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460億減持套住的“大牛市”

就在券商紛紛表示,牛市就要來到的時候,上市公司的股東們卻已經按捺不住,紛紛開始減持。統計數據顯示,年初截至2月21日,兩市公告減持股數高達48億股,大約21日收盤市值高達460億,這一數據與2015年牛市鼎盛期相當,2015年4月和5月減持的股份為46.17億股。

而有分析人士認為,2015年之前,維持兩年的解禁低壓,也許是A股能夠在2013至2015年初走出底部特徵的關鍵原因。

A股在經過2018年的下跌,終於在2019年開始,初露了上漲的“尖尖角”。截至今天收盤,上證指數為2757點,相較於年初的2440點,已經上漲了12.75%。

面對如此漲勢,市場上關於“牛市”是否已經到來的討論頗為熱烈。2月18日,中信建投直接發布了一份研報認為,當前位置就是A股牛市的起點,並且建議投資者全面提升倉位,加大對新興成長行業的配置力度。

中信建投的依據是,社融規模的增加、社融結構的改善、盈利改善和經濟復甦是2019年寬信用的4個步驟。以此為背景,A股啟動牛市所有的條件就具備了。

市場好轉的局面並非中信建投一家之言,包括國信證券、興業證券、格林大華期貨等券商也紛紛表示A股牛市征兆已經顯現。

來源:數據寶,“吹牛”券商觀點匯總

西南證券更是認為,2019年滬綜指數有望達到3200點,創業板有望回歸1700點。

不過,對於在2018年被“套”了一整年的大股東和高管們,“落袋為安”似乎更為重要。

老虎財經統計顯示,2019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已經披露的擬減持股數高達48億股,大約21日收盤市值達到了463.23億元。

事實上,上證指數在近3個交易日中都出現了拉高、下探再回調的走勢,這樣的上、下影線的走勢也讓A股未來的走勢留下了一個神秘難測的問號。

//

“減持潮”來臨

//

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3點,當天共有17家上市公司公布關於“減持”的公告。其中,司太立、天邦股份、博濟醫藥、藥石科技和常鋁股份公布了持股超過5%的股東的減持公告。

天邦股份公告顯示,持有公司12.42%股份的股東吳天星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約2319.26萬股。資料顯示,吳天星是天邦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天邦股份的股價自今年2月開始暴漲,從7.9元漲至12.32元,漲幅達到55.95%。天邦股份2007年上市,此次暴漲之後的股價是該股歷史上的最高價,上一次股價高峰出現在2016年11月,為10.3元。而就在1月31日,天邦股份還修改了2018年業績預告,虧損達5.52億。

而在老虎財經的統計數據中,以2月21日收盤價來看,鵬鷂環保的減持市值排名最高。

來源:整理自choice

從2019年年初至今,鵬鷂環保已經連續遭到了三個股東的減持。

1月2日晚間,鵬鷂環保披露股東減持計劃,公司的第二大股東CIENA ENTERPRISES LIMITED(以下簡稱“喜也納”)和第三大股東衛獅投資擬清倉減持公司股份,分別減持9347.08萬股、5270.13萬股,分別佔公司總股本的19.47%、10.98%。

2月1日,鵬鷂環保再遭股東公告減持。華泰紫金(江蘇)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計劃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78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 5.79%。

公開信息顯示,上述的三股東分別是鵬鷂環保的第二、三、四大股東。而鵬鷂環保上市僅一年,喜也納和衛獅投資甚至沒有等到解禁期就已經拋出了減持計劃。

來源:東方財富

事實上,如天邦股份這樣,股價暴漲之後就減持的公司並不在少數。Choice數據顯示,春節假期以來的9個交易日,關於減持的公告達到了261個。

//

凶猛的“清倉式減持”

//

而在所有減持中,“清倉式減持”最為凶猛。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後,至少有9家公司的12位股東擬清倉減持,涉及的公司包括精測電子、先導智能、三超新材、中原證券、中旗股份等。

2月14日,中原證券發布公告稱,其大股東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佔公司總股本15.71%的股份,擬在6個月內清倉。公告同時表示,該股份來源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已於2018年1月3日解除限售。

