穎瓊博士所言,開發工業軟體不是軟體的問題,是整個基礎科學及其應用的問題,例如仿真軟體的核心是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加上軟體開發,裡面軟體開發的技術難度並不高,真正關鍵的是行業know how。

但經濟的基座畢竟是傳統行業,如果不能盡快提升傳統行業的數字化程度,中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而在這方面,傳統企業、數字科技公司、政府都大有可為。

對於傳統企業,關鍵是要有補課意識。數字化升級是一筆不菲投資,但正如窮人家也要節衣縮食供孩子讀書一個道理,知識改變命運,不讀書,就只能在底層社會循環往複。數字技術是人類繼蒸汽革命、電氣革命、信息革命之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不跟上先進生產力的潮流,就不會有未來。

對於數字科技公司,要明白水大魚多的道理,傳統企業都投資數字技術了,自己才能有更大的增長空間。而傳統企業是否投資數字技術,除了意識問題,還有實力問題。傳統企業不需要酷炫的PPT數字化,需要能給自己創造實效的數字化,需要窮人也能夠得著的數字化。

對於政府,此時推出新基建概念無疑是具有戰略眼光的精準之舉,這一概念若能順利落地,將為中國經濟未來二三十年的增長奠定基礎。

(作者為《財經》執行主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