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人物流瓶頸難破未來尚遠 仍為吸引資本噱頭

  瓶頸難破 無人物流未來尚遠

  來源:北京商報

  快遞配送速度與日俱增,消費者對末端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近期不少地區出現配送不上門現象,物流企業在加強管理的同時,也著手研究無人配送技術。業內分析認為,無人技術在快遞行業的發展雖然仍處於初步階段,但未來將成為一大趨勢,現階段企業可通過無人技術吸引資本並帶來市值上漲,進入成熟期後,將部分代替人工運輸。

  人工智能化正趨於完善

  2017年初,一段申通快遞分揀機器人的影片在網絡上瘋傳,隨後物流領域無人科技逐漸走入公眾視野,但當時的無人科技大多在後台使用,與末端配送無太大關聯。隨著時間的推進,無人機、無人車、配送機器人等科技開始呈現井噴式增長,且部分企業已建成完整的無人體系,從分揀到配送全面實現無人化。

  2018年2月,京東智慧配送站在西安落成並投入使用,貨物在“無人配送站”內部經過轉運站分發後,由配送機器人完成自動裝載,駛出無人配送站並送至指定地點。除了末端配送環節,京東還在西安建設高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目前已投入使用13個“亞洲一號”物流中心。以上海“亞洲一號”為例,內部擁有自動化立體倉庫,機器人軍團可通過大規模、多場景的應用,完成從入庫、存儲、揀選、包裝、分揀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從貨到人、到碼垛、供包,再到集包轉運,借助於智能算法、深度學習等科技,機器人不僅能夠依據系統指令處理訂單,還可以完成自動避讓、路徑優化等工作。

  無獨有偶,菜鳥也在2018年7月初推出“黑科技套裝”,從地面到空中,菜鳥無人車、無人機,菜鳥快遞塔、菜鳥驛站智能櫃、菜鳥小盒等產品同樣可以完成100%無人化配送服務。從菜鳥無人車流出的運行圖片和影片中可以看到,無人車能夠無人駕駛、導航並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在今年3月菜鳥無人車對外發布暴力路測影片中,無人車不僅能識別紅綠燈、交通標線,還具有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仍為吸引資本噱頭

  通過上述企業動作可以看出,無人化似乎離末端配送越來越近,但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物流學博士方璽指出,無人技術在快遞行業的發展仍處於初步階段,還無法應對複雜場景,例如暴雨氣象引發的路面積水,無人車就難以完成配送。

  有分析認為,物流無人化的最大優勢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據京東2016年財報顯示,京東的成本結構中接近一半來自倉配履單成本,而履單成本裡面又有超過一半來自人力成本。因此,推動無人機、無人車,對未來繼續提升京東配送體驗,同時降低履單成本至關重要。

  此外,快遞行業依舊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3741億元,同比增長22.2%;業務總量累計完成5528.1億元,同比增長28.6%。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20.8億件,同比增長27.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745億元,同比增長25.8%。

  在此背景下,企業將面臨更大的配送挑戰。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除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對企業而言,無人科技的噱頭將吸引資本聚集並帶動市值上漲,這也是短時間內無人技術最大的成效。

  3-5年或可部分代替人工

  不過隨著政策的開放和技術的成熟,無人技術在未來或將部分代替人工運輸。趙小敏坦言,快遞科技時代即將來臨,但現在談自動化配送還為時尚早。現階段,無人機、無人車配送都以實驗為主,真正推廣操作可能比較困難,快遞企業應該先完善內部無人分揀工作,這樣可以讓普通消費者感受到更精確的分揀、更快的分揀速度以及更小的錯送率。

  快遞企業應該循序漸進,避免一口吃個胖子。趙小敏認為,快遞企業應先從快遞員手持設備的雲計算及數據化著手,再發力於快遞轉運站站的智能化技術,最後提高安全性,逐步走向快遞業科技化。他預見,未來3-5年內,快遞企業在部分地區和場景或將代替人工,實現無人化配送。

  方璽也表示,目前,無人技術的發展面臨著眾多瓶頸,政策管制、成本與商業模式、安全及標準、大數據支持、技術(載荷、電池續航)、人才等因素製約著無人車、無人機、無人倉的發展,隨著政策開放和技術更新,物流無人科技代替快遞小哥的日子將很快到來。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陳韻哲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