根據中原證券的招股書顯示,渤海基金公司持有的股權的持股成本價僅為2元/股。截至2月21日收盤,中原證券的每股價格為4.8元,以此計算,渤海公司的浮盈達到了16.9億元,盈利幅度為138.49%。

因清倉式減持引發關注的另一公司,是中旗股份。

2月13日,中旗股份公司稱,股東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周原九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Jiuding Mercury Limited(合稱“九鼎投資方”),合計持股中旗股份7.9%股份。九鼎投資方擬在減持期內清倉減持中旗股份不超57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9%。

從中旗股份的股價來看,自2018年10月開始慢漲,到2018年2月初的暴漲,其股價累計漲幅近75%,股價也是剛剛創出新高。九鼎投資的便在此時選擇了清倉式減持計劃。

按照最新的股價51.3元/股計算,九鼎投資方此次減持的市值達2.97億元。事實上,前不久中旗股份就公告,九鼎投資方完成了一次減持,共減持了227.3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1%。而在減持前,九鼎投資方持有中旗股份合計達806.62萬股,佔比11%。

減持消息後,中旗股份的股價從56.2元開始下跌,在今天股價小幅回升之後,跌幅依然達到了8.7%。

//

牛市與減持

//

那麽問題來了,在眾券商極力鼓吹牛市到來的當下,我們能否在天量減持盤前,守護住出生未久的A股牛犢?

從A股的歷史來看,減持與股市浮沉息息相關。

2007年A股6124大牛市前,2005年9月4日頒布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在限制上市新股流通上走出了關鍵一步,並催熟了牛市的孕育。

2007年10月,股權分置改革的兩年之後,解禁潮與“大小非”準時到來,中字頭國企股開啟大面積全流通,並逐漸將6124大頂推翻,彼時扎人眼球的解禁包括了2000億的中國平安,1200億的交通銀行,750億的招商銀行,430億的中國石化等。

就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公布三周年之際,證監會宣布暫停IPO,浩浩蕩蕩的國有股減持大軍被堵在了A股的門口。

然而在此後的兩年,減持壓力並未顯著下滑。在24個月全流通的規則下,2009、2010年成為了解禁最可怕的一年。在2009你,工商銀行解禁2800億流通盤,中石化解禁1950億流通盤,中國銀行解禁1500億;而到了2010年,市場終於“盼”到了中石油的完全解禁,而其釋放的流通股金額,約達到10000億。

在此之後,A股花了7年時間消化解禁盤,才盼望到新一輪牛市的到來。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上一輪牛市——2015年。上證指數顯示,2015年的牛市是從2014年7月開始醞釀,那麽A股在彼時又是如何走出底部特徵的呢?

2012年10月證監會正式停審IPO,當年國慶之後又審核了2家,一家被暫緩表決,而另一家直接被否決了。從上證指數看出,2012年5月之後股價開始暴跌,一度跌至2000點以下。

關於當時股價下跌的原因,認為是一級市場佔有資金巨大,導致了二級市場的低迷。因此通過暫停IPO的方式以擠乾擬上市公司財務上的“水份”。

根據Choice提供的中登公司大小非解禁數據,從2008年6月築底到2012年6月,A股兩市未解禁存量股從最高峰的3741.10億股,逐步下降至600億股以下。而從2012年7月到2015年3月整整約三年時間,A股存量未解禁股一直維持在500億股的水準。

維持兩年的解禁低壓,也許是A股能夠在2013至2015年初走出底部特徵的關鍵原因。

而此次,經過2018年整年的下跌,2019年年初股市剛有起色,不少上市公司的股東就迫不及待減持。

根據老虎財經統計的數據顯示,有53家公司在剛剛解禁前後就出現股東或董監高公告擬減持。以華西證券為例,其2月19日公告顯示,華西證券的第四大股東蜀電投資擬減持1.31億股,根據最新的股價,蜀電投資將獲得12.27億元。而2018年上市的華西證券,第一次解禁期是2019年2月11日。

來源:東方財富

而縱觀近兩月減持的大背景,其也與2015年牛市鼎盛期相當。

數據顯示,2015年4月和5月,A股的實際減持股份數量分別為24.18億股和21.99億股,總計為46.17億股。

今時不同往日,在存量資金不足以消化減持盤的情況下,A股能不能完全消化減持,外資能不能戰勝割韭大軍,決定了這場牛市的生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