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棄用了符彥卿,趙匡胤才意識到,弟弟早已不是那個乖孩子了

趙匡胤是一個頗具特色的皇帝。他的皇位雖然是通過篡權得來的,但他不像其他的君王那樣,會殺光前朝的皇室,恰恰相反,他十分優待柴榮的後人,使他們代代享有富貴;他雖然是通過軍隊當上了皇帝,但他似乎十分厭惡軍權,於是產生了重文輕武的國策。在大宋開國的時候,曾經出現了一件很著名的事:杯酒釋兵權,從此大宋少了握刀的將軍,卻多了許多喝著老酒,抱著美人的富家翁。

平心而論,對於這樣的轉變,那些將軍自然是口服心不服的,有誰願意放棄軍權去做一個富翁呢?不過,皇帝既然給了他們暗示,他們也不得不乖乖地交出他們的兵權。但是,在手握重兵的將領中,有個唯一的例外!這個人就是河北的軍閥符彥卿。符彥卿是誰?他可是五代十國“最牛老丈人”,三個女兒都是皇后,大小符後是柴榮的皇后,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趙光義,也被追封為皇后。

“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身心都感覺輕鬆了許多。之前“終夕未嘗安枕而臥”的毛病,也得到了有效解決。然而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兵權是收回來了,軍中的事情總要有人頂上去不是?趙匡胤急需找個可靠的人來坐鎮軍中,他的弟弟趙光義給他推薦了嶽父符彥卿。然而,在和宰相趙普商議此事的時候,趙普卻極力反對此事。在趙普看來,符彥卿此時已經身居要職、位高權重,不可以再委以兵權(以為彥卿名位已盛,不可複委以兵權)。

趙匡胤選擇相信弟弟,但是趙普卻從客觀角度看出了不一樣的形勢,他敏銳地察覺到了重用符彥卿的不妥:第一,符彥卿本來就是軍閥級的人物,再把兵權給他,就完全超出了皇帝的掌控。符彥卿如果想造反,趙家兩兄弟都阻止不了他。第二,符彥卿更傾向於支持趙光義,如果趙光義有心起事,借助符彥卿的力量簡直易如反掌。這些是趙普的心裡話,他必須要提醒趙匡胤。

但是,宋太祖趙匡胤卻並不這麽認為。不僅僅是因為符彥卿多年來一直都和自己關係不錯,而且符彥卿女兒還嫁給了弟弟趙光義,對於這層關係,宋太祖認為是一個堅如磐石的保障。所以,無論趙普如何勸說,他就是不聽。甚至趙匡胤的任命詔書都寫好了,而且還下發了下去。但是,還沒等詔書送出皇宮,就被宰相趙普給攔下,拿著就進宮見皇帝去了。

趙普讓趙匡胤再考慮考慮(勿複悔),趙匡胤急了:“你是質疑符彥卿對我的忠心嗎?朕待他恩重如山,符彥卿又豈會辜負了朕呢?”(卿苦疑彥卿,何也,朕待彥卿厚,彥卿豈負朕耶),趙普回懟了一句話:“當年周世宗柴榮對待陛下不也是這樣,最後陛下不一樣奪了他的江山麽!”趙匡胤沉默了很久,最終沒有重用符彥卿(事遂中止),而且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弟弟。

在趙匡胤眼裡,弟弟一直是認真讀書、十分乖巧的形象,他也沒有把弟弟真正當作獨當一面的男人,一個足以跟他抗衡、甚至要和他爭奪天下的繼承人。符彥卿之事後,趙匡胤開始正視這個弟弟,不看不知道,原來弟弟還真不簡單。趙光義利用自己開封府尹的職務之便,大肆網羅人才,文人武將都有,比如李重貴、賈琰等等,甚至趙匡胤的貼身宦官王繼恩,竟然也私下裡和趙光義走得很近,這一切讓他大為吃驚。

趙匡胤終於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在皇權面前,什麽親情、信任都要往後放一放,畢竟趙光義的心思已經逐漸顯露,這岌岌可危的親情,可能快維持不住了。只是為時已晚,後來的事大家都很熟悉,趙匡胤臨死前那一晚,趙光義是和他在宮中兩人獨自飲酒談事,在宮外的人聽到了很響的刀斧撞擊之聲,即“燭影斧聲”,趙匡胤離奇駕崩了,在趙匡胤貼身宦官王繼恩的幫助下,趙光義登上了皇位!(參考資料:《宋史》、《東都事略》、《資治通鑒》)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